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4 信息技术在地理防灾减灾的作用同步测试(提升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4 信息技术在地理防灾减灾的作用同步测试(提升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7 23:55:43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4 信息技术在地理防灾减灾的作用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上·增城期末) 2022年9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预计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将于14日傍晚前后在浙江三门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有12至14级,阵风可达15至16级。下图为“梅花”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①运用GNS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③利用RS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④利用RS估算灾后经济损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下列防御指南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
B.危房人员及时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
C.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搁浅碰撞
D.除了地处台风眼内的人员,其余均不可外出活动
【答案】1.A
2.C
【知识点】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点评】 3S技术运用:
1、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2、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3、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1.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无法采集雨量信息,①错误;GIS可以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可以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②正确;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可以利用RS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③正确;估算灾后经济损失利用GIS,④错误。故答案为:A。
2.台风天气,在海上作业渔船迅速返航,停在港口避险,A错误;台风带来狂风暴雨,不适宜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B错误;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搁浅碰撞,C正确;台风不断移动,台风天气人员均不可外出活动,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上·延庆期末)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
①北京地区出现9级以上大风 ②诱发浙江山区发生滑坡泥石流
③破坏东南沿海地区海堤 ④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台风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提前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关好门窗
B.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C.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D.躲在桥下避免淋雨
5.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的要小
B.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C.退耕还林还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
D.寒潮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
6.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A.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3.C
4.A
5.D
6.B
【知识点】寒潮灾害;台风灾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一、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当超强台风来临时,其带来的狂风及其引起的巨浪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也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并使其高速飞行,危及行人生命财产安全,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二是暴雨: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甚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三是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RS(遥感)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3.读图可知,北京离台风源地较远,其不可能出现9级以上大风,①错误;台风登陆浙江,形成丰富的降水,浙江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②正确;台风带来狂风、风暴潮等天气,容易破坏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堤,③正确;台风过境时带来暴雨,可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的伏旱天气,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②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台风带来大风天气,可将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提前搬移,并关好门窗,A正确;台风带来大风天气,不宜待在向风的窗户旁,B错误;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到海滨浴场游泳,易发生生命危险,C错误;台风带来狂风天气,不宜在室外活动,例如桥下,D错误。故答案为:A。
5.由图可知,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要大,A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春季和秋季,影响农作物的成熟收获与播种,B错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是提前发布预警并做好防冻措施,C错误;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D正确。故答案为:D。
6.卫星云图需要气象卫星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再经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故其主要使用的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卫星云图没有使用定位、导航功能,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上·大连期末)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采集雨量信息
B.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C.运用遥感技术模拟滑坡、泥石流动态过程
D.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8.该地7月泥石流的发生频次明显高于滑坡,其原因是(  )
A.地震多发 B.雨季降水量大
C.人类破坏严重 D.地势陡峻
【答案】7.D
8.B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点评】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7.根据所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不能进行雨量采集,因此A项错误;遥感技术(RS)用于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不能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及模拟滑坡、泥石流动态过程,因此BC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用于给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定位与导航,可以用其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因此D项正确。故答案为:D。
8.根据所学知识,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7月为我国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更易引发泥石流灾害,所以B项正确;地震多发、人类破坏严重及地势陡峻在其他月份也存在,不能够导致泥石流发生的频次明显高于滑坡,因此ACD错误。故答案为:B。
9.(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①车辆调度与监控②大气污染物监测③台风登陆地预判④精准农业的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北斗卫星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全球定位功能对车辆进行调度与监控,①正确;大气污染物监测需要使用遥感技术,②错误;台风登陆预判需要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③错误;精确化农田管理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应用领域 功能表现 具体用途
