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时间、地点等基本史实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其性质、意义。
家国情怀:感受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国情。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看到这四个汉字,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看到这位中国人(孙中山)的塑像。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呢?
摄于中山纪念堂(广州)
摄于孙中山故居(中山)
导入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票:16票
黄兴
孙中山
1.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时间 1912年1月1日
首都 南京
国名 中华民国
国旗 五色旗
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立法机关 临时参议院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2.中华民国成立
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是指1912年-1949年间中国的国家名称,简称民国。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特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国性质的中央政府。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蜡像
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寓意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1912—1915年《中华民国国歌》
亚东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民国纪年年数+1911=公元纪年年数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7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
民国元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民国纪年取代清帝的年号,反映了“民主观念对帝王观念的否定。”
计算式:若民国纪年为X,公元纪年为Y,则有:Y=X+1911。
算一算:右图的日历是哪一年的报纸?
1934年
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
民国3年+1911=1914年
民国23年+1911=1934年
袁大头
孙中山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进步性
局限性
——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利用“和平主义”来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政治
经济
社会生活
教育
保障人权
奖励工商,鼓励实业
提倡平等
男女同校,废小学读经
平等自由思想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
剪辫运动
中山装
从缠足到放足
1.(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1912年1月1日,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举行了隆重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这一事件宣告了( )
A.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失败 D.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
2.(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历代都采用帝王纪年。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这从侧面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
A.揭开民主革命序幕 B.终结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D.鼓舞全国人民斗志
直击中考
B
B
3.(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这表明( )
A.君主专制仍存在 B.革命果实被窃取
C.辛亥革命不彻底 D.民主共和难实现
4.(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1913年,中华民国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
C.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D.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C
D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半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1911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后入京组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北方满清控制区实际军政大权已被袁世凯夺取。国内旧官僚、立宪派都对其寄予莫大希望,极力主张实现南北和谈。时局紧张,孙中山等人表示愿意有条件支持其逼迫清帝退位,实现共和。
1.背景:
(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1)清帝退位
时间
皇帝
影响
1912年2月12日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溥仪
清帝退位诏书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皇帝。1908年继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2. 经过:
(2)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①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②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问题思考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袁世凯《通电声明》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
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疆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
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
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
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
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③必须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京兵变后街市的情景
相关史事 宣统帝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宋教仁等为迎袁专使,赴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不肯离开他的北京老巢,表面上表示“极愿早日南行”,暗地里却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制造“兵变”,纵火抢劫,造成混乱。接着,保定、天津等地也发生类似
事件。帝国主义列强紧密配合,日、
英、俄、德等国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
借口,调兵开往北京。在这种形势下,
南京参议院只得作出让步同意袁世凯
在北京就职。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就任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完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此志愿,率履勿渝。
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
世凯即行辞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南北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
——李侃《中国近代史》
史料链接
英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它担心公开站在清政府方面与革命军为敌,势必有丧失它的巨大利益的危险。……帝国主义国家都决定采取在“中立”的幌子下加紧扶植袁世凯,胁迫革命方面向袁世凯妥协的办 法,利用袁世凯取代清王朝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近代史》
袁世凯与各国公使的合影
清政府
被迫重用
帝国主义列强
支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妥协退让
逼宫
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阀集团,实力强大;
帝国主义列强的扶植与支持;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实力弱小。
袁世凯娴熟的拨弄政治的谋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1912年1月27日,孙中山致电各国公使说:“本总统甚愿让位于袁,而袁已允照办,岂袁忽欲令南京临时政府迅速解散,此则为民国万难照办者,盖民国之愿让步,为共和,不为袁氏也。此电文体现了( )
A.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决心 B.列强武力干涉中国革命
C.袁世凯接受临时政府的主张 D.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直击中考
A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信息
时间 颁布机构
主要内容
性质
意义
1912年3月11日
参议院
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权利: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③三权分立: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确立平等自由原则,否定封建等级。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功绩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局限 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教训 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民族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启示)。
依据材料,结合8.9.10课知识,请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1.(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2.(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B.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直击中考
A
A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