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某海域水温与正常年份相比较的状况,受图示海域水温影响( )
A.马来群岛出现持续多雨天气 B.智利北部出现台风活动
C.美国西南部降水增多 D.秘鲁渔场产量大幅增长
(2022高二上·庆安期中)山东青岛近海区域,是我国海雾多发区。当气团移动至海面时,若气温低于海温时,易形成蒸发雾;若气温高于海温时,易形成冷却雾。下图示意该地一年的雾日里气温与海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据图推测该地最容易出现雾日的时间段( )
A.12—2月 B.2—4月 C.5—7月 D.10—12月
3.据图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当气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B.当气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C.当海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D.当海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4.关于两种雾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蒸发雾: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凝结②蒸发雾:出现大气逆温扩散条件较差③冷却雾: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冷却凝结④冷却雾:水汽受冷海面影响凝结成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下面四幅图为某地区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甲、丁 B.甲、丙 C.乙、丁 D.乙、丙
6.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B.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C.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D.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2022高二上·庆安期中)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世界大豆产量上涨 B.以秘鲁鳀为食的海鸟大量死亡
C.当地鱼粉加工繁忙 D.当地渔民渔获量增加
8.该时段,甲、乙、丙、丁四海域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 )
A.丁 B.丙 C.甲 D.乙
9.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民捕捞秘鲁鳀的海域可能会( )
A.向北偏移 B.向西偏移 C.向南偏移 D.原地不动
(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11.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
①秘鲁沿海②我国北方地区③北美西南部④澳大利亚东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高二上·岳阳开学考)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14.海洋将热量以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 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2高一下·重庆期末)赤道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给全球天气气候造成影响。下图为2021年10月14-20日的太平洋局部海域海表温度距平(温度距平指此时温度与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示区域大陆西南岸的洋流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流,自南向北 B.暖流,自北向南
C.洋流流经地区,易形成海雾 D.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16.此时段该海域洋流异常会导致大洋西海岸海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降水增多 B.渔业减产 C.干燥少雨 D.森林大火
二、综合题
17.(2021高二上·山东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国庆之际,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1950年11—12月)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正式上映。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最冷月平均气温曾达-25℃;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材料二: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材料三: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盖马高原水系分布图。
(1)据材料分析,盖马高原地区的水系特征及形成原因。
(2)推测长津湖的水文特征。
(3)据研究,1950年冬季长津湖出现的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请画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沃克环流,并尝试分析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18.(2022高二上·广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上旬以来,新加坡不时经历“烟霾”天气,多日的严重污染已导致多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烟霾”天气也波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南部等多个区域。监测显示,污染多来自周边的森林大火,专家分析该次森林大火与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有关。下图为马来群岛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人口2.62亿,其中爪哇岛承载全国一半人口。首都雅加达超过3000万人,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都市区。近年来,大量农用地转变为住宅区,城市的不透水面覆盖率高达90%。雅加达河网密布,但污水处理率仅10%,使得六成的用水需从地下抽取,城市每年以20厘米的速度下沉。2019年8月26日,印尼正式宣布将首都迁出爪哇岛,设立于东加里曼丹省东南(见上图箭头),计划5年后搬迁。
(1)结合材料一,判断新加坡经历的烟霾最有可能来自哪一个岛,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雅加达地面沉降的原因。
(3)2019年上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较少,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原因。
19.(2022高二上·宣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在部分强厄尔尼诺年,降水发生变化,曾经不毛的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种子会迅速生长,遍地野花绽放,形成“沙漠花海”。下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
(1)说明阿塔卡马沙漠曾经不毛的原因。
(2)说明厄尔尼诺年阿塔卡马沙漠降水发生变化的原因。
(3)分析“沙漠花海”期间秘鲁沿海渔场的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A受此地水温比正常年份偏高的影响,马来群岛出现长时间干旱;B智利和秘鲁则出现洪灾;D由于水温升高,秘鲁渔场的渔业产量会下降;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此题首先理解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进一步明确对不同地区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答案】2.C
3.A
4.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雾形成主要条件有:充足的水汽遇冷凝结、凝结核、无大风天气。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冷却雾。
2.据图示可知,在海温15℃到25℃的范围,雾出现的次数最多,山东位于温带地区,5-7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昼长较长,温度较高,所以在5-7月出现雾的日数最多,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3.据图可知,当气温为10-15℃,大多形成的雾为气温低于海温,所以多为蒸发雾,A正确,B错误;当海温为10-15℃,形成的雾部分气温高于海温,部分气温低于海温,有蒸发雾也有冷却雾,CD错误;故答案为:A。
4.结合材料可知,蒸发雾是气团的温度低于海面的温度,海水温度高,遇冷凝结形成的雾,①正确,②错误;冷却雾是指当气团的温度高于海面温度时,暖湿的空气遇到冷海面,凝结形成的雾,③错误,④正确;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5.B
6.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其最为确定的影响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5.由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洲大陆西侧海面水温升高,在120°W~150°W之间为上升气流,水汽冷却凝结,降水增加,描述对应图中的甲和丙,B正确。乙图中降水在亚欧大陆一侧,CD错误。丁图中在120°W-150°W之间为下沉气流,A错误。故答案为:B。
6.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是各种因素形成的,其中大气运动起了主要作用,D错误。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C正确。大气温度的高低影响海冰的分布范围,B错误。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降温,A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B
