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登高》第二课时
一个战乱频仍的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台上,回望自己四处飘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河山,黎民苍生,老人伤时叹己、忧国忧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liáo)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价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你试试能否找到本联“十四字”之间的“八意”?
万里,地辽远也。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罗大经《鹤林玉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哪些词体现了诗人之“悲”?
具体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悲”?
艰难、苦恨、潦倒
艰难:一是指个人的艰难,诗人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贫病交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连年的战争,国事艰难。
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苦恨: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
新停:深重的悲愁,想要借酒消愁,却因疾病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诗人的心头。
这首诗以“悲”字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而不得),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历代评论
《唐宋诗醇》:“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后人无其骨力,徒肖之于声貌之间,外强而中干。”
《杜诗镜诠》:“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昭味詹言》:“笔势雄骏奔放,若天马之不可羁。”
《登高》何以伟大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正是由于这种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诗人才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个人悲哀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将目光聚焦于国家的命运之艰和百姓的生活之艰,使诗歌具有深厚而博大的崇高情怀。
《登高》何以伟大
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他悲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国家的命运,这种悲哀是相当深厚而且博大的。
杜甫的《登高》溶入了他一生对理想追求的深痛感怀,溶入了对家国命运的“仁爱”关怀,诗中蕴含了深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追求和功业意识。杜甫将“仁爱”的人性自觉的思想与安邦治国、拯救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种“为仁由己”的“爱人”精神,这种人性自觉和情感心里本身具有了一种生命动力的深刻性。
在千载之后,当我们想象起杜甫独立高台之上、面对时空之广袤、感叹人生之寂寞时,这种宿命式的价值感,仍能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蕴藏于这一有限个体中的无限伟大!
作业:
1.反复诵读涵咏,背诵诗歌。
2.课外再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尝试评价杜甫其人其诗。
1.《登高》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的?
前两联写景,是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后两联抒情,是登高时所感。前两联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出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的处境。全诗是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2.尾联“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
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
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3.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这首诗的对仗工整体现在哪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对仗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有节奏感。
“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但是,决定这种对仗及其意义的仍然是两者的结构。“万里”象征的是到处、处处,“悲秋”象征的是凄凉,“常作客”象征的是孤独。“万里悲秋常作客”,其实正是诗人常年到处漂泊,无所归依的生活,才造成了他“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深深感触。“百年”为老年,“多病”指年迈体衰,“独登台”又指孤苦无依,表现的仍然是飘零、孤独、苍凉、悲怆和无所归依感。
4.怎样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以《登高》为例,在此诗中,“沉郁顿挫”主要表现为:思想内容之“沉郁”、情感表达之“顿挫”。
一、思想内容之“沉郁”
无论是描摹现状,还是勾勒景致,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时代意识。
二、情感表达之“顿挫”
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更不是恣情宣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九曲回肠、冲撞旋转,显得迂折含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