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8 17:26:37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19高一上·金华期末)造成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差异 B.地形差异 C.热量差异 D.植物差异
2.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023高一下·大理期末)
我国某校组织野外研学时,地理兴趣小组同学们发现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通过测量,他们还发现,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4~5℃。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
该地白天林内、林外气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林内增温慢 B.林外气压高 C.林内无光照 D.林外风力大
(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图为内蒙古不同类型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植被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荒漠 B.乙—草原 C.丙—森林 D.丁—沼泽
6.下列关于内蒙古草原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②丛生禾草植被占优势③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④叶片多覆盖白色绒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高二上·永吉期末)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两山地和其对应的气候区正确的是(  )
A.昆仑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
B.横断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
C.昆仑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区
D.横断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区
8.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谷风强
C.基带受下沉的热气流作用 D.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热量高
9.(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地质 D.水分
(2022高二上·高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景观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山地最可能为(  )
A.秦岭 B.横断山 C.大兴安岭 D.阿尔泰山
11.图中甲坡是(  )
A.迎风坡 阳坡 B.背风坡 阳坡
C.迎风坡 阴坡 D.背风坡 阴坡
12.图中丙景观最可能是(  )
A.山地温带阔叶林 B.山地温带荒漠
C.山地常绿阔叶林 D.山地针叶林
(2021高二上·砚山期末)运用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回答以下列问题。
13.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条件是(  )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地形差异 D.海陆差异
1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较显著的地区在(  )
A.中、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低纬度地区
15.长城沿线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综合题
16.(2023高二上·大兴期末)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G7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至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省(自治区、直辖市)。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被誉为“神奇的中国7号天路”。
(1)依次说出G7高速公路从北京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自然带名称。
(2)说出G7高速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产生地域分异的原因。
17.(2020高二上·南昌期末)下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图中A、C、D、G处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2)说出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并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写出甲图中A→D体现出的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和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4)图中E→F→G体现出了陆地自然带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   。这些自然带中,F地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18.(2019高二上·永济开学考)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沿北纬 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 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条件的差异。
(2)A 自然带的名称是   ,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
(3)塑造 B 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C 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 洲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所见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为基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属于不同纬度位置形成的自然带景观,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导致热带雨林和寒带草原景观的差别。C选项正确。
【点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结合题干所给的植被变化规律,明显体现了水分的递变规律,因此答案是经度地带性
【点评】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结合题干所给的植被变化规律,经度地带性是以水分的递变规律作为变化的基础的角度分析。
【答案】3.B
4.A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树冠生长茂盛且相连,枝叶四季常青,通常是乔木植物组成,生长高度在16-25米之间,一年四季都能生长,以夏季生长最为旺盛。
3.根据材料“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可知,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答案为:B。
4.白天主要以吸热作用为主,吸热涉及到下垫面的性质,林内下垫面以树林为主,比热容小,增温慢;林外下垫面以石头为主,比热容大,增温快,所以林内升温小于林外,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压高,A正确,B错误;树荫可以遮蔽阳光,但是林内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光照,C错误;风大会起到降温作用,解释不了林外温度高,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5.C
6.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植被的根、茎、叶等方面的生态特征是其对环境适应的结果。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呼吸根可以通气、储气,保证植物体的持续呼吸。叶片厚,有蜡质,利于减少蒸发,可抗旱;叶片细小,可减少蒸腾,减少热量散失。茎干粗壮,储水量大;植株低矮,簇状匍匐在地面,可防强风,保暖,耐贫瘠。
5.内蒙古跨经度广,随着距海洋距离增加,即由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丙是森林,甲是草原,乙是荒漠;丁主要位于黄河附近,是河套平原所在的农业用地。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6.①内蒙古草原位于温带,几乎没有旱生乔木分布,①错误;
②内蒙古草原位于温带,以丛生禾草植被占优势,②正确;
③内蒙古草原位于温带,夏绿冬枯,③正确;
④叶片多覆盖白色绒毛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荒漠植被的特点,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7.B
8.C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相对
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7.昆仑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横断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B。
8.A.乙山地基带在为干热谷地,气候干燥降水少,A选项错误;
B.乙山海拔高,下沉气流像是,气候干燥,B选项错误;
C.乙山基带收到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少,C选项正确;
D.甲和乙地均为亚热带季风区,热量条件相似,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为温带荒漠带,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又称经度地带性规律,由于水份条件的差异而引起,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受其影响,自然带呈现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导致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答案】10.D
11.C
12.B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特点: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坡向影响山地自然带分布,同一山体,同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山体所在的纬度低,同一自然带海拔高,纬度高,同一自然带海拔低。
10.图中山地在1000m高度为寒温带草原和寒温带草甸,且山顶高度超过4000m,应为阿尔泰山。D正确。秦岭、横断山、大兴安岭山麓不是寒温带草原和寒温带草甸,ABC错误。故答案为:D。
11.该山地位于阿尔泰山,北坡受来自于北冰洋的水汽影响降水多,分布有针叶林,故甲坡为迎风坡。北坡高山寒冷草甸带分布海拔低于乙坡,为阴坡。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2.结合图示可知,甲坡在山腰位置出现有针叶林,说明是由于地形抬升形成降水;而针叶林下方是草原,说明海拔降低,降水较少,而丙海拔更低,最可能为荒漠。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3.A
14.B
