初中地理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土地资源同步提升
一、单选题
1.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读图可得,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故A正确;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故B正确;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但环境问题突出,要适当的退耕还林还草,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要认真分析,理解答题即可。
(2023八上·钦州期末)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再次提出“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情况不容乐观。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题目。
2.图1和图2能反映出()
A.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面积广大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合理,符合我国人口多的国情
C.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原因是平原比例小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对发展农业很不利
3.从图3和图4中我们不能看出()
A.我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B.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
C.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人均土地面积也居世界前列
D.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
【答案】2.C
3.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2)根据202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读图1和图2分析可知:
A.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山地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不合理,不符合我国人口多的国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原因是平原比例小,C符合题意;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对发展农业有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从图3和图4中我们能看出:
A.我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A不符合题意;
B.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B不符合题意;
C. 从图中不能看出 我国土地总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居世界前列,C符合题意;
D.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18八上·柳州期末)读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该最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3)目前,图示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乱砍滥伐 D.乱占耕地
【答案】(1)C
(2)A
(3)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
(2)读图可知,图中人民住的是蒙古包,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占耕地;草场退化严重等现象,其中草地利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过度放牧、载畜超载,草场退化。
故答案为:(1)C;(2)A;(3)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5.(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A错误;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造成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发生,B错误;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C错误;
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6.(2016八上·遂宁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甲图到丙图反映的该地区的变化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没变,城镇面积没变 B.耕地面积变小,城镇面积变大
C.耕地面积变大,城镇面积变大 D.耕地面积变大,城镇面积变小
(2)该地区河流出现的变化是( )
①泥沙含量加大 ②河内污染增多 ③泥沙含量减少 ④河内污染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对该地区耕地的正确说法是( )
①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②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③拦河开垦耕地 ④运用农业科技,提高耕地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⑴观察图中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可知,图中耕地面积减少了,城镇面积明显增加了。
⑵观察图中森林的变化可知,从甲图到丙图森林面积减少了,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城镇面积增大,人口增多,会导致对河流的污染增多。
⑶该地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是由于人口增多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为了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保护耕地,运用农业科技,提高耕地的产量。
故答案为:(1)B;(2)A;(3)D;
【点评】(1)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耕地少了,城镇多了。
(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面积减少,则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人口增加则污染加重。
(3)考查耕地的保护,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7.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人均耕地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所以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多样化开发利用,需要理解掌握。
(2023八上·惠东期末) 海水稻并非生长于海水中,而是生长在盐碱地,是一种耐盐碱水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1日来到黄河三角洲调研,谈到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很有意义。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环境,生产有机食品
B.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量
C.导致过度开垦,引发土地沙漠化
D.改良盐碱地,增加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
9. 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的科研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 )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土地利用类型不齐全③耕地比重大④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8.C
9.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8.若大规模推广种植海水稻,能够改良盐碱地增加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量、改善环境,生产有机食品等,故ABD正确。盐碱地推广海水稻种植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能改良盐碱地,因此不会导致过度开垦,引发土地沙漠化,故C错误。依题意,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C。
9.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的科研,让盐碱地也能够种植水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耕地比重相对较小,仅占土地资源的12.68%,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故①④正确,③错;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林地、耕地等均有分布,故②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故答案为:D。
(2023八上·长春期末)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例序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林地②草地③水田④旱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草地④林地 D.①草地②林地③旱地④水田
1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10.B
11.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0.读图可得,①为水田,②是旱地,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③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山区;我国的草地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故答案为:B。
1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我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不好,水土分布不协调。故答案为:A。
(2023八上·天河期末) 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如下表所示)。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土地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面积(亿亩) 19.2 42.6 39.7 12.1
12. 本次公布的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3. 下列关于本次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分析,不能反映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农业用地类型多样
C.耕地面积较少
D.难利用土地己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由图表可知,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由大到小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为林地,结合所给答案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1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A能反映;农业用地类型多样,主要有草地、耕地、林地等,B能反映;耕地面积较少,只占19.2亿亩,C能反映;图表中不能看出难利用土地己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D不能反映。故答案为:D。
