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同步测试(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同步测试(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8 16:56:37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同步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1高二上·德阳期末)图为我国某主要河流一监测站2019年11月17日—2020年3月16日通过水量和水位(水面平均海拔)变化情况。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凌汛现象可能出现在(  )
A.12月8日前后 B.12月27日前后
C.2月5日前后 D.3月14日前后
2.该监测站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答案】1.A
2.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含沙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的有无或长短与最冷月月均温有关。汛期的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水能大小与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凌汛的有无要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1.凌汛是指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示可知,12月8日前后水位突涨,为凌汛导致。A正确,排除B、C、D选项。故答案为:A。
2.由材料“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可知,该河流在冬春季结冰。A、B错误。该河流水面平均海拔在980米以上,地处我国第二阶梯,排除D选项,故答案为:C。
3.(2021高一上·林芝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径流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其中,该河流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是(  )
A.雨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答案】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题意表明,题中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径流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该河流第一个汛期出现在4月附近,为我国春季。春季,我国东北地区大量积雪在此时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积雪融化结束后,河水补给减少,流量减小,形成一个比较独立的汛期,与图示河流第一个汛期特征相似,因此该河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可能是积雪融水补给,C符合题意;我国各地雨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一个地区一般只有一个雨季,我国没有春季为独立雨季的地区,因此该河流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不可能雨水补给,排除A;冰川融水补给量往往随气温升高而增加,而气温较4月高的5~6月该河流量较小,因此该河流第一汛期的补给类型不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排除B;地下水对河流具有调节功能,一般不会导致河流形成明显汛期,排除D。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4.(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水文站全年流量曲线图,A、B、C是该河流三种不同的河流补给方式,该地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中地区 D.华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季节性积雪融化)和夏汛(降水);我国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河流有夏汛(降水)。故A正确,B、C、D错误。
【点评】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5.(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在下图是我国某大河径流季节变化曲线图,判断这条河流位(  )
A.北方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该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有大量的积雪,4-5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7-8月夏季风到达东北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形成夏汛,所以,可判断这条河流位于东北地区,B对;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和东北,而华北地区纬度相对东北要低,冬季积雪较少,春汛不如东北明显,而且华北地区纬度相对低,积雪融化时间更早,春汛时间在3-4月左右,A错;西北地区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C错;南方地区纬度低,冬季没有积雪,不会形成春汛,D错。故本题选B。
【点评】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有大量的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7-8月夏季风到达东北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形成夏汛。
6.(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采用“植生滞留槽”前相比,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较多 B.大气降水量较多
C.地表径流较多 D.地表水下渗增加
(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城市内涝 B.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C.美化环境 D.灌溉绿化带
【答案】(1)C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读图,“植生滞留槽”与硬化的路面相比,地面土壤、植被面积增加,城市降水后下渗量增加,使地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土壤吸收了更多水分,水汽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后,城市降水量也可能增加。因此建设前水汽蒸发较少、降水量略少、地面径流较多、地下径流较小,选C。(2)“植生滞留槽”使路面的水快速排走,促进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内涝,A对;隔离人行道和车道可建护栏,而建设滞留槽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因而隔离不是主要目的,B错;美化环境可植树种草,并不需要将水再排入蓄水池,C错;蓄积的雨水可用于灌溉绿化带,但同样不是“植生滞留槽”建设的主要目的,如果只是蓄水灌溉,可直接将蓄水池建在地面以减少工程量,D错。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7.(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答案】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所以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雨水补给影响因素是区域时间的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在夏秋季节补给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多雨期为洪水期,少雨期为枯水期.。影响冰雪融水补给的因素为区域的气温高低,主要在春夏季节补给,径流量则随气温高低而变化。
8.(2018高一下·胶南竞赛)下图为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a、b、c 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
A.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2)下列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土壤肥力高 D.河流含沙量大
【答案】(1)D
(2)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a集中在7、8月份,且补给量大,为大气降水补给,b集中在春末,为冬季积雪融化对河流的补给;c终年稳定,为地下水补给。(2)此地降水集中在7、8月份,冬季积雪集中在春末融化,为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此地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植被为森林,河流含沙量小;但由于纬度较高,光热资源不足,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9.(2017高一下·孝感期末)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扑治河水
B.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EF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b>c>d D.d>b>c>a
【答案】(1)C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A、E两地位于湖泊两侧,而结合右图年径流量曲线显示A处变化较小,说明A位于湖泊下游,湖泊对A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结合方向标判断, EF河段由西北向东流;由河流流向可知,CD段河流由西流向东,地势较高则等潜水位也较高,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再根据河流等潜水位线“凸低为高”,反映河流沿岸潜水位较周边地区低,说明潜水补给河水。故答案选C。
(2)由上题分析可知,河流流向由A流向C,说明A地势高于C处,地势较高则等潜水位也较高,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故答案选A。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的流量变化和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A、E两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差异,则可判断河流流向,结合地势高低与潜水位的分布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即可分析。
10.(2017高一下·黄冈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图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
A.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B.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C.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D.海洋水、地表水、大气水、大气水
(2)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
【答案】(1)B
(2)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B是水圈,水按存在的位置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种,生物水是陆地水的一部分,选择B。