军事 定位导航 主要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和移动装备定位及跟踪
测量 定位 GB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地壳运动观测、地籍测量
交通 定位导航 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GPS对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
救援 定位导航 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
农业 定位 实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
10.(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近年来,内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实现了智能居家放牧,在家中用手机就可以精准获取牛(羊)群的位置。牧民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BDS B.GIS C.RS D.VR
【答案】A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在家用手机获取位置信息需用导航定位系统,BD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正确;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储存、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B错;RS是遥感,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C错;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2012年12月27日起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现已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2022年10月,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它拥有全日面矢量磁象仪、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磁场,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ASO-S成功发射后,将详细记录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太阳风暴”。如下图所示,该卫星将运行于高度为72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ASO-S获取太阳信息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系统 D.数字地球
12.ASO-S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  )
A.距离太阳更近 B.监测成本更低
C.太阳活动影响小 D.不受天气影响
13.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紫外光波段 B.红外光波段 C.可见光波段 D.微波波段
【答案】11.C
12.D
13.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遥感(RS)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SO-S获取太阳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 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绘出的图层, A错误;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进行的定位和导航系统, B错误;数字地球技术是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与ASO-S获取太阳信息无关, D错误。故答案为:C。
12.ASO-S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在太阳同步轨道中运行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距离有变化,但与日地距离相比变化忽略不计, A错误;卫星监测成本更高, B错误;强烈的太阳活动射出的高速带电的粒子流会对卫星形成严重的影响, C错误;卫星对太阳的监测不会受到受雨、雾、云、雪、霜天气的影响, D正确。故答案为:D 。
13.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三个光区: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紫外区波长最短,能量分布最少,A错;红外区波长较,能量较可见光区少,B错;可见光区波长居中,集中在0.4~0.76μm之间,能量占太阳辐射能的50%左右,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C对;没有微波波段,D错;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2022年9月,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大面积湖床裸露,变身苍翠碧绿的“大草原”。杭州某中学地理教师于国庆节当天自驾打卡。完成下面小题。
14.获取图中两大淡水湖形态影像需要借助的遥感平台是(  )
A.传感器 B.飞机 C.卫星 D.探空气球
15.该地理教师自驾去鄱阳湖“大草原”打卡途中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BDS C.GIS D.VR
【答案】14.C
15.B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14.遥感平台是安装遥感器的飞行器,是用于安置各种遥感仪器,使其从一定高度或距离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并为其提供技术保障和工作条件的运载工具。根据材料,获取图像的实际区域面积非常广,所以使用航天遥感平台,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该地理教师自驾去鄱阳湖“大草原”打卡途中需要借助定位系统进行导航,BDS为定位系统,B正确;RS是获取影像,GIS是分析和处理,VR是虚拟现实技术,都不需要,ACD错误,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上·茂名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西接贺兰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由于“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自古享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其北部100公里处的磴口地处贺兰山与狼山之间的风口位置,多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袭击,易出现沙尘暴天气。如图示意宁夏平原地形及贺兰山山麓某地貌景观。
(1)说出P地貌名称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2)监测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据材料分析磴口易形成沙尘暴的原因。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 形成原因: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遥感/RS原因。 磴口易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位于风口位置,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剧。
(3)①阻挡冬季风,阻挡冷空气;②阻挡风沙侵蚀;③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④冬季的积雪为宁夏平原提供部分降水。
【知识点】河流地貌;其它自然灾害;遥感(RS)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P地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是冲积扇或叫洪积扇。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泥沙等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冲积扇或叫洪积扇。
(2)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远距离探测目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内的物质进行监控,可以用来监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沙源和风两个角度来分析。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磴口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读图可知,位于狼山和桌子山中间,处于风口位置,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剧。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则需要从“守护”的角度来分析贺兰山的意义。读图可知,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西侧,阻挡了西部风沙地的入侵,同时抵御冬季寒风侵袭;冬季的积雪和夏季的山地降水为宁夏平原提供了部分水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宁夏平原的水源问题。
【点评】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沙尘暴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17.(2022高一上·昆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7.7°N,102.08°E)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9km。
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丙图为地震的构造示意图。
(1)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材料二乙图中A为   波,B为   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此界面为   ,西昌地震发生时,最先到达地表的是   (A或B)波,在地面的人感受到的是   。