14.(2023八上·榆树期末)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回答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A正确,C错误。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但这不是基本国策,B错误。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我们要保护耕地,守好最后的底线,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有利于发展 业.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 , (山脉)和西南 (山脉)。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
(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
(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
(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积日益减少。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西南横断。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故选A。
故答案为:(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4)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2019八上·右玉月考)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土地后备资源中,最重要的是 后备土地资源。
(3)我国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 的目标,可采取“ ”的措施。
(4)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 地区。
(5)以下地形区中位于多水带的是_______
A.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从干湿情况看,草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 地区。
【答案】(1)旱地;水田;季风区
(2)宜耕
(3)18亿亩耕地;严格地保护耕地
(4)西北
(5)D
(6)半干旱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旱地,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田;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我国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后备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宜耕后备土地资源。(3)我国人口众多,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可采取“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4)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用水量大,西北地区降水量少。(5)由图可以看出,以上四个地形区中,塔里木盆地属于缺水带,东北平原属于平水带,内蒙古高原属于缺水带和少水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多水带,故答案为:D。(6)从我国四大干湿区来划分,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半干旱区。
【点评】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我国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17.(2022八上·城阳期末)左图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从地形角度看,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 和丘陵,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2)从气候来看,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大致沿着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耕地主要位于 和湿润区;在干旱区和半干旱的非季风区,如果有相对充足的 ,也可以成为耕地,发展种植业,如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
(4)右图中,A土地利用类型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
(5)由右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答案】(1)平原;耕地
(2)400;半湿润;水资源
(3)亚热带;水田
(4)林地;山地
(5)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如果有相对充足的水资源;两者的分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南方地区,亚热带,耕地类型为水田。
(4)A区域为我国的东北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
(5)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 / 1初中地理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土地资源同步提升
一、单选题
1.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2023八上·钦州期末)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再次提出“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情况不容乐观。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题目。
2.图1和图2能反映出()
A.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面积广大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合理,符合我国人口多的国情
C.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原因是平原比例小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对发展农业很不利
3.从图3和图4中我们不能看出()
A.我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B.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
C.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人均土地面积也居世界前列
D.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
4.(2018八上·柳州期末)读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该最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3)目前,图示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乱砍滥伐 D.乱占耕地
5.(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6.(2016八上·遂宁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甲图到丙图反映的该地区的变化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没变,城镇面积没变 B.耕地面积变小,城镇面积变大
C.耕地面积变大,城镇面积变大 D.耕地面积变大,城镇面积变小
(2)该地区河流出现的变化是( )
①泥沙含量加大 ②河内污染增多 ③泥沙含量减少 ④河内污染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对该地区耕地的正确说法是( )
①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②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③拦河开垦耕地 ④运用农业科技,提高耕地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2023八上·惠东期末) 海水稻并非生长于海水中,而是生长在盐碱地,是一种耐盐碱水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1日来到黄河三角洲调研,谈到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很有意义。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环境,生产有机食品
B.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量
C.导致过度开垦,引发土地沙漠化
D.改良盐碱地,增加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
9. 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的科研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 )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土地利用类型不齐全③耕地比重大④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3八上·长春期末)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例序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林地②草地③水田④旱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草地④林地 D.①草地②林地③旱地④水田
1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23八上·天河期末) 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如下表所示)。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土地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面积(亿亩) 19.2 42.6 39.7 12.1
12. 本次公布的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3. 下列关于本次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分析,不能反映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农业用地类型多样
C.耕地面积较少
D.难利用土地己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
14.(2023八上·榆树期末)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回答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林地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有利于发展 业.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 , (山脉)和西南 (山脉)。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9八上·右玉月考)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土地后备资源中,最重要的是 后备土地资源。
(3)我国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 的目标,可采取“ ”的措施。