(2)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它非常活跃,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理圈层。选择D。
故答案为:(1)B.(2)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11.(2017高一下·山南期中)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是(  )
A.河湖水 B.生物水 C.地下水 D.冰川
【答案】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分布。地球上的淡水,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D。
二、综合题
12.(2019高二上·滁州期末)读图,并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玛纳斯河的河水以   补给为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河流的流向为   。
(2)新疆瓜果生产颇具特色,目前新疆水果大量进入内地市场。试分析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相比,在内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
(3)渠灌是当地主要农业灌溉方式,分析大量引水灌溉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依托准噶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陆地内循环;自南向北
(2)优势:新疆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水果汁甜色鲜,品质好。不足:交通不便,距离内地市场远,外运成本高(价格高);水果易变质,损耗大
(3)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动物减少;渠灌在干旱地区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4)赞同。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程度;环境污染大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
【解析】【分析】(1)玛纳斯河位于新疆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因此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该地南侧为山地,因此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2)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颜色和品质较内地好。但交通不便,距离内地市场远,外运成本高(价格高);水果易变质,损耗大。(3)大量引水灌溉首先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其次本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河流末端绿洲失去水源滋养,绿洲萎缩,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动物减少;第三干旱地区蒸发旺盛,灌溉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即可答赞同,也可答不赞同。赞同。新疆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依托丰富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平衡工业地域分布,加快西部开发。
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其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重化工业属资金密集型工业,西部地区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落后;发展重化工,可能使当地本身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紧张,重化工对当地环境污染大。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13.(2022高二上·庆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如图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下图是北京市气候资料图。
(1)我国东部雨带受锋面影响显著,指出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差异。
(2)指出影响6月份江淮地区的天气系统。
(3)指出北京的气候类型   ,并分析华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
(4)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夏秋季节易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____的影响
A. B.
C. D.
(5)若7月锋面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华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是____。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答案】(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江淮准静止锋
(3)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河流径流量较大,有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4)D
(5)B
【知识点】准静止锋;低气压(气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而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太平洋暖空气团一般在六七月间北移到达长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天气。
(3)由图可知,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华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最冷月均温低于0℃,有冰期;植被覆盖条件差,含沙量大。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台风是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流动,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5)正常情况,7月我国的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如果没有到达,说明夏季风比较弱,推移速度慢,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容易出现南涝北旱。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4、5月份,夏季风登陆,雨带主要位于华南地区;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主要雨带在江淮地区,带来梅雨天气;7月中旬至8月份,主要雨带推进至华北和东北;但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劲,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伏旱”天气;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时常暴雨;8、9月份,夏季风势力减弱,雨带逐渐南退,东南沿海常出现台风天气(热带气旋)。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偏弱,夏季风势力也就弱,夏季风长期停留南方,导致南涝北旱;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偏强,夏季风势力也就强,夏季风在南方停留时间过短,快速北上,导致南早北涝。
14.(2021高二上·吉林期末)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   月,其原因是   ,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   种补给来源。
(3)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甲河位于我国   ,乙河位于我国   。
【答案】(1)8;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1—2;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3
(3)西北地区或青藏地区;东北地区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 读甲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 河流甲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8月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补给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1—2月径流量为0,说明出现了断流现象,1-2月为我国冬季,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河流缺少补给,由于下渗和蒸发等影响导致河流入不敷出,出现断流现象。3-5月为我国春季,气温回升,西北地区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正值春播时节,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因此径流量减少,所以该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读乙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为我国东北地区河流,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积雪不易融化,到春季气温回升时积雪开始融化,由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 A汛期在春季,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大气降水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B汛期在夏季,是降水补给形成的 ; 地下水补给是常年稳定存在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说明还有地下水补给,可知该河流至少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地下水三种补给来源。
(3) 甲河流径流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或青藏地区; 河流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位于东北地区。
故答案为:(1)8;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1—2;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气温(2)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3(3)西北地区或青藏地区;东北地区。
【点评】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大气降水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量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根据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判断: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量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同步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1高二上·德阳期末)图为我国某主要河流一监测站2019年11月17日—2020年3月16日通过水量和水位(水面平均海拔)变化情况。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凌汛现象可能出现在(  )
