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8 17:29:47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2023高二上·玉林期末)登曲是青藏高原东部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下图示意登曲及其支流两岸山体植被带的垂直带谱(A、B为不同坡向),在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中常可看到条带状的暗针叶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①处植被类型可能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 B.山地季雨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 D.山地灌丛
2.在同一山体坡上,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最可能位于(  )
A.阳坡的山凹处 B.阳坡的山脊处
C.阴坡的山凹处 D.阴坡的山脊处
(2023高二上·杭州期末)读南半球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有可能渔业增产的海域有(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甲
4.关于①②③自然带成因说法错误的是(  )
A.都与副热带高压带有关 B.都处在盛行风向的背风坡
C.都与沿岸寒流有关 D.都与离岸风有关
(2021高二上·佛山期末)祁连山区南坡的优势树种为青海云杉,但历史上云杉林被破坏严重。为尽快恢复生态,林业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南坡大量种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极低。后来先种植祁连圆柏,在圆柏林中再种植云杉,则大幅提高了其存活率。下表为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的生长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树种 适宜海拔 最大植株高度 习性
青海 云杉 温带1600—3800m <23m 15岁以下幼树喜阴,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生长缓慢,耐寒忌涝,耐旱酎瘠薄,喜中性土壤
祁连 圆柏 温带2600—4000m <12m 适应性强,喜阳忌阴,喜冷耐旱,生长速度快
5.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新较好,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6.圆柏林中种植青海云杉存活率高是因为祁连圆柏改变了当地的(  )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7.随着后期人为干预减少,祁连山南坡的次生云杉圆柏混交林自然演替可能会(  )
A.保持云杉圆柏混交林不变 B.向单一的青海云杉林演变
C.向单一的祁连圆柏林演变 D.向复杂的落叶阔叶林演变
(2021高一上·汉中期末)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各不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草原Ⅰ向阔叶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坡度 B.热量变化 C.水分差异 D.人类活动
9.该山坡植被由阔叶林至针叶林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图为世界某地的气温累计、降水距平图(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值),完成问题。
10.图中该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1.对该地区自然植被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植被高大茂密,种类丰富,结构复杂
B.有明显季相变化,夏季盛叶冬季无叶
C.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D.叶子坚硬,叶面多有蜡质层
12.假如黄赤交角为0°,可能会消失的气候类型有(  )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气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高一下·宿迁期末)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图为流石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四地中最可能分布流石滩是(  )
A.南岭北坡 B.天山北坡 C.秦岭南坡 D.长白山区
14.该地修建道路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旱灾 B.台风 C.滑坡 D.沙尘暴
15.关于流石滩上植被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宽大,可保温抗旱 B.根系发达,可抵御强风
C.植株高大,可防风保暖 D.花色艳丽,适应温暖环境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麦哲伦海峡是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最重要的天然航道,但由于海峡狭窄,海峡中潮高流急,多漩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等因素,船只很难航行。下图示意麦哲伦海峡附近海陆及海水深度(单位:米)分布。
(1)简析麦哲伦海峡潮高流急的原因。
(2)请分析麦哲伦海峡东部海域海洋渔场的主要成因。
(3)说明纳尔逊海峡沿岸和里奥加耶戈斯附近自然带的差异。
17.(2021高二上·淮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贺兰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偏多,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有明显变化,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图为“贺兰山区域要素图”和“贺兰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为什么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保护神”?
