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解析+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1 19: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中
(共28题)
一、选择题(共20题)
(2018·北京延庆区·期末)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18·北京房山区·期末)如图是载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 端加入食盐,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
A.不动 B.从 到
C.从 到 D.在 处循环运动
(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克隆羊 B.溶洞中逐年增长的钟乳石
C.深海狮子鱼 D.冬眠的蛇
(2018·天津和平区·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厚度约为 千米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D.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019·山东德州市·期中)关于生物圈的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平面以下约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千米之间,仅是地球上很薄的一层
B.包括了整个地球,是地球上很厚的一层
C.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018·北京平谷区·期末)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①号)和蒸馏水(②号)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
B.实验装置应该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C.①号试管为对照组,②号试管为实验组
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活只需要无机盐
(2018·北京门头沟区·期末)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一般比较直接,不需要很长时间
B.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C.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D.观察可以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是否有反应
B.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捕食猎物的方法
C.用闭路电视研究动物园中的大熊猫生育幼仔的过程
D.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的筑巢行为,并及时进行记录
(2018·北京密云区·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 ,物镜为 ;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 ,物镜为 。第二次在视野中看见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不变的是
A.细胞数目 B.都是倒像 C.细胞体积 D.视野亮度
(2018·北京密云区·期末)某同学用“”的目镜和“”的物镜观察细胞,他看到的细胞被放大了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2018·北京密云区·期末)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偏右下方,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
(2018·北京延庆区·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光照条件对草履虫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连续进行 天,毎天记录各三角瓶中草履虫的数量,最终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草履虫通过繁殖增加数量
B.数量达到一定的值后,又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空间、营养不足
C.与光照条件相比,黑暗条件下容易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
D.草履虫的数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① ④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2018·北京房山区·期末)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象,按分裂过程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2019·北京通州区·期末)大白菜是我们冬季常见的蔬菜。大白菜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其生殖器官是指
A.根、茎,叶 B.果实和种子 C.种子 D.花,果实,种子
(2019·北京通州区·期末)当你走进一个社区花园,看到一株国槐树下的草丛中有一个蘑菇,对于国槐、小草、蘑菇和你自己的异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你和小草、蘑菇都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单位
B.国槐的树叶所含细胞与你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不同
C.你与国槐、小草的生命活动的结构层次都有系统
D.你和国槐、小草都属于生命体结构层次的个体水平
(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如图所示,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④ ② ① ③ ⑤ B.① ② ③ ④ ⑤
C.⑤ ① ③ ④ ② D.② ① ④ ③ ⑤
(2019·北京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为从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到人体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细胞生长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体积增大
B.②③是细胞分裂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数目增加
C.④是细胞分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种类增多
D.图所示的人体结构层次为细胞 组织 系统 器官 人体
(2019·保定市竞秀区·期末)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表示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B.在结构层次上,植物体比动物体多了系统
C.叶片表皮、动物血液属于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 系统
(2018·保定市唐县·期末)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种子 B.血液 C.果肉 D.导管
二、综合题(共8题)
(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甲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简图。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先后看到了乙图中的三个视野。请回答问题:
(1)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为保证光路畅通,需转动甲图中的 (填序号)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焦时,先双手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最低,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 ] ;再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继续微调至清晰。
(2) 从乙图中的视野 到视野 ,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下列字母序号);从视野 到视野 ,除需调节甲图结构 外,还可能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向左移动装片
B.向右移动装片
C.调节甲图结构
D.调节甲图结构
(3) 比较视野 和视野 ,其中细胞放大倍数较多的是 ,同样光源下视野相对较暗的是 。
(2018·北京密云区·期末)每年春天,北京地区的迎春、山桃等早春植物开花后,很快就会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吸引蜜蜂飞到花朵上的原因是什么呢?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1) 假设促使蜜蜂飞向花朵的因素(即提出假设):
假设一:蜜蜂飞向花朵,跟花朵的颜色有关。
假设二:蜜蜂飞向花朵,跟花朵的形态有关。
假设三:蜜蜂飞向花朵,跟花朵的 有关。
(2) 实验过程:
i 实验一:提出假设一的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蜜蜂放入一个透明封闭(能透气)的容器中,用一张带有适量蜜糖的蓝色卡片反复多次吸引该蜜蜂前来取食蜜糖。多次重复后将该卡片撤走,重新放入多张与该蓝色卡片大小、形状相同,但 的卡片,以及一张蓝色卡片,这些卡片上均 (选填“涂抹”或“不涂抹”)蜜糖。然后不断变换这些卡片的位置,毎变换一次,就观察并记录该蜜蜂停留在不同颜色卡片上的次数,重复 (“一”或“多”)次。
同学们分析数据时发现蜜蜂停留在蓝色卡片上的次数 ,从而得出结论是蜜蜂能够分辨蓝色。