8.A
9.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7.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会造成秘鲁鳀的生存环境变化,导致其大量死亡,从而引起以秘鲁鳀为食的海鸟大量死亡,当地渔民渔获量减少,相关的鱼粉加工业也可能陷入萧条,B正确,CD错误;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海水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巴西气候的变化,从而导致巴西的种植业受到影响,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因此可能会导致世界大豆产量下降,A错误。故答案为:B。
8.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读图可知,甲、乙海域水温在19-20℃,丙海域水温在18-19℃,丁海域水温在17-18℃,丁海域是四海域中的冷水区域,故A正确,D、B、C错误。故答案为:A。
9.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该海域水温升高,秘鲁鳀会到纬度较高地区寻找冷水生存环境,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秘鲁鳀会向南方移动,故渔民捕捞秘鲁鳀的海域可能会向南偏移,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0.A
11.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赤道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偏冷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给全球及我国天气气候造成影响。另外,拉尼娜事件也会影响到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对海洋灾害及生态带来一定影响。
10.拉尼娜发生时,由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下沉运动,近地面暖湿气流沿信风由东向西运动,在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气流呈垂直上升运动,高空方向上,气流自西向东运动,形成顺时针环流。A正确,由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下沉运动,BCD选项中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大气垂直运动为上升运动与拉尼娜现象不符,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太平洋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大洋西岸沿海如澳大利亚东部和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可能增加,而东岸如秘鲁沿海、北美西南部会变得更加干旱,所以②④正确,C正确。①③错误,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2.C
13.A
14.A
【知识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在相互制约的海-气系统中,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影响大气运动;大气主要向海洋提供能量,改变洋流及重新分配海洋的热含量。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了与海洋的水热交换。
12.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蒸发和降水,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3.海水通过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低纬海区表层水温高,蒸发量大,向大气提供水汽最多,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4.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和潜热增温后,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释放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①③正确。海水的温度较低,波长较长,②错误。潜热吸收不能将热量传递给大气,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5.C
16.A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15.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示大陆为南美大陆,大陆西南岸盛行东南方向的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远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形成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ABD错;寒流流经的温暖海区,易形成海雾,C正确。故答案为:C。
16.从图中看,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距平为负值,说明比同期多年平均值低,大洋东海岸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大洋西海岸海域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A正确;降水增多,不易出现森林大火,大洋西海岸没有著名渔场,渔业受影响较小,BCD错。故答案为:A。
17.【答案】(1)水系特征: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短促。形成原因:位于半岛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含盐量较小。
(3)成因: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大规模向西运动,东太平洋海水上泛强烈,水温异常偏低,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影响: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极端天气频发。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由盖马高原水系分布图可知,图中鸭绿江、长津江等河流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且流程不长,各个河流的流域面积不大。成因主要是盖马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根据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可知,长津湖处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水位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以降雪为主,因此湖泊水位较高的季节有以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的春汛和雨水补给为主的夏汛;冬季平均气温<0℃,因此有结冰期;该地区周围多山,林木繁盛,入湖河流含沙量较小,因此湖泊含沙量少;有河流汇入,且通过长津江流出最终注入鸭绿江,属于外流湖,也是淡水湖,因此湖水含盐量较小。
(3)拉尼娜事现象是海—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是当信风增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层的暖海水被推向太平洋西部,导致东太平洋海洋深处的冷海水补充至海洋表面,因此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气流下沉;而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气流上升。海水温度异常造成大气环流系统异常。综上所述,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沃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出现时,造成大气环流系统异常,使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极端天气频发。
【点评】一、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二、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程(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
6.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水系归属
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比平时上升0.5度以上,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低于平时的状况。上述海域的表面水温稍有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使得全球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会使得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发生洪涝灾害,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反而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拉尼娜现象则正好相反,它会使得干旱的地区更加干旱,多雨的地区暴雨成灾。
18.【答案】(1)苏门答腊岛;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最有可能来自西南方向的岛屿。