(2)甲图中,沿A、B、C、D方向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是   ,推断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3)丙图中A、B、H分别是   、   、   。
(4)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地震灾害的动态
C.分析地震救灾数据 D.控制地震的发生
【答案】(1)横(S);纵(P);古登堡界面;B;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2)厚度逐渐减小;地壳
(3)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4)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遥感(RS)
【解析】【分析】(1)A波速较慢,为横波(S波),B波速较快,为纵波(P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此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发生时,由于纵波的波速较快,所以最先到达地表的是纵波B,后到达地表的是横波,所以在地面的人感受到的是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2)读图可知,在甲图中,沿ABCD方向,地壳厚度大致呈减小趋势。西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9千米,根据图中地壳等厚度线可知,西昌及附近区域地壳厚度大于19千米,所以西昌市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为震源;B是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为震中;H是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遥感的主要作用是获取信息,因此可以监测地震灾害的动态,B正确。遥感不能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也不能分析地震救灾数据,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8.(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其中,宜昌至藕池口河段为上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河段为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图1为荆江河段示意图,图2为下荆江河道示意图。
材料二:2015年6月一艘从南京出发驶向重庆的“东方之星”豪华游轮,在途经虚线方框水域时,遇见了极其罕见的强对流天气,游轮沉没,442人不幸遇难。
(1)荆江河段主要流经   (填地形类型),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图2虚线方框内,A是河流   (凹/凸)岸,河岸地带常常形成   地貌,港口布局在   (A/B)岸。
(3)监测强对流天气可以利用   技术,救援时寻找沉没游轮可借助   技术。
(4)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乙地貌(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1)平原/盆地;流水侵蚀
(2)凸岸;河漫滩或流水沉积;B
(3)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BDS/GPS)
(4)该河段地势平坦,流水侧蚀作用形成曲流,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知识点】河流地貌;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荆江附近有山脉分布,四周高,中间低,荆江主要流经盆地。甲地为牛轭湖,受河流侧蚀影响,河道逐渐弯曲,在急流的侵蚀作用下,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2)由图可知,A为凸岸,河流的凸岸常表现为堆积,形成河漫滩等堆积地貌。B岸为凹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明显,不易淤积,适宜布局港口。
(3)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的主要方式为遥感,遥感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地表状况。而对游轮进行搜寻时,需要对游轮进行定位,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牛轭湖为河流侵蚀,截弯取直的结果。该区域地形平坦,流速较缓,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道逐渐弯曲。在洪水期,河流流速快,河流截弯取直,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点评】河流弯曲河道的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右岸、南半球左岸为侵蚀岸,侵蚀后河道坡度大,水流深,适宜建设港口,而淤积岸水流缓,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布局聚落。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4 信息技术在地理防灾减灾的作用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上·增城期末) 2022年9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预计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将于14日傍晚前后在浙江三门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有12至14级,阵风可达15至16级。下图为“梅花”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①运用GNS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③利用RS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④利用RS估算灾后经济损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下列防御指南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
B.危房人员及时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
C.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搁浅碰撞
D.除了地处台风眼内的人员,其余均不可外出活动
(2023高一上·延庆期末)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
①北京地区出现9级以上大风 ②诱发浙江山区发生滑坡泥石流
③破坏东南沿海地区海堤 ④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台风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提前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关好门窗
B.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C.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D.躲在桥下避免淋雨
5.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的要小
B.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C.退耕还林还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
D.寒潮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
6.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A.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23高一上·大连期末)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采集雨量信息
B.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C.运用遥感技术模拟滑坡、泥石流动态过程
D.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8.该地7月泥石流的发生频次明显高于滑坡,其原因是(  )
A.地震多发 B.雨季降水量大
C.人类破坏严重 D.地势陡峻
9.(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①车辆调度与监控②大气污染物监测③台风登陆地预判④精准农业的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近年来,内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实现了智能居家放牧,在家中用手机就可以精准获取牛(羊)群的位置。牧民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BDS B.GIS C.RS D.VR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2022年10月,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它拥有全日面矢量磁象仪、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磁场,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ASO-S成功发射后,将详细记录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太阳风暴”。如下图所示,该卫星将运行于高度为72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ASO-S获取太阳信息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系统 D.数字地球
12.ASO-S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  )
A.距离太阳更近 B.监测成本更低
C.太阳活动影响小 D.不受天气影响