(2)贺兰山东坡的甲自然植被主要是   ,分析其形成原因   。
A.亚热带常绿林B.山地针叶林C.永久冰雪D.落叶阔叶林
(3)银川市曾经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进行城市绿化,但显然“水土不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请根据所学地理原理,分析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
18.(2022高一上·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大漠、戈壁、魔鬼城等地貌吸引着无数的探险者,图1是我国西北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2为敦煌地区风向频率统计图。
材料三:“雅丹”原意为“陡峭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1)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出现了   植被到   植被的分异,主因是由于   的差异所致。
(2)乌尔禾魔鬼城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以风力的   作用为主;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主要以风力的   作用为主。
(3)根据敦煌的风向频率图,在图框中画出新月形沙丘的示意图(要求画出迎风坡及风向)。
(4)敦煌地区还可能出现哪些风蚀地貌,选择其中一种,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示意图,并描述其特征及形成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的相关知识。山麓的垂直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地带相一致。根据题中“ 低温干燥 ”说明基带的水热条件不足,因此可能为山地灌丛。阳坡阳光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根据“ 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 ”说明暗针叶林的太阳辐射较弱。因此分布在 阳坡的山凹处 。
1.根据材料“登曲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为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流域总体上光照充足,低温干燥”可推测,该流域应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河谷地带气候干燥,降水较少,①植被最可能是山地灌从,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阳坡较阴坡光热条件更好,适宜常绿林生长,故A坡为阳坡,B坡为阴坡。阴坡太阳辐射较弱,热量条件较差,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山地暗针叶林带更倾向于较湿润环境。阳坡有常绿阔叶林分布,且阳坡的沟谷、山凹处太阳辐射相对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可能分布暗针叶林,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3.B
4.A
【知识点】地方性分异规律;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一、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也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很不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二、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3.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东南信风势力强劲,南美洲、非洲大陆西岸的离岸风势力增强,上升流增强,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渔业增产。乙海域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丙海域位于非洲西海岸,渔业会增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4.①自然带位于南部非洲西海岸,③自然带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两者都是热带荒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离岸风)和沿海寒流影响形成,②自然带位于南美洲东海岸,属于温带荒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坡,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受地形、离岸风和沿岸福克兰寒流影响形成。故①②③自然带成因与盛行风向的背风坡、沿岸寒流、离岸风有关,BCD正确,不合题意。③与副热带高压带无关,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5.A
6.B
7.B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由于热量引起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水分引起的差异,垂直地带性分异是水分和热量共同引起的差异。
5.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好,是因为在圆柏的遮蔽下有树荫,云杉幼树喜阴,更适合生长,因此是地方性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地域分异体现的随着海拔差异发生了变化,B错误;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好,没有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D错误。故答案为:A。
6.在圆柏的遮蔽下有树荫,云杉幼树喜阴,更适合生长,圆柏改变了光照条件,B正确;种植圆柏对于改变热量条件、 水分条件、 土壤条件影响较小,A、C、D错误。故答案为:B。
7.从表中可以看出,云杉最高植株是圆柏的近两倍,云杉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可以预计未来云杉会大大高于圆柏,圆柏光照条件受到了限制,使喜阳忌阴圆柏生长缓慢甚至消亡。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8.C
9.C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的变化也很大,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使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布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有些相似。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8.地形坡度并不会影响草原向阔叶林的变化,A错;随海拔增高,热量递减,从草原Ⅰ、阔叶林所处海拔高度理论上应该是森林向草原变化,但实际上是草原Ⅰ向阔叶林变化,说明热量不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B错;大兴安岭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阔叶林所处位置海拔较高,对夏季风抬升作用显著,降水多;草原Ⅰ所处位置海拔较低,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差。水分差异导致草原Ⅰ向阔叶林变化,C对;草原Ⅰ、阔叶林所处位置坡度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D错。故答案为:C。
9.根据材料“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可知,同一坡向的山坡,植被由阔叶林至针叶林的变化,是由于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组合不同,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C对,A、B、D错。故答案为:C。
【答案】10.B