(4)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 地区。
(5)以下地形区中位于多水带的是_______
A.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从干湿情况看,草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 地区。
17.(2022八上·城阳期末)左图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从地形角度看,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 和丘陵,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2)从气候来看,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大致沿着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耕地主要位于 和湿润区;在干旱区和半干旱的非季风区,如果有相对充足的 ,也可以成为耕地,发展种植业,如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
(4)右图中,A土地利用类型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
(5)由右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读图可得,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故A正确;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故B正确;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但环境问题突出,要适当的退耕还林还草,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要认真分析,理解答题即可。
【答案】2.C
3.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2)根据202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读图1和图2分析可知:
A.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山地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不合理,不符合我国人口多的国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原因是平原比例小,C符合题意;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对发展农业有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从图3和图4中我们能看出:
A.我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A不符合题意;
B.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B不符合题意;
C. 从图中不能看出 我国土地总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居世界前列,C符合题意;
D.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1)C
(2)A
(3)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
(2)读图可知,图中人民住的是蒙古包,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占耕地;草场退化严重等现象,其中草地利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过度放牧、载畜超载,草场退化。
故答案为:(1)C;(2)A;(3)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A错误;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造成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发生,B错误;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C错误;
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6.【答案】(1)B
(2)A
(3)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⑴观察图中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可知,图中耕地面积减少了,城镇面积明显增加了。
⑵观察图中森林的变化可知,从甲图到丙图森林面积减少了,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城镇面积增大,人口增多,会导致对河流的污染增多。
⑶该地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是由于人口增多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为了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保护耕地,运用农业科技,提高耕地的产量。
故答案为:(1)B;(2)A;(3)D;
【点评】(1)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耕地少了,城镇多了。
(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面积减少,则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人口增加则污染加重。
(3)考查耕地的保护,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7.【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人均耕地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所以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多样化开发利用,需要理解掌握。
【答案】8.C
9.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8.若大规模推广种植海水稻,能够改良盐碱地增加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量、改善环境,生产有机食品等,故ABD正确。盐碱地推广海水稻种植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能改良盐碱地,因此不会导致过度开垦,引发土地沙漠化,故C错误。依题意,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C。
9.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的科研,让盐碱地也能够种植水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耕地比重相对较小,仅占土地资源的12.68%,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故①④正确,③错;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林地、耕地等均有分布,故②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0.B
11.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0.读图可得,①为水田,②是旱地,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③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山区;我国的草地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故答案为:B。
1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我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不好,水土分布不协调。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由图表可知,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由大到小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为林地,结合所给答案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1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A能反映;农业用地类型多样,主要有草地、耕地、林地等,B能反映;耕地面积较少,只占19.2亿亩,C能反映;图表中不能看出难利用土地己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D不能反映。故答案为:D。
14.【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A正确,C错误。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但这不是基本国策,B错误。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我们要保护耕地,守好最后的底线,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5.【答案】(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
(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
(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
(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积日益减少。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西南横断。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故选A。
故答案为:(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4)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1)旱地;水田;季风区
(2)宜耕
(3)18亿亩耕地;严格地保护耕地
(4)西北
(5)D
(6)半干旱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旱地,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田;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我国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后备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宜耕后备土地资源。(3)我国人口众多,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可采取“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4)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用水量大,西北地区降水量少。(5)由图可以看出,以上四个地形区中,塔里木盆地属于缺水带,东北平原属于平水带,内蒙古高原属于缺水带和少水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多水带,故答案为:D。(6)从我国四大干湿区来划分,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半干旱区。
【点评】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我国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17.【答案】(1)平原;耕地
(2)400;半湿润;水资源
(3)亚热带;水田
(4)林地;山地
(5)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如果有相对充足的水资源;两者的分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南方地区,亚热带,耕地类型为水田。
(4)A区域为我国的东北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
(5)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