ii 实验二:提出假设二的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蜜蜂放入一个 的容器中,用 颜色、但形态 的卡片,每个卡片上均涂抹上蜜糖。然后不断变换这些卡片的位置,每变换一次,就观察并记录该密封停留在不同形态卡片上的次数,重复多次实验。
(3) 只用 只蜜蜂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理由是 。
(2018·北京延庆区·期末)下图所示为从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到人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①是 过程,②③是 过程,通过后一过程人的细胞 增加。
(2) 通过④这一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 。
(3) 、 、 、 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像图中胃这样的 。胃壁的最内层为胃粘膜,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属于 组织,在图中的标号是 。
(4) 上图所展示的人体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 人体。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某中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取龙潭湖中的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两种微小生物:眼虫和草履虫。如图所示:
(1) 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 ,从而便于观察。
(2) 草履虫的结构中,与眼虫下列结构功能相同的是(填图中对应的序号)鞭毛— ;伸缩泡— ;细胞核— 。
(3) 眼虫、草履虫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都是通过[①] 进行的。
(4) 由图可知,眼虫细胞内的 是草履虫所没有的,所以草履虫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食物经过口沟进入体内形成[③] 。
(5) 眼虫和草履虫都属于 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018·杭州市滨江区·期末)如图所示,图中 、 、 分别说明细胞的三种生命现象,请回答:
(1) 在 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 。
(2) 人体和许多生物都是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这一过程主要指的是 (填 、 或 )。
(3) 细胞分裂涉及以下变化: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二个。
其中的正确顺序是 。
(2019·杭州市下城区·期末)小金制作叶脉书签的步骤如下:①选取叶脉坚韧、叶质较厚且硬的树叶;②将叶片放入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 分钟左右,如图甲;③将煮好的叶片用摄子取出,在水中清洗残留的溶液;④用试管刷轻轻将叶片上的叶肉去除掉,用水冲洗,如图乙;⑤将叶脉用吸水纸压干,即成叶脉书签。
(1) 从结构层次看,选取的树叶属于 ,叶肉属于 。
(2) 一张成熟的树叶是由一张小树叶长成的,这是细胞 、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3) 氢氧化钠溶液能腐蚀叶肉,这属于氢氧化钠溶液的 (选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4) 在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各举一例,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
(2019·杭州市下城区·期末)小金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请回答:
(1)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清水,洋葱表皮细胞不会破裂,主要原因是洋葱表皮细胞有 (填结构名称);制作装片过程中,除了甲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洋葱、镊子和 等(写一种即可)。
(2) 图乙是倍数分别为 、 的目镜和 、 的物镜,用一组放大 倍的镜头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欲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 倍,后续的操作是:①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物像就移到了视野正中央,则原来看到的物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字母);②目镜不换,将物镜换成镜头 (选填数字);③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 。
(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发现了两种能游动的生物,如图甲。其中①是在生物课上已经认识的草履虫;②呈绿色卵形,能游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生物叫做衣藻,如图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为清晰地观察衣藻的结构,需要将图甲中的②移至视野中央,此时应把载玻片向 方移动。在此基础上,再转动显微镜的 (结构名称),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2) 在衣藻细胞的基本结构中,草履虫不具备的是 。但二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以及“能量转换器”— ,以保证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3) 衣藻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的眼点,能够感受光线,以便及时调整方向,让身体向光源处运动,这体现了衣藻具有生物特征中的 。
(4) 衣藻和草履虫都属于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
1. 【答案】D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故选择D选项。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 【答案】C
【解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草履虫要逃离,运动方向为从 到 ,C正确。故选择C选项。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3. 【答案】B
【解析】生物指的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必须具备一些生命现象: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繁殖等。克隆羊、深海狮子鱼、冬眠的蛇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溶洞中逐年増长的钟乳石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4.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5. 【答案】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A。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6. 【答案】D
【解析】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无机盐,A正确;
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为了观察这个变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他因素应该适合植物的生长,B正确;
①号试管含有无机盐,适合植物的生长,是对照组,②号试管没有无机盐,是实验组,C正确;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①号试管的玉米幼苗生长正常,②号试管玉米幼苗生长不良,由此可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但不能说其生长不需要水,D错误。
故选择D选项。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7. 【答案】A
【解析】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有些观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A错误。故选择A选项。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8. 【答案】A
【解析】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是否有反应,这是通过做对照实验来完成的,属于实验法,BCD都是观察法。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9. 【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目标数量越小,体积越大,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而第二次的放大倍数是 倍,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视野变暗,但显微镜一直成倒立的虚像,B正确。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
10. 【答案】B
【解析】选用 的目镜和 的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倍),B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
11. 【答案】D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图中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D正确。故选择D选项。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