(2)雅加达虽然降水丰富,但径流(河流)长度短、蒸发旺盛;加之水污染严重导致大量淡水需从地下水抽取;城市化使得地表径流的下渗受到阻拦,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3)在厄尔尼诺年,热带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偏低,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减少;蒸发量减少,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对流活动(上升气流)减弱,不利于形成台风。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苏门答腊岛烟雾扩散方向要结合当地风向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时间信息为8月上旬,此时为夏季,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将烟雾向东北方向吹散。新加坡的烟霾最有可能来自西南部附近岛屿,从图中可以看出,应为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2)雅加达降水丰富,但受岛屿面积和轮廓的限制,河流长度短,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雅加达河污水处理率仅10%,水污染严重导致使得六成的用水需从地下抽取,近年来,大量农用地转变为住宅区,城市的不透水面覆盖率高达90%,城市化使得地表径流的下渗受到阻拦,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3)据所学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信风的变弱相关联,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期,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信风的减弱,赤道太平洋西侧海水温度偏低,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减少;蒸发量减少,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上升气流变弱,故更不容易形成台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台风的次数将减少。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1、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2、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3、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4、厄尔尼诺引起的气候反常,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厄尔尼诺现象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延缓全球变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9.【答案】(1)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很少;沿岸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减湿作用强烈;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区(或离岸风区),气流干燥,干旱加剧。
(2)厄尔尼塔现象发生时,信风减弱,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
(3)厄尔尼塔现象发生时,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偏高,原本的冷性鱼类因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或游走,导致鱼群数量锐减;厄尔尼塔现象发生时,信风减弱,沿岸上升流减弱,导致海底营养盐类上泛减少,渔场减产。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从影响该地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大气环流分析,该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导致降水少;从沿岸洋流分析,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导致降水少;从地形分析,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润空气,导致降水少。
(2)从材料可以看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导致降水较多。
(3)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阿塔卡马“沙漠花海”期间,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多,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偏高,原本的冷性鱼类因水温升高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或游走,导致鱼群数量锐减;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势力减弱,沿岸上升流减弱,上泛的海底营养盐类减少,渔场产量降低。
【点评】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某海域水温与正常年份相比较的状况,受图示海域水温影响( )
A.马来群岛出现持续多雨天气 B.智利北部出现台风活动
C.美国西南部降水增多 D.秘鲁渔场产量大幅增长
【答案】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A受此地水温比正常年份偏高的影响,马来群岛出现长时间干旱;B智利和秘鲁则出现洪灾;D由于水温升高,秘鲁渔场的渔业产量会下降;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此题首先理解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进一步明确对不同地区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2022高二上·庆安期中)山东青岛近海区域,是我国海雾多发区。当气团移动至海面时,若气温低于海温时,易形成蒸发雾;若气温高于海温时,易形成冷却雾。下图示意该地一年的雾日里气温与海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据图推测该地最容易出现雾日的时间段( )
A.12—2月 B.2—4月 C.5—7月 D.10—12月
3.据图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当气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B.当气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C.当海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D.当海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4.关于两种雾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蒸发雾: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凝结②蒸发雾:出现大气逆温扩散条件较差③冷却雾: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冷却凝结④冷却雾:水汽受冷海面影响凝结成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2.C
3.A
4.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雾形成主要条件有:充足的水汽遇冷凝结、凝结核、无大风天气。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冷却雾。
2.据图示可知,在海温15℃到25℃的范围,雾出现的次数最多,山东位于温带地区,5-7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昼长较长,温度较高,所以在5-7月出现雾的日数最多,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3.据图可知,当气温为10-15℃,大多形成的雾为气温低于海温,所以多为蒸发雾,A正确,B错误;当海温为10-15℃,形成的雾部分气温高于海温,部分气温低于海温,有蒸发雾也有冷却雾,CD错误;故答案为:A。
4.结合材料可知,蒸发雾是气团的温度低于海面的温度,海水温度高,遇冷凝结形成的雾,①正确,②错误;冷却雾是指当气团的温度高于海面温度时,暖湿的空气遇到冷海面,凝结形成的雾,③错误,④正确;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下面四幅图为某地区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甲、丁 B.甲、丙 C.乙、丁 D.乙、丙
6.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B.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C.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D.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答案】5.B
6.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其最为确定的影响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5.由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洲大陆西侧海面水温升高,在120°W~150°W之间为上升气流,水汽冷却凝结,降水增加,描述对应图中的甲和丙,B正确。乙图中降水在亚欧大陆一侧,CD错误。丁图中在120°W-150°W之间为下沉气流,A错误。故答案为:B。
6.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是各种因素形成的,其中大气运动起了主要作用,D错误。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C正确。大气温度的高低影响海冰的分布范围,B错误。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降温,A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庆安期中)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世界大豆产量上涨 B.以秘鲁鳀为食的海鸟大量死亡
C.当地鱼粉加工繁忙 D.当地渔民渔获量增加
