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3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3.3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17:4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和液化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什么是汽化现象,汽化现象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什么是蒸发现象;
(3)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理解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并能用蒸发吸热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分析
在学习本节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了熔化和凝固两种物态变化,而汽化和液化是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是最重要的,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探究之一。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蒸发现象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结合身边事例理解蒸发所需条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酒精受热汽化的实验引入课题。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二)分组讨论 解决问题
一、液态
二、汽化的方式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汽化的例子,然后分类,得出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板书: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三、蒸发
蒸发的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由夏天地上的水和冬天地上的水都会蒸发得出蒸发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发生的。 以晾晒衣服为例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板书: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通过游泳的人站在太阳底下还是会觉得很冷说明蒸发是需要吸热的。
板书:2.蒸发吸热
四、沸腾
1.提出猜想 我们每天都要喝开水,“水开了”就是一种沸腾现象,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
1. 它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吗 内部发生吗?
2.它发生的缓慢还是剧烈
3.它能否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进行
4.它需要吸热吗
五、设计实验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沸腾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装置,用烧杯盛放适量的水,用铁架台来支撑烧杯,由于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我们需要在烧杯底部放一块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需要用温度计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那么你知道温度计如何使用吗?
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由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需要用外焰加热,不能够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灯盖该灭酒精灯。既然需要保证外焰加热,那么大家考虑一下我们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自上而下安装还是自下而上安装呢?
生:自下而上安装。
师:很好,在实验之前大家考虑一下,在实验中我们怎么才能够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呢?
生:加盖子,可以防止热量散失、提高水温、适当的水量。
3. 进行实验 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在实验过程重要注意我们主要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 要做到一听声音,二看温度和气泡变化,三记温度,四画图像。(教师巡视)
4.分析论证
沸腾前声音大,沸腾后声音小、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沸腾前温度逐渐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加热停止,沸腾也停止。也就是说,液体沸腾需要达到两个条件:
1.温度要达到沸点。2.要不断吸热。
板书:沸腾的条件:
1.温度要达到沸点。
2.要不断吸热
5. 交流评估
水的沸点是100℃,而学生所做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沸点却不是是100℃,这是因为液体的沸点有大气压有关造成的,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里的大气压比一个标准的大气压要低一些。
6. 生活应用 探究为什么高压锅煮东西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