12.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进行判断草履虫的数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
故选择D选项。
【知识点】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3. 【答案】C
【解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岀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 。。 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 滴碘液;
⑥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所以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③滴清水、④取材、②展平、①盖盖玻片,C正确。故选C。
【知识点】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14. 【答案】B
【解析】如图可知,此细胞有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即图中的 ,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即 过程;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即 过程,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即 过程,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B正确。
【知识点】细胞分裂
15. 【答案】D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6. 【答案】C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7. 【答案】A
【解析】①表示的是胃,属于器官,②表示的是组织,③表示的是消化系统,④表示的是细胞,⑤表示的是人体。人体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8. 【答案】D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19. 【答案】D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0. 【答案】A
【解析】A种子是器官;B血液是组织;C果肉是组织;D导管是组织,可见B、C、D是一类,A与其它三选项不同。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综合题(共8题)
21. 【答案】
(1) ;;粗准焦螺旋;;物境
(2) A;D
(3) ;
【解析】
(1) 为转换器, 为载物台, 为光圈, 为目镜, 为粗准焦螺旋, 为细准焦螺旋, 为镜臂。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为保证光路畅通,需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焦时,先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最低,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再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继续微调至清晰。
(2) 显微镜是呈倒立放大的虚像,应“哪偏往哪移”从乙图中的视野 到视野 ,应向左移动装片,从视野 到视野 ,除需调节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成高倍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清晰。
(3) 比较视野 和视野 , 视野为高倍镜,其中细胞放大倍数较多的是 ,因为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镜头离标本的距离变得近了,所以能够看到的标本的面积也变小了而标本的总亮度(透射的总光量不变),即单位面积透射的总光量不变,所以面积变小则进入镜头的总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同样光源下视野相对较暗的是 。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2. 【答案】
(1) 味道
(2) i 颜色不同;涂抹;多;较多
ii 透明封闭(透气);相同;不同
(3) 不可靠;缺少重复性有误差
【解析】
(1) 由题可知,假设三:蜜蜂飞向花朵,跟花朵的味道有关。
(2) i 实验一:假设一探究的是与花朵的颜色有关,当用一张带有适量蜜糖的蓝色卡片反复多次吸引该蜜蜂前来取食蜜糖。多次重复后将该卡片撤走,重新放入多张与该蓝色卡片大小、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卡片,为保持单一变量,这些卡片上均涂抹蜜糖,为保证实验准确性重复多次。同学们分析数据时发现蜜蜂停留在蓝色卡片上的次数多,从而得出结论是蜜蜂能够分辨蓝色。
ii 实验二:由实验一可知,实验二也应把蜜蜂放入一个透明封闭(能透气)的容器中,实验二探究的是跟花朵的形态,所以卡片应保持颜色相同,但形态不同。
(3) 只用 只蜜蜂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因为缺少重复性有误差,实验不具有说服力。
【知识点】重复性原则、新情境下的探究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3. 【答案】
(1) 细胞生长;细胞分裂;数目
(2) 组织
(3) 器官;上皮;
(4)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解析】
(1) 图中①是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生长过程,②③过程是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过程。
故答案为:细胞生长;细胞分裂;数目。
(2) ④这一过程细胞分化成了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故答案为:组织。
(3)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器官。胃壁的最内层为胃粘膜,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属于上皮组织,在图中的标号是 。
故答案为:器官;上皮;。
(4) 人体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故答案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知识点】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组织的概念、细胞分裂
24. 【答案】
(1) 限制其运动
(2) ②;⑤;④
(3) 表膜
(4) 叶绿体;食物泡
(5) 单细胞
【解析】
(1)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为了便于观察,常常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知识点】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草履虫的结构、单细胞生物及其特点
25. 【答案】
(1) 染色体
(2)
(3) ③①②
【解析】
(3) 细胞分裂涉及以下变化: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二个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知识点】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26. 【答案】
(1) 器官;组织
(2) 分裂
(3) 化学性质
(4) 叶脉用吸水纸压干;氢氧化钠溶液能腐蚀叶肉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
27. 【答案】
(1) 细胞壁;滴瓶(或盖玻片等)
(2) ;④;细准焦螺旋
【解析】
(1) 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功能;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使用滴瓶或盖玻片等。
(2) 显微镜呈倒立的像,①如果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物象移至视野正中央,原来物象一定偏右上方,丙图中 符合题意;②据题意原来用一组放大 倍的镜头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其中目镜是 ,物镜是 ),发现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欲将物像移至放大到 倍,目镜不换,将物镜换成镜头 ——④即可,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知识点】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8. 【答案】
(1) 左下;转换器
(2) 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
(3) 应激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 单细胞
【解析】
(1) 图甲中的②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右上方,因此要将②移至视野中央,此时应把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在此基础上,再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2) 衣藻属于植物,草履虫属于动物,二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能量转换器”—线粒体,以保证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但是草履虫不具备细胞壁,而衣藻具有细胞壁。
(4) 衣藻和草履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及其特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草履虫的结构、生物的特征、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