11.C
1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亚热带两种气候的判断方法
(1)从雨热组合状况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2)从地理位置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10.1月气温在0℃以上,为亚热带气候类型或温带海洋性气候;6-9月气温累计曲线较陡,各月温度较高,该时段为夏季;该地7、8月降水距平正值较大,降水较多; 该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 A为热带雨林,B为温带落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如果黄交角变为0°,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将不再南北移动,因此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气候类型将不存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温带大性气候成因:远离海洋,海洋水汽以到达,终年大陆气团控制;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所以黄赤交角为0°。可能消失的气候类型为①③,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C
15.B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整个天山山系由3列山脉组成,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天山山体由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三部分组成。
13.据材料可知,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南岭北坡和秦岭南坡,位于我国南方,气温高,没有雪线,故AC错,长白山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海拔最高是2691米,不能形成流石滩,故D错,天山海拔是7435.3米,位于我国西北,冬季寒冷,冻融作用强烈,可形成流石滩,故B正确。
14.天山北坡的流石滩多砾石、沙石,结构不稳定,坡度大,容易产生滑坡,故C正确,旱灾和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对修建道路影响不大,故AD错,该区域没有台风,故B错。
15.流石滩是由砾石和沙石组成的,孔隙大,结构不稳定,位于高海拔地区,这里风力强劲,植物将根扎得很深,才能够适应强风和松动的碎石环境,故B正确,干旱地区的植被叶片小,故A错,植株较矮小,故C错,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故D错。
16.【答案】(1)麦哲伦海峡受盛行西风控制,且洋面的摩擦力小,风力强劲;海峡狭窄,海峡对风力、洋流的狭管效应显著;海峡的东西距离较短,涨潮力的顶托作用明显。
(2)寒暖流(巴西暖流和西风漂流的北上分支)交汇,引起海水扰动,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大陆架宽广,光照、养分充足;多条河流汇入,带来了大量养分。
(3)纳尔逊海峡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里奥加耶戈斯附近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发育温带荒漠带。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海峡狭窄”可知,狭管效应显著会使风力增大,促使风浪更大;麦哲伦海峡位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风的阻碍小,故风力较大,吹动海水强烈运动;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风力大,导致潮高流急;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面积小,海水的顶托作用明显,故潮水高涨低落,水流湍急。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东部有巴西暖流与西风漂流的支流交汇,海水扰动,浮游生物集聚,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且容易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聚集形成渔场;由图可以看出,该区域河流大量注入,可带来泥沙、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利于鱼类生长;此外结合等深线分布图可以看出,东部海水较浅,大陆架面积广阔,光照充足,有利于鱼类生存。
(3)结合图中位置可知,纳尔逊海峡位于南美洲西侧,常年受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里奥加耶戈斯位于南美洲东侧,其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为温带荒漠带。
【点评】一、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
温差、气压带与风带、摩擦力、地形因素、狭管效应、风的叠加等等因素。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受风带控制下,风力大(如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大)。受高气压带控制下,风力小或无风(如副热带低气压带)。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上升流能将深层海水中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2)影响海洋航行:
①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②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③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行造成较大的威胁。
(3)影响近海污染
①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②扩大污染范围。
(4)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三、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很不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17.【答案】(1)贺兰山阻挡了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使银川平原冬季相对温暖;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减轻了风沙的危害;夏季阻挡了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迎风坡降水增加:为干旱的银川平原农业生产增加了灌溉水源。
(2)B(山地针叶林);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加;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下降;在海拔2500-3000米之间的水热条件适合喜欢冷湿环境的山地针叶林的生长。
(3)这种做法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海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差异大,尤其是降水和干湿状况差异显著,各自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不顾环境的差异,盲目引进产生许多问题,是不合理的。(每点1分,共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保护神,得益于对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阻挡作用,表现如下:阻挡了夏季的东南季风,因地形抬升形成降雨;对于气候较干旱的银川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阻挡了寒冷的西北风,使银川平原冬季气候更温暖;贺兰山也阻挡了西部沙漠的向东扩展,减轻了风沙危害。