A.12月8日前后 B.12月27日前后
C.2月5日前后 D.3月14日前后
2.该监测站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3.(2021高一上·林芝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径流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其中,该河流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是(  )
A.雨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4.(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水文站全年流量曲线图,A、B、C是该河流三种不同的河流补给方式,该地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中地区 D.华南地区
5.(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在下图是我国某大河径流季节变化曲线图,判断这条河流位(  )
A.北方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6.(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采用“植生滞留槽”前相比,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较多 B.大气降水量较多
C.地表径流较多 D.地表水下渗增加
(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城市内涝 B.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C.美化环境 D.灌溉绿化带
7.(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8.(2018高一下·胶南竞赛)下图为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a、b、c 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
A.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2)下列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土壤肥力高 D.河流含沙量大
9.(2017高一下·孝感期末)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扑治河水
B.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EF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b>c>d D.d>b>c>a
10.(2017高一下·黄冈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图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
A.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B.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C.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D.海洋水、地表水、大气水、大气水
(2)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
11.(2017高一下·山南期中)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是(  )
A.河湖水 B.生物水 C.地下水 D.冰川
二、综合题
12.(2019高二上·滁州期末)读图,并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玛纳斯河的河水以   补给为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河流的流向为   。
(2)新疆瓜果生产颇具特色,目前新疆水果大量进入内地市场。试分析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相比,在内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
(3)渠灌是当地主要农业灌溉方式,分析大量引水灌溉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依托准噶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13.(2022高二上·庆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如图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下图是北京市气候资料图。
(1)我国东部雨带受锋面影响显著,指出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差异。
(2)指出影响6月份江淮地区的天气系统。
(3)指出北京的气候类型   ,并分析华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
(4)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夏秋季节易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____的影响
A. B.
C. D.
(5)若7月锋面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华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是____。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14.(2021高二上·吉林期末)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   月,其原因是   ,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   种补给来源。
(3)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甲河位于我国   ,乙河位于我国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河流水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含沙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结冰期的有无或长短与最冷月月均温有关。汛期的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水能大小与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凌汛的有无要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1.凌汛是指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示可知,12月8日前后水位突涨,为凌汛导致。A正确,排除B、C、D选项。故答案为:A。
2.由材料“该时段河流从逐渐封冻至完全解冻期间,发生一次凌汛现象。”可知,该河流在冬春季结冰。A、B错误。该河流水面平均海拔在980米以上,地处我国第二阶梯,排除D选项,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题意表明,题中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径流量随月份变化示意图,该河流第一个汛期出现在4月附近,为我国春季。春季,我国东北地区大量积雪在此时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积雪融化结束后,河水补给减少,流量减小,形成一个比较独立的汛期,与图示河流第一个汛期特征相似,因此该河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可能是积雪融水补给,C符合题意;我国各地雨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一个地区一般只有一个雨季,我国没有春季为独立雨季的地区,因此该河流第一个汛期的补给类型不可能雨水补给,排除A;冰川融水补给量往往随气温升高而增加,而气温较4月高的5~6月该河流量较小,因此该河流第一汛期的补给类型不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排除B;地下水对河流具有调节功能,一般不会导致河流形成明显汛期,排除D。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4.【答案】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季节性积雪融化)和夏汛(降水);我国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河流有夏汛(降水)。故A正确,B、C、D错误。
【点评】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5.【答案】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该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有大量的积雪,4-5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7-8月夏季风到达东北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形成夏汛,所以,可判断这条河流位于东北地区,B对;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和东北,而华北地区纬度相对东北要低,冬季积雪较少,春汛不如东北明显,而且华北地区纬度相对低,积雪融化时间更早,春汛时间在3-4月左右,A错;西北地区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C错;南方地区纬度低,冬季没有积雪,不会形成春汛,D错。故本题选B。
【点评】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有大量的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7-8月夏季风到达东北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形成夏汛。
6.【答案】(1)C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读图,“植生滞留槽”与硬化的路面相比,地面土壤、植被面积增加,城市降水后下渗量增加,使地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土壤吸收了更多水分,水汽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后,城市降水量也可能增加。因此建设前水汽蒸发较少、降水量略少、地面径流较多、地下径流较小,选C。(2)“植生滞留槽”使路面的水快速排走,促进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内涝,A对;隔离人行道和车道可建护栏,而建设滞留槽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因而隔离不是主要目的,B错;美化环境可植树种草,并不需要将水再排入蓄水池,C错;蓄积的雨水可用于灌溉绿化带,但同样不是“植生滞留槽”建设的主要目的,如果只是蓄水灌溉,可直接将蓄水池建在地面以减少工程量,D错。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7.【答案】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所以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雨水补给影响因素是区域时间的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在夏秋季节补给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多雨期为洪水期,少雨期为枯水期.。影响冰雪融水补给的因素为区域的气温高低,主要在春夏季节补给,径流量则随气温高低而变化。
8.【答案】(1)D
