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高一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说不尽的《红楼梦》
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差序格局”的典型场景。
必修下册《红楼梦》
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本单元学习目标
1.阅读《红楼梦》全书,体会作者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的深刻思想内容与丰厚文化内蕴,了解小说展现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领悟小说深厚的社会内涵。
2.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情节主线,把握小说精巧的艺术结构;建构并积累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3.理清人物关系,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复杂的性格,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4.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小说的艺术价值,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本单元教学安排【共七课时】
第一讲:说不尽的《红楼梦》
——主讲人:郭子健(广州市第六中学)
第二讲:《红楼梦》第1-5回梳理与鉴赏
——主讲人:罗日明(广州市南武中学)
第三讲:《红楼梦》第6-54回梳理与鉴赏
——主讲人:李蕴婷(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第四讲:《红楼梦》第55-120回梳理与鉴赏
——主讲人:陈清华(广州市南武中学)
第五讲:《红楼梦》人物形象鉴赏(上)
——主讲人:王思童(广州市育才中学)
第六讲:《红楼梦》人物形象鉴赏(下)
——主讲人:王思童(广州市育才中学)
第七讲:《红楼梦》小说主题探究
——主讲人:吴文芬(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本课时学习目标
1.能认识《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
2.能知人论世,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对创作《红楼梦》的影响。
3.能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了解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
问题1: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座高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
毛泽东:“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
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近代汉学“三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和红学。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一道精美绝伦的人物画廊。
《红楼梦》是一个语言艺术的宝库。
问题2:“知人论世”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曹雪芹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
宫廷贵族的富贵繁华
举家食粥的穷困潦倒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
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
曹雪芹定稿前80回
程伟元、高鹗整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乾隆晚期排印面世
问题3:《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条主线:
一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二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
第一回至第五回: 总纲
第六回至第十八回: 开端
第十九回至第五十四回: 发展
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八回: 转折
第七十九回至第一二〇回: 结局
(一)故事梗概
人情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提到:“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此派(人情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色空说
王蒙认为,《红楼梦》聚焦于“情”的悲剧与“政”的衰颓,一切“命定”。
反封建说
蒋和森认为,“无论是爱情描写或家族社会描写,都从不同的方面归向一个总的创作意旨……反封建主义!”
……
(二)多元的主题
1.圆形网状结构形式
圆心——贾府
纵向——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历史
横向——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圆面——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生活
(三)精巧的艺术特色
2.精妙的人物描写
从不同角度刻画
对比、映衬
诗词韵文
(三)精巧的艺术特色
3.精美的小说语言
疏密相间
繁简自如
雅俗共赏
(三)精巧的艺术特色
问题4:为什么要用一个单元阅读整本《红楼梦》?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
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对古代文化与古代社会生活有一些感性的了解。
感受民族审美的积淀,培养审美的感觉与能力。
感受汉语之美,培养良好的语感。
感受知人论世,认识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问题5:高中生应该如何阅读《红楼梦》整本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
前八十回以《红楼梦》早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校注工作由红学家冯其庸任总负责人
(一)挑选权威版本阅读
红研所校注本
1.思维导图法
2.编写提纲法
3.梳理回目法
(二)梳理整合,通读原著
1.评价人物形象
2.欣赏场景描写
3.品味精妙语言
4.点评情节手法
(三)圈点批注,细读原著
(四)参阅文献,助读原著
周汝昌《红楼小讲》
王蒙《红楼梦启示录》
蒋和森《红楼梦论稿》
组建学习小组
读书札记交流
主题研讨展示
辩论
(五)参与活动,研读原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
问题1:阅读长篇小说我们已经有一些经验和体会,但对于把握《红楼梦》这样经典名著,我们仍需一些方法指导,老师能说说在阅读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明确:
1.从了解小说的结构入手。
2.从梳理小说的主线切入。
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4.从品味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5.从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入手。
6.从鉴赏语言入手。
问题2:同学发现在《红楼梦》中出现的诗词歌赋特别多,每次读到这些细节处,觉得跟故事情节关系不大,只想快速跳读甚至忽略不读,这样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会有影响吗?
明确:
小说中的诗词歌赋甚至谜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交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谜语暗示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不同结局。
问题3:在《红楼梦》中,“两两对举”是应用极多的一种手法,老师您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明确:
人物对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
氛围对比。如:元春省亲时的热闹非凡与秦钟孤独死去。
语言、情节……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