(2)贺兰山东坡,山麓自然带为荒漠草原,随海拔上升有温带草原、旱性灌丛,说明随海拔上升,水分条件更优越,因东坡为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随着海拔上升,降水增多,由此推测,甲自然带降水可能更丰富,应该是森林带,C(排除永久冰雪);同时,随海拔上升,气温下降,不可能形成亚热带常绿林、落叶阔叶林,可能形成喜冷湿的山地针叶林,故答案为:B(山地针叶林)。
(3)这种做法忽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海陆位置不同,银川平原位于内陆地区,欧洲西部位于大西洋沿海。2.气候特征不同,银川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差异大;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差异小。3.干湿状况不同:银川平原位于半干旱地区,欧洲西部位于湿润地区。因以上环境差异大,各自适应的植被类型也不同,盲目引进草坪,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差异,当然会出现水土不服。
【点评】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山地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与当地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地区自然带更替规律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数目越多;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因为阳坡获得热量多;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阳坡雪线比阴坡高。
18.【答案】(1)荒漠;草原(或森林);水分
(2)侵蚀;沉积
(3)如图所示:
(4)风蚀蘑菇示意图
特征: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的风蚀岩石。形成过程: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知识点】风沙地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出现了由荒漠植被到草原或森林植被的分异,形成原因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东侧距海较近,降水较多,为森林草原植被;越向西由于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高大树木不能生长,逐渐过渡到草原,直至降水稀少,植被变得稀疏,形成荒漠景观。因此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的植被分异主因是由于降水引起的水分差异所致。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原意为“陡峭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位于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被风携带向东部运移,而在西北形成一些裸岩,戈壁等,被称为雅丹地貌,也被称为魔鬼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以风力的侵蚀作用为主;西北风携带沙粒在向东运移过程中,风速逐渐减弱,携带能力减弱,风沙逐渐沉积,在西部地区形成沙丘地貌;颗粒很细的黄土物质被携带到黄土高原地区,最后降尘,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形成深厚的土层,因此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主要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
(3)由图中敦煌的主要风向为西风,因此新月形沙丘的西侧为缓坡,东侧为陡坡。绘出示意图如下:
(4)敦煌地区可能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柱等风蚀地貌。风蚀蘑菇是指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的风蚀岩石。绘示意图如下:
其形成过程是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由于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都很发达,在强风吹蚀作用下先形成风蚀柱;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再加上近地面风携带的沙石颗粒大,沙石物质多,对下部岩石的磨蚀作用也强,因此在长期侵蚀作用下,就形成了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被称为风蚀蘑菇。
【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两种形式,从赤道到两极因热量差异而出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因水分差异而出现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风力作用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分布范围很广,干区、半湿润区乃至湿润区均有分布。干旱区由于具有燥多风、地表植被稀疏甚至完全裸露等自然特征,因那里的风力作用很强,成为荒漠地貌发育的主要外营力, 形成了与流水、冰川及重力等其他外营力塑造的地形全不同的风成景观(见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2023高二上·玉林期末)登曲是青藏高原东部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下图示意登曲及其支流两岸山体植被带的垂直带谱(A、B为不同坡向),在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中常可看到条带状的暗针叶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①处植被类型可能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 B.山地季雨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 D.山地灌丛
2.在同一山体坡上,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最可能位于(  )
A.阳坡的山凹处 B.阳坡的山脊处
C.阴坡的山凹处 D.阴坡的山脊处
【答案】1.D
2.A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的相关知识。山麓的垂直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地带相一致。根据题中“ 低温干燥 ”说明基带的水热条件不足,因此可能为山地灌丛。阳坡阳光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根据“ 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 ”说明暗针叶林的太阳辐射较弱。因此分布在 阳坡的山凹处 。
1.根据材料“登曲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为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流域总体上光照充足,低温干燥”可推测,该流域应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河谷地带气候干燥,降水较少,①植被最可能是山地灌从,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阳坡较阴坡光热条件更好,适宜常绿林生长,故A坡为阳坡,B坡为阴坡。阴坡太阳辐射较弱,热量条件较差,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山地暗针叶林带更倾向于较湿润环境。阳坡有常绿阔叶林分布,且阳坡的沟谷、山凹处太阳辐射相对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可能分布暗针叶林,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高二上·杭州期末)读南半球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有可能渔业增产的海域有(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甲
4.关于①②③自然带成因说法错误的是(  )