(2)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a集中在7、8月份,且补给量大,为大气降水补给,b集中在春末,为冬季积雪融化对河流的补给;c终年稳定,为地下水补给。(2)此地降水集中在7、8月份,冬季积雪集中在春末融化,为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此地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植被为森林,河流含沙量小;但由于纬度较高,光热资源不足,故答案为:C.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9.【答案】(1)C
(2)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A、E两地位于湖泊两侧,而结合右图年径流量曲线显示A处变化较小,说明A位于湖泊下游,湖泊对A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结合方向标判断, EF河段由西北向东流;由河流流向可知,CD段河流由西流向东,地势较高则等潜水位也较高,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再根据河流等潜水位线“凸低为高”,反映河流沿岸潜水位较周边地区低,说明潜水补给河水。故答案选C。
(2)由上题分析可知,河流流向由A流向C,说明A地势高于C处,地势较高则等潜水位也较高,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故答案选A。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的流量变化和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A、E两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差异,则可判断河流流向,结合地势高低与潜水位的分布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即可分析。
10.【答案】(1)B
(2)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B是水圈,水按存在的位置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种,生物水是陆地水的一部分,选择B。
(2)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它非常活跃,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理圈层。选择D。
故答案为:(1)B.(2)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11.【答案】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分布。地球上的淡水,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D。
12.【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陆地内循环;自南向北
(2)优势:新疆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水果汁甜色鲜,品质好。不足:交通不便,距离内地市场远,外运成本高(价格高);水果易变质,损耗大
(3)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动物减少;渠灌在干旱地区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4)赞同。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程度;环境污染大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
【解析】【分析】(1)玛纳斯河位于新疆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因此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该地南侧为山地,因此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2)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颜色和品质较内地好。但交通不便,距离内地市场远,外运成本高(价格高);水果易变质,损耗大。(3)大量引水灌溉首先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其次本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河流末端绿洲失去水源滋养,绿洲萎缩,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动物减少;第三干旱地区蒸发旺盛,灌溉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即可答赞同,也可答不赞同。赞同。新疆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依托丰富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平衡工业地域分布,加快西部开发。
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其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重化工业属资金密集型工业,西部地区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落后;发展重化工,可能使当地本身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紧张,重化工对当地环境污染大。
【点评】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①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②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③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④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
⑤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⑥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
13.【答案】(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江淮准静止锋
(3)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河流径流量较大,有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4)D
(5)B
【知识点】准静止锋;低气压(气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而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太平洋暖空气团一般在六七月间北移到达长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天气。
(3)由图可知,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华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最冷月均温低于0℃,有冰期;植被覆盖条件差,含沙量大。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台风是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流动,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5)正常情况,7月我国的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如果没有到达,说明夏季风比较弱,推移速度慢,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容易出现南涝北旱。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4、5月份,夏季风登陆,雨带主要位于华南地区;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主要雨带在江淮地区,带来梅雨天气;7月中旬至8月份,主要雨带推进至华北和东北;但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劲,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伏旱”天气;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时常暴雨;8、9月份,夏季风势力减弱,雨带逐渐南退,东南沿海常出现台风天气(热带气旋)。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偏弱,夏季风势力也就弱,夏季风长期停留南方,导致南涝北旱;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偏强,夏季风势力也就强,夏季风在南方停留时间过短,快速北上,导致南早北涝。
14.【答案】(1)8;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1—2;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3
(3)西北地区或青藏地区;东北地区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 读甲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 河流甲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8月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补给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1—2月径流量为0,说明出现了断流现象,1-2月为我国冬季,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河流缺少补给,由于下渗和蒸发等影响导致河流入不敷出,出现断流现象。3-5月为我国春季,气温回升,西北地区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正值春播时节,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因此径流量减少,所以该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读乙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为我国东北地区河流,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积雪不易融化,到春季气温回升时积雪开始融化,由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 A汛期在春季,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大气降水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B汛期在夏季,是降水补给形成的 ; 地下水补给是常年稳定存在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说明还有地下水补给,可知该河流至少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地下水三种补给来源。
(3) 甲河流径流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或青藏地区; 河流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位于东北地区。
故答案为:(1)8;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1—2;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气温(2)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3(3)西北地区或青藏地区;东北地区。
【点评】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大气降水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量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根据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判断: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量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