8.该时段,甲、乙、丙、丁四海域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 )
A.丁 B.丙 C.甲 D.乙
9.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民捕捞秘鲁鳀的海域可能会( )
A.向北偏移 B.向西偏移 C.向南偏移 D.原地不动
【答案】7.B
8.A
9.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7.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会造成秘鲁鳀的生存环境变化,导致其大量死亡,从而引起以秘鲁鳀为食的海鸟大量死亡,当地渔民渔获量减少,相关的鱼粉加工业也可能陷入萧条,B正确,CD错误;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海水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巴西气候的变化,从而导致巴西的种植业受到影响,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因此可能会导致世界大豆产量下降,A错误。故答案为:B。
8.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读图可知,甲、乙海域水温在19-20℃,丙海域水温在18-19℃,丁海域水温在17-18℃,丁海域是四海域中的冷水区域,故A正确,D、B、C错误。故答案为:A。
9.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该海域水温升高,秘鲁鳀会到纬度较高地区寻找冷水生存环境,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秘鲁鳀会向南方移动,故渔民捕捞秘鲁鳀的海域可能会向南偏移,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11.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
①秘鲁沿海②我国北方地区③北美西南部④澳大利亚东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0.A
11.C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赤道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偏冷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给全球及我国天气气候造成影响。另外,拉尼娜事件也会影响到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对海洋灾害及生态带来一定影响。
10.拉尼娜发生时,由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下沉运动,近地面暖湿气流沿信风由东向西运动,在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气流呈垂直上升运动,高空方向上,气流自西向东运动,形成顺时针环流。A正确,由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使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垂直气流运动方向为下沉运动,BCD选项中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大气垂直运动为上升运动与拉尼娜现象不符,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太平洋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大洋西岸沿海如澳大利亚东部和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可能增加,而东岸如秘鲁沿海、北美西南部会变得更加干旱,所以②④正确,C正确。①③错误,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岳阳开学考)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14.海洋将热量以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 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2.C
13.A
14.A
【知识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在相互制约的海-气系统中,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影响大气运动;大气主要向海洋提供能量,改变洋流及重新分配海洋的热含量。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了与海洋的水热交换。
12.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蒸发和降水,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3.海水通过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低纬海区表层水温高,蒸发量大,向大气提供水汽最多,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4.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和潜热增温后,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释放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①③正确。海水的温度较低,波长较长,②错误。潜热吸收不能将热量传递给大气,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重庆期末)赤道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给全球天气气候造成影响。下图为2021年10月14-20日的太平洋局部海域海表温度距平(温度距平指此时温度与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示区域大陆西南岸的洋流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流,自南向北 B.暖流,自北向南
C.洋流流经地区,易形成海雾 D.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16.此时段该海域洋流异常会导致大洋西海岸海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降水增多 B.渔业减产 C.干燥少雨 D.森林大火
【答案】15.C
16.A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15.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示大陆为南美大陆,大陆西南岸盛行东南方向的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远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形成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ABD错;寒流流经的温暖海区,易形成海雾,C正确。故答案为:C。
16.从图中看,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距平为负值,说明比同期多年平均值低,大洋东海岸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大洋西海岸海域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A正确;降水增多,不易出现森林大火,大洋西海岸没有著名渔场,渔业受影响较小,BCD错。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7.(2021高二上·山东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国庆之际,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1950年11—12月)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正式上映。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最冷月平均气温曾达-25℃;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材料二: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材料三: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盖马高原水系分布图。
(1)据材料分析,盖马高原地区的水系特征及形成原因。
(2)推测长津湖的水文特征。
(3)据研究,1950年冬季长津湖出现的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请画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沃克环流,并尝试分析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答案】(1)水系特征: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短促。形成原因:位于半岛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含盐量较小。
(3)成因: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大规模向西运动,东太平洋海水上泛强烈,水温异常偏低,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影响: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极端天气频发。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由盖马高原水系分布图可知,图中鸭绿江、长津江等河流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且流程不长,各个河流的流域面积不大。成因主要是盖马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根据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可知,长津湖处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水位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以降雪为主,因此湖泊水位较高的季节有以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的春汛和雨水补给为主的夏汛;冬季平均气温<0℃,因此有结冰期;该地区周围多山,林木繁盛,入湖河流含沙量较小,因此湖泊含沙量少;有河流汇入,且通过长津江流出最终注入鸭绿江,属于外流湖,也是淡水湖,因此湖水含盐量较小。