15.A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两种形式,从赤道到两极因热量差异而出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因水分差异而出现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沿南北(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低纬向高纬递减,因此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条件是热量差异,故A正确,B、C、D错误。
1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沿南北(经线)方向延伸,沿东西(经度)方向更替,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显著。在高、低纬度地区表现显著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B正确,A、C、D错误。
15.长城沿线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故A正确,B、C、D错误。
16.【答案】(1)从东向西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经过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阔;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据材料“G7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至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北方,呈现东西走向,主要跨越了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由东向西气候类型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整体越来越少,故从北京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从东向西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温带草原带再变为温带荒漠带,体现出降水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2)据前面分析可知G7高速公路,呈现东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自然带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反映出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由材料“G7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至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省”可知,该公路经过中纬度地区,跨越省份多,陆地面积广阔,自东向西受到太平洋水汽影响越来越小,因为从北京到新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所以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点评】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布,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因为受海洋水汽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当然,经度地带性的产生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
17.【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2)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被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多雨
(3)从赤道到两极|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畜牧业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解:(1)甲图中A地位于非洲的刚果盆地,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C地是撒哈拉大沙漠,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D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图中的G地位于我国大陆内部,是温带荒漠带。(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位于热带地区,常年被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雨。(3)甲图A→D自然带南北方向递变,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4)自然带E→F→G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水分。这些自然带中,F地属于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点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
18.【答案】(1)由沿海到内陆;水分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3)风力;非地带性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知识点】外力作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我国沿北纬 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2)A 自然带的名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3)塑造 B 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风力,C 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洲属于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所见自然带的变化是随着纬度变化,主要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热量为基础。
【点评】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19高一上·金华期末)造成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差异 B.地形差异 C.热量差异 D.植物差异
【答案】C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属于不同纬度位置形成的自然带景观,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导致热带雨林和寒带草原景观的差别。C选项正确。
【点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
2.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答案】B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结合题干所给的植被变化规律,明显体现了水分的递变规律,因此答案是经度地带性
【点评】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结合题干所给的植被变化规律,经度地带性是以水分的递变规律作为变化的基础的角度分析。
(2023高一下·大理期末)
我国某校组织野外研学时,地理兴趣小组同学们发现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通过测量,他们还发现,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4~5℃。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
该地白天林内、林外气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林内增温慢 B.林外气压高 C.林内无光照 D.林外风力大
【答案】3.B
4.A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树冠生长茂盛且相连,枝叶四季常青,通常是乔木植物组成,生长高度在16-25米之间,一年四季都能生长,以夏季生长最为旺盛。
3.根据材料“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可知,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答案为:B。
4.白天主要以吸热作用为主,吸热涉及到下垫面的性质,林内下垫面以树林为主,比热容小,增温慢;林外下垫面以石头为主,比热容大,增温快,所以林内升温小于林外,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压高,A正确,B错误;树荫可以遮蔽阳光,但是林内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光照,C错误;风大会起到降温作用,解释不了林外温度高,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图为内蒙古不同类型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植被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荒漠 B.乙—草原 C.丙—森林 D.丁—沼泽
6.下列关于内蒙古草原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②丛生禾草植被占优势③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④叶片多覆盖白色绒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C
6.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植被的根、茎、叶等方面的生态特征是其对环境适应的结果。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呼吸根可以通气、储气,保证植物体的持续呼吸。叶片厚,有蜡质,利于减少蒸发,可抗旱;叶片细小,可减少蒸腾,减少热量散失。茎干粗壮,储水量大;植株低矮,簇状匍匐在地面,可防强风,保暖,耐贫瘠。
5.内蒙古跨经度广,随着距海洋距离增加,即由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丙是森林,甲是草原,乙是荒漠;丁主要位于黄河附近,是河套平原所在的农业用地。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6.①内蒙古草原位于温带,几乎没有旱生乔木分布,①错误;
②内蒙古草原位于温带,以丛生禾草植被占优势,②正确;
③内蒙古草原位于温带,夏绿冬枯,③正确;
④叶片多覆盖白色绒毛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荒漠植被的特点,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高二上·永吉期末)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两山地和其对应的气候区正确的是(  )
A.昆仑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
B.横断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
C.昆仑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区
D.横断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区
8.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谷风强
C.基带受下沉的热气流作用 D.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热量高
【答案】7.B
8.C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相对
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7.昆仑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横断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B。
8.A.乙山地基带在为干热谷地,气候干燥降水少,A选项错误;
B.乙山海拔高,下沉气流像是,气候干燥,B选项错误;
C.乙山基带收到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少,C选项正确;
