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11 14:33:02

文档简介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区域差异表现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教材通过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且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难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比较法、归纳法:本节课始终以南、北方地区的比较为主线,包括自然环境的比较、人文环境的比较,从图像的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比较,落实教学内容,列表格归纳知识点。
2、读图分析法:通过阅读各种图,提取信息,加以整合,初步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3、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发展,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讲授新课]
(一)我们来感受——欣赏中找差异
图片展示:展示教材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
问题情景: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自然差异?(指导判读景观图)
教师讲述:学习区域,我们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
品读一:“南、北方地形图”
分组活动:1.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
2.思维拓展: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意义?
分组竞赛:出示南北方地区空白图,填出主要地形和分界线。看哪个组填的又对又快。
教师小结: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秦岭——淮河一线既是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等。
品读二:“哈尔滨、北京、武汉、海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指导识图:哈尔滨和北京最热月平均气温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下,降水量在500~600毫米,集中于7、8月,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而武汉最热月均温约30℃,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海口最热月均温约30℃,最冷月均温18℃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各月降水较丰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小结:越往北,气温年较差越大。黑龙江的漠河是我国最晚进入春天的;南方的昆明四季如春;而海南省的海口位于热带,终年气温较高。南方降水量比北方大,而且雨季时间长。由此,我们感到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
品读三:“长江流量过程线图”、“黄河流量过程线图”
问题情景:长江与黄河流量有什么特点?流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长江、黄河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河流,长江流量比黄河大,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多。夏季,南方地区的降水充沛,使和流水量大增,经常爆发洪涝灾害,所以,南方地区的人们每年都要提高警惕,预防洪灾。
品读四:“北方温带落叶林图”、“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东北的林海雪原景观图”、“海南岛热带风光景观图”。
分组讨论:南北方的植被各有什么特点?植被类型的不同与什么有关?其内部的植被完全一样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同在北方地区,东北的森林比华北的森林茂密、高大;同在南方地区,海南的树木比亚热带地区的树木粗壮、高大。这些都是与降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的。
练习:做学案导引第一题,归纳总结南北方的自然差异。
承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请看情景剧《两个广东人在山东的朋友家做客》,通过语言、行动表现出南北方的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传统民居的差异。
(三)我们来探究——交流合作求发展
探究一:情景剧
6月份,广州的小凯乘火车到济南的同学王成家做客,他们边吃边聊(用方言交谈)。
王成:你来的路上都看到什么?
小凯:我沿途看到了麦收的场面,大型收割机正在收麦子;屋顶大多比较平,我感觉这边的空气比较干燥。
王成:你喜欢吃什么饭?我给你拿。
小凯:别客气,我自己来,我喜欢吃米饭。
王成:我喜欢吃馒头。
……
问题情景:以上对话中体现了哪些地理知识?
教师小结:人文环境比较可以从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饮食习惯、语言、民居特点等方面进行。
探究二:精读各图,探究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图片展示:“反映农耕制度的图片”
结合学案讨论分析:南北方在农耕制度方面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综合农耕制度特点、人们饮食习惯特点都与地形、气候有直接关系。由此,我们明确人类的生活、生存发展都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图片展示:“反映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方面的图片”
问题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北方的哪些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南北方的传统民居,传统的交通方式、文化特点、传统体育项目、园林建筑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协调。长期以来,南北方的自然环境特点造就了南北方的人文特点。
本节小结:依据板书将内容总结。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人文环境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优美的画面。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等行为习惯上必须做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合理运用好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人地和谐发展。
板书设计
六、学案引导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习方案)
(一)我们来感受——欣赏中找差异(掌握学习方法)
1、区域的对比可以从 、 两个方面对比。
2、自然环境一般从 、 、 、 、等方面来描述。
(二)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体验学习过程、方法)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河流流量
植被类型
(三)我们来探究——交流合作求发展(形成科学的人地观)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形成原因
土地利用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传统交通工具
传统民居
主要食物
传统运动项目
课件20张PPT。 第二节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ABC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 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平原、高原、丘陵南方地区: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北方河流流量:小南方河流流量:大主要原因降水量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原因:气温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低于0℃ 高于0℃ 低于800mm 高于800mm高原、平原、
山地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
类型河流
流量北方:南方:主要原因:
北方:南方: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有什么
不同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
不同为什么
不同归 纳流 量 小 流 量 大 降 水
差 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气温差异 气候差异
(气温和降水)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粮食作物:南( )北( )
(2)糖料作物:南( )北( )
(3)气候灾害:南( )北( )
(4)交通运输:南( )北( )
(5)饮食习惯:南( )北( )
(6)工业结构:南( )北( )
(7)民居建筑:南( )北( )
或南( )北( )
(8)武术专长:南( )北( )
(9)方言种类:南( )北( )
(10)人口特征:南( )北( )
稻 麦甘 甜涝 旱船 马米 面轻 重尖 平敞 封拳 腿繁 齐矮 高填字游戏HOME南北差异最集中的
就是体现在农业上 来自哈尔滨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暑假长达2个月,而寒假只有20天左右。为什么北方的寒假较长,而南方却暑假较长?比较南北差异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至三熟。气候(北方降水较少,积温较低;南方降水充沛,热量充足,积温高。)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甚至没有坡度,房檐较短,墙体厚,单面开窗,比较封闭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房檐较长,墙体高,多敞口北方冬季寒冷,墙厚可以防寒保暖;南方降水多,所以屋顶坡度大,方便排水;降水多,气温高,墙体高可以防潮、通风、散热。 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还可以通过水路来运输北方平原广阔,河流少;南方河网密布,河流水量大,不结冰,水运发达。传统运动北方:滑冰、骑马南方:游泳、划船北方冬季寒冷,河流结冰,利于滑冰;平原广阔,有利于骑马。南方河流多,水量大,利于游泳、划船等水上运动。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旱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大豆、甜菜水稻、油菜、甘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骑马,滑冰游泳,划船…….思 考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返 回气候(北方降水较少,积温较低;南方降水充沛,热量充足,积温高。)北方平原广阔,河流少;南方河网密布,河流水量大,不结冰,水运发达。北方冬季寒冷,墙厚可以防寒保暖;南方降水多,所以屋顶坡度大,方便排水;降水多,气温高,墙体高可以防潮、通风、散热。北方冬季寒冷,河流结冰,利于滑冰;平原广阔,有利于骑马。南方河流多,水量大,利于游泳、划船等水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