(3)拉尼娜事现象是海—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是当信风增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层的暖海水被推向太平洋西部,导致东太平洋海洋深处的冷海水补充至海洋表面,因此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气流下沉;而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气流上升。海水温度异常造成大气环流系统异常。综上所述,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沃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出现时,造成大气环流系统异常,使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极端天气频发。
【点评】一、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二、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程(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
6.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水系归属
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比平时上升0.5度以上,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海域表面水温低于平时的状况。上述海域的表面水温稍有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使得全球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会使得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发生洪涝灾害,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反而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拉尼娜现象则正好相反,它会使得干旱的地区更加干旱,多雨的地区暴雨成灾。
18.(2022高二上·广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上旬以来,新加坡不时经历“烟霾”天气,多日的严重污染已导致多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烟霾”天气也波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南部等多个区域。监测显示,污染多来自周边的森林大火,专家分析该次森林大火与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有关。下图为马来群岛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人口2.62亿,其中爪哇岛承载全国一半人口。首都雅加达超过3000万人,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都市区。近年来,大量农用地转变为住宅区,城市的不透水面覆盖率高达90%。雅加达河网密布,但污水处理率仅10%,使得六成的用水需从地下抽取,城市每年以20厘米的速度下沉。2019年8月26日,印尼正式宣布将首都迁出爪哇岛,设立于东加里曼丹省东南(见上图箭头),计划5年后搬迁。
(1)结合材料一,判断新加坡经历的烟霾最有可能来自哪一个岛,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雅加达地面沉降的原因。
(3)2019年上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较少,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苏门答腊岛;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最有可能来自西南方向的岛屿。
(2)雅加达虽然降水丰富,但径流(河流)长度短、蒸发旺盛;加之水污染严重导致大量淡水需从地下水抽取;城市化使得地表径流的下渗受到阻拦,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3)在厄尔尼诺年,热带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偏低,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减少;蒸发量减少,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对流活动(上升气流)减弱,不利于形成台风。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苏门答腊岛烟雾扩散方向要结合当地风向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时间信息为8月上旬,此时为夏季,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将烟雾向东北方向吹散。新加坡的烟霾最有可能来自西南部附近岛屿,从图中可以看出,应为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2)雅加达降水丰富,但受岛屿面积和轮廓的限制,河流长度短,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雅加达河污水处理率仅10%,水污染严重导致使得六成的用水需从地下抽取,近年来,大量农用地转变为住宅区,城市的不透水面覆盖率高达90%,城市化使得地表径流的下渗受到阻拦,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3)据所学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信风的变弱相关联,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期,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信风的减弱,赤道太平洋西侧海水温度偏低,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减少;蒸发量减少,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减少;上升气流变弱,故更不容易形成台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台风的次数将减少。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1、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2、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3、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4、厄尔尼诺引起的气候反常,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厄尔尼诺现象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延缓全球变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9.(2022高二上·宣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在部分强厄尔尼诺年,降水发生变化,曾经不毛的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种子会迅速生长,遍地野花绽放,形成“沙漠花海”。下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
(1)说明阿塔卡马沙漠曾经不毛的原因。
(2)说明厄尔尼诺年阿塔卡马沙漠降水发生变化的原因。
(3)分析“沙漠花海”期间秘鲁沿海渔场的变化。
【答案】(1)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很少;沿岸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减湿作用强烈;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区(或离岸风区),气流干燥,干旱加剧。
(2)厄尔尼塔现象发生时,信风减弱,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
(3)厄尔尼塔现象发生时,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偏高,原本的冷性鱼类因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或游走,导致鱼群数量锐减;厄尔尼塔现象发生时,信风减弱,沿岸上升流减弱,导致海底营养盐类上泛减少,渔场减产。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从影响该地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大气环流分析,该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导致降水少;从沿岸洋流分析,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导致降水少;从地形分析,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润空气,导致降水少。
(2)从材料可以看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导致降水较多。
(3)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阿塔卡马“沙漠花海”期间,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多,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偏高,原本的冷性鱼类因水温升高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或游走,导致鱼群数量锐减;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势力减弱,沿岸上升流减弱,上泛的海底营养盐类减少,渔场产量降低。
【点评】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