13.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紫外光波段 B.红外光波段 C.可见光波段 D.微波波段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2022年9月,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大面积湖床裸露,变身苍翠碧绿的“大草原”。杭州某中学地理教师于国庆节当天自驾打卡。完成下面小题。
14.获取图中两大淡水湖形态影像需要借助的遥感平台是(  )
A.传感器 B.飞机 C.卫星 D.探空气球
15.该地理教师自驾去鄱阳湖“大草原”打卡途中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BDS C.GIS D.VR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上·茂名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西接贺兰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由于“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自古享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其北部100公里处的磴口地处贺兰山与狼山之间的风口位置,多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袭击,易出现沙尘暴天气。如图示意宁夏平原地形及贺兰山山麓某地貌景观。
(1)说出P地貌名称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2)监测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据材料分析磴口易形成沙尘暴的原因。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17.(2022高一上·昆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7.7°N,102.08°E)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9km。
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丙图为地震的构造示意图。
(1)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材料二乙图中A为   波,B为   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此界面为   ,西昌地震发生时,最先到达地表的是   (A或B)波,在地面的人感受到的是   。
(2)甲图中,沿A、B、C、D方向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是   ,推断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3)丙图中A、B、H分别是   、   、   。
(4)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地震灾害的动态
C.分析地震救灾数据 D.控制地震的发生
18.(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其中,宜昌至藕池口河段为上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河段为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图1为荆江河段示意图,图2为下荆江河道示意图。
材料二:2015年6月一艘从南京出发驶向重庆的“东方之星”豪华游轮,在途经虚线方框水域时,遇见了极其罕见的强对流天气,游轮沉没,442人不幸遇难。
(1)荆江河段主要流经   (填地形类型),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图2虚线方框内,A是河流   (凹/凸)岸,河岸地带常常形成   地貌,港口布局在   (A/B)岸。
(3)监测强对流天气可以利用   技术,救援时寻找沉没游轮可借助   技术。
(4)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乙地貌(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点评】 3S技术运用:
1、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2、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3、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1.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无法采集雨量信息,①错误;GIS可以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可以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②正确;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可以利用RS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③正确;估算灾后经济损失利用GIS,④错误。故答案为:A。
2.台风天气,在海上作业渔船迅速返航,停在港口避险,A错误;台风带来狂风暴雨,不适宜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B错误;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搁浅碰撞,C正确;台风不断移动,台风天气人员均不可外出活动,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C
4.A
5.D
6.B
【知识点】寒潮灾害;台风灾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一、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当超强台风来临时,其带来的狂风及其引起的巨浪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也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并使其高速飞行,危及行人生命财产安全,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二是暴雨: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甚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三是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RS(遥感)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3.读图可知,北京离台风源地较远,其不可能出现9级以上大风,①错误;台风登陆浙江,形成丰富的降水,浙江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②正确;台风带来狂风、风暴潮等天气,容易破坏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堤,③正确;台风过境时带来暴雨,可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的伏旱天气,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②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台风带来大风天气,可将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提前搬移,并关好门窗,A正确;台风带来大风天气,不宜待在向风的窗户旁,B错误;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到海滨浴场游泳,易发生生命危险,C错误;台风带来狂风天气,不宜在室外活动,例如桥下,D错误。故答案为:A。
5.由图可知,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要大,A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春季和秋季,影响农作物的成熟收获与播种,B错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是提前发布预警并做好防冻措施,C错误;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D正确。故答案为:D。
6.卫星云图需要气象卫星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再经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故其主要使用的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卫星云图没有使用定位、导航功能,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7.D
8.B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点评】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7.根据所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不能进行雨量采集,因此A项错误;遥感技术(RS)用于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不能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及模拟滑坡、泥石流动态过程,因此BC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用于给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定位与导航,可以用其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因此D项正确。故答案为:D。
8.根据所学知识,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7月为我国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更易引发泥石流灾害,所以B项正确;地震多发、人类破坏严重及地势陡峻在其他月份也存在,不能够导致泥石流发生的频次明显高于滑坡,因此ACD错误。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北斗卫星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全球定位功能对车辆进行调度与监控,①正确;大气污染物监测需要使用遥感技术,②错误;台风登陆预判需要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③错误;精确化农田管理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应用领域 功能表现 具体用途