D.甲和乙地均为亚热带季风区,热量条件相似,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2高一下·乾安开学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地质 D.水分
【答案】D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为温带荒漠带,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又称经度地带性规律,由于水份条件的差异而引起,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受其影响,自然带呈现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导致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2022高二上·高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景观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山地最可能为(  )
A.秦岭 B.横断山 C.大兴安岭 D.阿尔泰山
11.图中甲坡是(  )
A.迎风坡 阳坡 B.背风坡 阳坡
C.迎风坡 阴坡 D.背风坡 阴坡
12.图中丙景观最可能是(  )
A.山地温带阔叶林 B.山地温带荒漠
C.山地常绿阔叶林 D.山地针叶林
【答案】10.D
11.C
12.B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特点: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坡向影响山地自然带分布,同一山体,同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山体所在的纬度低,同一自然带海拔高,纬度高,同一自然带海拔低。
10.图中山地在1000m高度为寒温带草原和寒温带草甸,且山顶高度超过4000m,应为阿尔泰山。D正确。秦岭、横断山、大兴安岭山麓不是寒温带草原和寒温带草甸,ABC错误。故答案为:D。
11.该山地位于阿尔泰山,北坡受来自于北冰洋的水汽影响降水多,分布有针叶林,故甲坡为迎风坡。北坡高山寒冷草甸带分布海拔低于乙坡,为阴坡。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2.结合图示可知,甲坡在山腰位置出现有针叶林,说明是由于地形抬升形成降水;而针叶林下方是草原,说明海拔降低,降水较少,而丙海拔更低,最可能为荒漠。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砚山期末)运用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回答以下列问题。
13.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条件是(  )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地形差异 D.海陆差异
1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较显著的地区在(  )
A.中、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低纬度地区
15.长城沿线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13.A
14.B
15.A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两种形式,从赤道到两极因热量差异而出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因水分差异而出现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沿南北(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低纬向高纬递减,因此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条件是热量差异,故A正确,B、C、D错误。
1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沿南北(经线)方向延伸,沿东西(经度)方向更替,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显著。在高、低纬度地区表现显著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B正确,A、C、D错误。
15.长城沿线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故A正确,B、C、D错误。
二、综合题
16.(2023高二上·大兴期末)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G7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至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省(自治区、直辖市)。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被誉为“神奇的中国7号天路”。
(1)依次说出G7高速公路从北京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自然带名称。
(2)说出G7高速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产生地域分异的原因。
【答案】(1)从东向西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经过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阔;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据材料“G7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至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北方,呈现东西走向,主要跨越了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由东向西气候类型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整体越来越少,故从北京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从东向西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温带草原带再变为温带荒漠带,体现出降水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2)据前面分析可知G7高速公路,呈现东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自然带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反映出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由材料“G7高速公路连接北京至乌鲁木齐,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省”可知,该公路经过中纬度地区,跨越省份多,陆地面积广阔,自东向西受到太平洋水汽影响越来越小,因为从北京到新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所以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点评】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布,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因为受海洋水汽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当然,经度地带性的产生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
17.(2020高二上·南昌期末)下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图中A、C、D、G处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2)说出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并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写出甲图中A→D体现出的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和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4)图中E→F→G体现出了陆地自然带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   。这些自然带中,F地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2)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被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多雨
(3)从赤道到两极|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畜牧业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解:(1)甲图中A地位于非洲的刚果盆地,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C地是撒哈拉大沙漠,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D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图中的G地位于我国大陆内部,是温带荒漠带。(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位于热带地区,常年被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雨。(3)甲图A→D自然带南北方向递变,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4)自然带E→F→G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水分。这些自然带中,F地属于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点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
18.(2019高二上·永济开学考)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沿北纬 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 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条件的差异。
(2)A 自然带的名称是   ,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
(3)塑造 B 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C 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 洲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所见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为基础。
【答案】(1)由沿海到内陆;水分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3)风力;非地带性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知识点】外力作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我国沿北纬 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2)A 自然带的名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3)塑造 B 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风力,C 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洲属于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所见自然带的变化是随着纬度变化,主要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热量为基础。
【点评】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