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15: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课程讲授
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闯关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01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02
03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素养目标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课前复习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新课导入
公式:
I
R
U

变换公式:
U=IR
R
=
I
U
R(Ω)
单位:
I(A)
U(V)
R
U
I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内容:
思考
“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I成反比。”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 的推导公式
提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来决定,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无关。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表示某段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这个比值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给定的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I成反比。”
2.欧姆定律变形式的理解: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1.求电流
如图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已知:R=54Ω, U=36V;
求:I=? 
解: 
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67A。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2.求电压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已知:R=6Ω, I=0.45A;
求:U=?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3.求电阻
探究活动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已知:U=7.2V, I=0.4A;
求:R=?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3.做完题目后要分析其实际意义,防止不加分析,乱套公式。
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
2.利用公式求解时,各物理量先统一单位,代入计算时,数字后面带单位有助于对公式的理解。
归纳: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4.注意
(1)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同一性:I、U、R三个量必须对应同一段导体(电路)。
(3)同时性:必须保证I、U、R三个量为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课堂小结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内容
应用
求电压
求电阻
U=IR
公式
R=U/I
I=U/R
1.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Ω,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A 。
16
0.5
16
我们一起来闯关
2.一段导体接在电源电压为8 V的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 A.若将这段导体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上,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
A.10Ω
B.20Ω
C.40Ω
D.80Ω
B
我们一起来闯关
3.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若电源电压为3 V,被测电阻为20Ω,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
A.0~3 V、0~3 A
B.0~15V、0~3 A
C.0~3V、0~0.6A
D.0~15V、0~0.6A
C
我们一起来闯关
4.将电阻R1和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若R1,R2的电阻分别为5欧和15欧,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S,电流表A与A1的示数之比为(  )
A.3:1 B.1:4
C.4:1 D.4:3
D
我们一起来闯关
5. 在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读数为2V,电流表谳数为0.5A,则电阻R2的阻值为 Ω。
8
我们一起来闯关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30Ω,R2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
(1)求电源电压U;
(2)求电流表A的示数;
我们一起来闯关
已知:R1=30Ω,R2=10Ω,I1=0.2A;
求:(1)U;(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