A.都与副热带高压带有关 B.都处在盛行风向的背风坡
C.都与沿岸寒流有关 D.都与离岸风有关
【答案】3.B
4.A
【知识点】地方性分异规律;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一、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也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很不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二、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3.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东南信风势力强劲,南美洲、非洲大陆西岸的离岸风势力增强,上升流增强,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渔业增产。乙海域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丙海域位于非洲西海岸,渔业会增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4.①自然带位于南部非洲西海岸,③自然带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两者都是热带荒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离岸风)和沿海寒流影响形成,②自然带位于南美洲东海岸,属于温带荒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坡,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受地形、离岸风和沿岸福克兰寒流影响形成。故①②③自然带成因与盛行风向的背风坡、沿岸寒流、离岸风有关,BCD正确,不合题意。③与副热带高压带无关,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佛山期末)祁连山区南坡的优势树种为青海云杉,但历史上云杉林被破坏严重。为尽快恢复生态,林业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南坡大量种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极低。后来先种植祁连圆柏,在圆柏林中再种植云杉,则大幅提高了其存活率。下表为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的生长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树种 适宜海拔 最大植株高度 习性
青海 云杉 温带1600—3800m <23m 15岁以下幼树喜阴,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生长缓慢,耐寒忌涝,耐旱酎瘠薄,喜中性土壤
祁连 圆柏 温带2600—4000m <12m 适应性强,喜阳忌阴,喜冷耐旱,生长速度快
5.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新较好,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6.圆柏林中种植青海云杉存活率高是因为祁连圆柏改变了当地的(  )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7.随着后期人为干预减少,祁连山南坡的次生云杉圆柏混交林自然演替可能会(  )
A.保持云杉圆柏混交林不变 B.向单一的青海云杉林演变
C.向单一的祁连圆柏林演变 D.向复杂的落叶阔叶林演变
【答案】5.A
6.B
7.B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由于热量引起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水分引起的差异,垂直地带性分异是水分和热量共同引起的差异。
5.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好,是因为在圆柏的遮蔽下有树荫,云杉幼树喜阴,更适合生长,因此是地方性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地域分异体现的随着海拔差异发生了变化,B错误;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好,没有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D错误。故答案为:A。
6.在圆柏的遮蔽下有树荫,云杉幼树喜阴,更适合生长,圆柏改变了光照条件,B正确;种植圆柏对于改变热量条件、 水分条件、 土壤条件影响较小,A、C、D错误。故答案为:B。
7.从表中可以看出,云杉最高植株是圆柏的近两倍,云杉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可以预计未来云杉会大大高于圆柏,圆柏光照条件受到了限制,使喜阳忌阴圆柏生长缓慢甚至消亡。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汉中期末)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各不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草原Ⅰ向阔叶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坡度 B.热量变化 C.水分差异 D.人类活动
9.该山坡植被由阔叶林至针叶林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8.C
9.C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的变化也很大,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使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布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有些相似。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8.地形坡度并不会影响草原向阔叶林的变化,A错;随海拔增高,热量递减,从草原Ⅰ、阔叶林所处海拔高度理论上应该是森林向草原变化,但实际上是草原Ⅰ向阔叶林变化,说明热量不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B错;大兴安岭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阔叶林所处位置海拔较高,对夏季风抬升作用显著,降水多;草原Ⅰ所处位置海拔较低,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差。水分差异导致草原Ⅰ向阔叶林变化,C对;草原Ⅰ、阔叶林所处位置坡度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D错。故答案为:C。
9.根据材料“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可知,同一坡向的山坡,植被由阔叶林至针叶林的变化,是由于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组合不同,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C对,A、B、D错。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图为世界某地的气温累计、降水距平图(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值),完成问题。
10.图中该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1.对该地区自然植被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植被高大茂密,种类丰富,结构复杂
B.有明显季相变化,夏季盛叶冬季无叶
C.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D.叶子坚硬,叶面多有蜡质层
12.假如黄赤交角为0°,可能会消失的气候类型有(  )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气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B
11.C
12.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亚热带两种气候的判断方法