军事 定位导航 主要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和移动装备定位及跟踪
测量 定位 GB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地壳运动观测、地籍测量
交通 定位导航 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GPS对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
救援 定位导航 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
农业 定位 实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
10.【答案】A
【知识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在家用手机获取位置信息需用导航定位系统,BD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正确;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储存、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B错;RS是遥感,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C错;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2012年12月27日起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现已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答案】11.C
12.D
13.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遥感(RS)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SO-S获取太阳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 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绘出的图层, A错误;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进行的定位和导航系统, B错误;数字地球技术是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与ASO-S获取太阳信息无关, D错误。故答案为:C。
12.ASO-S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在太阳同步轨道中运行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距离有变化,但与日地距离相比变化忽略不计, A错误;卫星监测成本更高, B错误;强烈的太阳活动射出的高速带电的粒子流会对卫星形成严重的影响, C错误;卫星对太阳的监测不会受到受雨、雾、云、雪、霜天气的影响, D正确。故答案为:D 。
13.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三个光区: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紫外区波长最短,能量分布最少,A错;红外区波长较,能量较可见光区少,B错;可见光区波长居中,集中在0.4~0.76μm之间,能量占太阳辐射能的50%左右,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C对;没有微波波段,D错;故答案为:C。
【答案】14.C
15.B
【知识点】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点评】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14.遥感平台是安装遥感器的飞行器,是用于安置各种遥感仪器,使其从一定高度或距离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并为其提供技术保障和工作条件的运载工具。根据材料,获取图像的实际区域面积非常广,所以使用航天遥感平台,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该地理教师自驾去鄱阳湖“大草原”打卡途中需要借助定位系统进行导航,BDS为定位系统,B正确;RS是获取影像,GIS是分析和处理,VR是虚拟现实技术,都不需要,ACD错误,故答案为:B。
16.【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 形成原因: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遥感/RS原因。 磴口易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位于风口位置,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剧。
(3)①阻挡冬季风,阻挡冷空气;②阻挡风沙侵蚀;③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④冬季的积雪为宁夏平原提供部分降水。
【知识点】河流地貌;其它自然灾害;遥感(RS)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P地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是冲积扇或叫洪积扇。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泥沙等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冲积扇或叫洪积扇。
(2)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远距离探测目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内的物质进行监控,可以用来监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沙源和风两个角度来分析。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磴口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读图可知,位于狼山和桌子山中间,处于风口位置,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剧。
(3)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则需要从“守护”的角度来分析贺兰山的意义。读图可知,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西侧,阻挡了西部风沙地的入侵,同时抵御冬季寒风侵袭;冬季的积雪和夏季的山地降水为宁夏平原提供了部分水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宁夏平原的水源问题。
【点评】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沙尘暴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17.【答案】(1)横(S);纵(P);古登堡界面;B;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2)厚度逐渐减小;地壳
(3)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4)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遥感(RS)
【解析】【分析】(1)A波速较慢,为横波(S波),B波速较快,为纵波(P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此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发生时,由于纵波的波速较快,所以最先到达地表的是纵波B,后到达地表的是横波,所以在地面的人感受到的是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2)读图可知,在甲图中,沿ABCD方向,地壳厚度大致呈减小趋势。西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9千米,根据图中地壳等厚度线可知,西昌及附近区域地壳厚度大于19千米,所以西昌市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为震源;B是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为震中;H是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遥感的主要作用是获取信息,因此可以监测地震灾害的动态,B正确。遥感不能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也不能分析地震救灾数据,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8.【答案】(1)平原/盆地;流水侵蚀
(2)凸岸;河漫滩或流水沉积;B
(3)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BDS/GPS)
(4)该河段地势平坦,流水侧蚀作用形成曲流,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知识点】河流地貌;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荆江附近有山脉分布,四周高,中间低,荆江主要流经盆地。甲地为牛轭湖,受河流侧蚀影响,河道逐渐弯曲,在急流的侵蚀作用下,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2)由图可知,A为凸岸,河流的凸岸常表现为堆积,形成河漫滩等堆积地貌。B岸为凹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明显,不易淤积,适宜布局港口。
(3)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的主要方式为遥感,遥感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地表状况。而对游轮进行搜寻时,需要对游轮进行定位,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牛轭湖为河流侵蚀,截弯取直的结果。该区域地形平坦,流速较缓,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道逐渐弯曲。在洪水期,河流流速快,河流截弯取直,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点评】河流弯曲河道的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右岸、南半球左岸为侵蚀岸,侵蚀后河道坡度大,水流深,适宜建设港口,而淤积岸水流缓,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布局聚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