(1)从雨热组合状况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2)从地理位置判断: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10.1月气温在0℃以上,为亚热带气候类型或温带海洋性气候;6-9月气温累计曲线较陡,各月温度较高,该时段为夏季;该地7、8月降水距平正值较大,降水较多; 该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 A为热带雨林,B为温带落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如果黄交角变为0°,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将不再南北移动,因此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气候类型将不存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温带大性气候成因:远离海洋,海洋水汽以到达,终年大陆气团控制;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所以黄赤交角为0°。可能消失的气候类型为①③,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下·宿迁期末)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图为流石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四地中最可能分布流石滩是(  )
A.南岭北坡 B.天山北坡 C.秦岭南坡 D.长白山区
14.该地修建道路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旱灾 B.台风 C.滑坡 D.沙尘暴
15.关于流石滩上植被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宽大,可保温抗旱 B.根系发达,可抵御强风
C.植株高大,可防风保暖 D.花色艳丽,适应温暖环境
【答案】13.B
14.C
15.B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整个天山山系由3列山脉组成,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天山山体由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三部分组成。
13.据材料可知,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的地貌。南岭北坡和秦岭南坡,位于我国南方,气温高,没有雪线,故AC错,长白山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海拔最高是2691米,不能形成流石滩,故D错,天山海拔是7435.3米,位于我国西北,冬季寒冷,冻融作用强烈,可形成流石滩,故B正确。
14.天山北坡的流石滩多砾石、沙石,结构不稳定,坡度大,容易产生滑坡,故C正确,旱灾和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对修建道路影响不大,故AD错,该区域没有台风,故B错。
15.流石滩是由砾石和沙石组成的,孔隙大,结构不稳定,位于高海拔地区,这里风力强劲,植物将根扎得很深,才能够适应强风和松动的碎石环境,故B正确,干旱地区的植被叶片小,故A错,植株较矮小,故C错,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故D错。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麦哲伦海峡是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最重要的天然航道,但由于海峡狭窄,海峡中潮高流急,多漩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等因素,船只很难航行。下图示意麦哲伦海峡附近海陆及海水深度(单位:米)分布。
(1)简析麦哲伦海峡潮高流急的原因。
(2)请分析麦哲伦海峡东部海域海洋渔场的主要成因。
(3)说明纳尔逊海峡沿岸和里奥加耶戈斯附近自然带的差异。
【答案】(1)麦哲伦海峡受盛行西风控制,且洋面的摩擦力小,风力强劲;海峡狭窄,海峡对风力、洋流的狭管效应显著;海峡的东西距离较短,涨潮力的顶托作用明显。
(2)寒暖流(巴西暖流和西风漂流的北上分支)交汇,引起海水扰动,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大陆架宽广,光照、养分充足;多条河流汇入,带来了大量养分。
(3)纳尔逊海峡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里奥加耶戈斯附近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发育温带荒漠带。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海峡狭窄”可知,狭管效应显著会使风力增大,促使风浪更大;麦哲伦海峡位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风的阻碍小,故风力较大,吹动海水强烈运动;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风力大,导致潮高流急;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面积小,海水的顶托作用明显,故潮水高涨低落,水流湍急。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东部有巴西暖流与西风漂流的支流交汇,海水扰动,浮游生物集聚,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且容易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聚集形成渔场;由图可以看出,该区域河流大量注入,可带来泥沙、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利于鱼类生长;此外结合等深线分布图可以看出,东部海水较浅,大陆架面积广阔,光照充足,有利于鱼类生存。
(3)结合图中位置可知,纳尔逊海峡位于南美洲西侧,常年受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里奥加耶戈斯位于南美洲东侧,其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为温带荒漠带。
【点评】一、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
温差、气压带与风带、摩擦力、地形因素、狭管效应、风的叠加等等因素。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受风带控制下,风力大(如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大)。受高气压带控制下,风力小或无风(如副热带低气压带)。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上升流能将深层海水中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2)影响海洋航行:
①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②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③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行造成较大的威胁。
(3)影响近海污染
①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②扩大污染范围。
(4)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三、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很不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17.(2021高二上·淮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贺兰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偏多,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有明显变化,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图为“贺兰山区域要素图”和“贺兰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为什么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保护神”?
(2)贺兰山东坡的甲自然植被主要是   ,分析其形成原因   。
A.亚热带常绿林B.山地针叶林C.永久冰雪D.落叶阔叶林
(3)银川市曾经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进行城市绿化,但显然“水土不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请根据所学地理原理,分析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
【答案】(1)贺兰山阻挡了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使银川平原冬季相对温暖;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减轻了风沙的危害;夏季阻挡了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迎风坡降水增加:为干旱的银川平原农业生产增加了灌溉水源。
(2)B(山地针叶林);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加;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下降;在海拔2500-3000米之间的水热条件适合喜欢冷湿环境的山地针叶林的生长。
(3)这种做法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海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差异大,尤其是降水和干湿状况差异显著,各自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不顾环境的差异,盲目引进产生许多问题,是不合理的。(每点1分,共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保护神,得益于对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阻挡作用,表现如下:阻挡了夏季的东南季风,因地形抬升形成降雨;对于气候较干旱的银川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阻挡了寒冷的西北风,使银川平原冬季气候更温暖;贺兰山也阻挡了西部沙漠的向东扩展,减轻了风沙危害。
(2)贺兰山东坡,山麓自然带为荒漠草原,随海拔上升有温带草原、旱性灌丛,说明随海拔上升,水分条件更优越,因东坡为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随着海拔上升,降水增多,由此推测,甲自然带降水可能更丰富,应该是森林带,C(排除永久冰雪);同时,随海拔上升,气温下降,不可能形成亚热带常绿林、落叶阔叶林,可能形成喜冷湿的山地针叶林,故答案为:B(山地针叶林)。
(3)这种做法忽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海陆位置不同,银川平原位于内陆地区,欧洲西部位于大西洋沿海。2.气候特征不同,银川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差异大;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差异小。3.干湿状况不同:银川平原位于半干旱地区,欧洲西部位于湿润地区。因以上环境差异大,各自适应的植被类型也不同,盲目引进草坪,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差异,当然会出现水土不服。
【点评】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山地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与当地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地区自然带更替规律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数目越多;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因为阳坡获得热量多;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阳坡雪线比阴坡高。
18.(2022高一上·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大漠、戈壁、魔鬼城等地貌吸引着无数的探险者,图1是我国西北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2为敦煌地区风向频率统计图。
材料三:“雅丹”原意为“陡峭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1)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出现了   植被到   植被的分异,主因是由于   的差异所致。
(2)乌尔禾魔鬼城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以风力的   作用为主;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主要以风力的   作用为主。
(3)根据敦煌的风向频率图,在图框中画出新月形沙丘的示意图(要求画出迎风坡及风向)。
(4)敦煌地区还可能出现哪些风蚀地貌,选择其中一种,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示意图,并描述其特征及形成过程。
【答案】(1)荒漠;草原(或森林);水分
(2)侵蚀;沉积
(3)如图所示:
(4)风蚀蘑菇示意图
特征: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的风蚀岩石。形成过程: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知识点】风沙地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出现了由荒漠植被到草原或森林植被的分异,形成原因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东侧距海较近,降水较多,为森林草原植被;越向西由于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高大树木不能生长,逐渐过渡到草原,直至降水稀少,植被变得稀疏,形成荒漠景观。因此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的植被分异主因是由于降水引起的水分差异所致。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原意为“陡峭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位于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被风携带向东部运移,而在西北形成一些裸岩,戈壁等,被称为雅丹地貌,也被称为魔鬼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以风力的侵蚀作用为主;西北风携带沙粒在向东运移过程中,风速逐渐减弱,携带能力减弱,风沙逐渐沉积,在西部地区形成沙丘地貌;颗粒很细的黄土物质被携带到黄土高原地区,最后降尘,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形成深厚的土层,因此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主要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
(3)由图中敦煌的主要风向为西风,因此新月形沙丘的西侧为缓坡,东侧为陡坡。绘出示意图如下:
(4)敦煌地区可能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柱等风蚀地貌。风蚀蘑菇是指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的风蚀岩石。绘示意图如下:
其形成过程是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由于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都很发达,在强风吹蚀作用下先形成风蚀柱;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再加上近地面风携带的沙石颗粒大,沙石物质多,对下部岩石的磨蚀作用也强,因此在长期侵蚀作用下,就形成了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被称为风蚀蘑菇。
【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两种形式,从赤道到两极因热量差异而出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因水分差异而出现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风力作用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分布范围很广,干区、半湿润区乃至湿润区均有分布。干旱区由于具有燥多风、地表植被稀疏甚至完全裸露等自然特征,因那里的风力作用很强,成为荒漠地貌发育的主要外营力, 形成了与流水、冰川及重力等其他外营力塑造的地形全不同的风成景观(见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