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1 20: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这是各国历史上的共同现象。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产生了。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样,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实施了各项税收政策。中国古代实行赋役制度、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则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产物(生产力的提升)。
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这是各国历史上的共同现象。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产生了。
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演进过程, 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
同样,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实施了各项税收政策。中国古代实行赋役制度、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则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
背景
形态
作用
适用范围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产物(生产力的提升)。
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中国货币的演进:
古代货币的发展
近代货币的改革
当代人民币制度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时代
以美元为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1、夏商周三代
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
海贝、骨制石制的仿制贝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信息1: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信息2: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①从天然到人工/金属货币
②商品交换的频繁和复杂化
③冶铜技术的发展,铜不易腐蚀、造价低。
变化
从天然货币(夏:海贝)到人工货币(商:铜铸币)












贿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2、春秋战国
铜铸币样式多样
经济地理因素影响货币样式。
铲形农具(韩赵魏)
手工业工具
(齐燕赵)
玉璧、纺轮
(列国均有)
仿制贝壳
(楚国)
①频繁的货币换算导致效率低下,阻碍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
②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剧国家分裂。
政治:西周末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分裂,币制不统一。
弊端:
原因:
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3、秦朝
统一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半两钱)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秦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为什么秦朝要统一货币?
原因\背景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
(2)原因
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
②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
③秦朝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3)意义:①统一货币,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征收,有利于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和统一市场,便利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促进文化认同与各民族团结
②圆形方孔奠定我国古代货币两千多年统一形制的基础。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4、汉朝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一铢等于0.673克。)。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jiá]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
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
①统一了货币发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有利于稳定社会金融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
④五铢钱一直用到唐高祖时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货币(通行七百多年)
①货币制度混乱
②私铸钱现象十分严重;
③通货膨胀影响民生
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内容:
(1)背景:
①从重立法,私铸钱者死罪;
②收回地方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影响: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5、唐朝
“开元通宝”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在“开元通宝”开始铸行的武德四年,唐王朝刚刚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关东地区的最大割据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型含有“开辟新纪元”意味的货币,一方面可以昭显政府打击对手的成果,一方面可以稳定占领区的民众情绪。
——杨心珉《唐代货币史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影响:
①对我国钱币形制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
②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起到政治宣传作用;
④“通宝”即“流通宝货”之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唐玄宗时出现银行的雏形“柜坊”、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唐宪宗时期出现“飞钱”,是早期的汇兑业务。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6、宋朝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和货币自发演进的产物。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帝国,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都市革命共同构成了其辉煌的文明。……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但携带不便的缺点日趋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思考:如何理解交子是“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和货币自发演进的产物”?
⑤四川独立闭塞、贸易繁荣的货币环境。
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贸易发达,铜钱交易量巨大。
②铜钱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需要,出现“钱荒”。
③民间的首创和官方的推动。
大时代:
小地方:
货币自发:
⑥纸币更轻便易携带。
④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7、元朝
纸币(钞)
元钞
民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纸币的滥印
流通背景: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原因: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影响: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遂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从经济发展的推手到横征暴敛的帮凶
货币流通量应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节制地滥发,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8、明清
白银货币化
由纸币宝钞币向白银流通的演变
明银锭
趋势
明朝中期起 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材料: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原因:①政府滥发纸币(宝钞),易造成货币贬值;
②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价值高、便于携带);
③民间的认可使用促使政府的改变;
④白银的供给来源增加(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⑤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
伴随白银在赋役改革中渗透到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场前所未有地更加活跃起来。明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市镇的兴起,特备是大量外销丝绸和青花瓷,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制度变迁、社会变迁,直至国家财政体系乃至国家的转型。中国白银货币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日本、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伴随白银货币的极大发展,市场超越了国界,形成了市场网络的全球性链接。明代白银货币化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着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也是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
——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②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明朝中后期中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③推动国家赋役制度的变革
④推动世界白银矿产的开发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从货币演变看五千年中华史
8、明清
白银货币化·影响
①缓解了滥发纸币带来的危机,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例题:(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知识拓展1: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币的演变:
商朝:铜贝
秦朝:半两钱
汉朝:五铢钱
唐朝:开元通宝
北宋:交子
晚清:银元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有铲币、刀币、圜钱、楚币等;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币的演变: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从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1.(2011·新课标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从货币治理看近代政权兴衰
1、晚清
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中华民国
晚清银元发展:
货币的近代化趋势(从散银-计枚核值)
外来侵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两流通不足。
材料1 近代中国货币制度长期落后,到了20世纪20年代更是陷入混乱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统一币制成为巩固政权的急切要务之一,而要统一币制,必先实行"废两改元"。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谋求通过币制改革来摆脱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侵华愈演愈烈,妄图把整个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同时,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其日益发展壮大使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严重威胁。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爵士提出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
背景\原因
国内:①民国国内货币制度混乱;②红军力量的发展壮大;
③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的需要,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国际: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1933年废两改元
1935年法币改革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从货币治理看近代政权兴衰
材料二 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制度,使中国摆脱了1934年到193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在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的币制,也起到了对抗日伪货币的作用。
——2012年 潘连贵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材料三 法币的诞生,有其进步意义,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当时各个军阀、各个省都搞了一套自己的货币,那是非常混乱的。 ——2012年 叶永烈
1935年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为国有。
作用:①统一国内货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稳定金融市场;
③集中资金,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②减少白银外流,抵抗经济侵略,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 法币的严重膨胀有四个原因:第一由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掠夺下,农业工业生产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迅速衰落,使货币制度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根本动摇……第二由于贪污浪费及反民主、反人民、反共的罪恶战争,使其财政亏空日益巨大……第三由于生产衰落,和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放任美货倾销侵占中国市场,以致对外贸易的入超日益增加……第四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不但不来平稳物价,而且推波助澜,带头投机囤积,以便从混乱中猎取巨额利润。
——1949年3月 薛暮桥《从“法币”到“金圆券”》
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③一系列战争造成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经济衰退金融混乱;
②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
原因:
2、中华民国
弊端: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最终导致了其国民政府的灭亡。
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启用第五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
新中国建立后
1999年10月1日
解放战争时期
思考:对比国民政府的法币和新中国的人民币,为什么法币很快贬值失败,
而人民币能够长期稳定,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
人民币发行原则:
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从货币治理看近代政权兴衰
3、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代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评价

商至春秋
秦、汉
北宋

明、清
晚清
国民政府
华北人民政府
新中国 铜铸币
半两钱、五铢钱(圆形方孔)
出现纸币(交子)
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白银货币化
开始铸造银元
初为银元、后为法币、金圆券、银圆券
开始发行人民币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海贝、仿制贝
可能是最初的货币
出现铜制货币
被长期沿用
世界最早纸币
元末,恶性通货膨胀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失败告终
机制币出现
地位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国际作用更大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是各国综合国力发展的结果。
以英镑为中心的
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
西方货币制度源头:罗马帝国的金币—银币—铜币金属货币体系
公元八世纪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货币标准,即240芬尼=1磅(银)
【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确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未形成国际性货币体系
美元
法郎
英镑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816-19C30年代)
1.背景:
通过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市场
殖民扩张,
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
(1)世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2)英国:实力强大。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经济上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最大的殖民帝国,扩大了英国的贸易和融资范围。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2.形成:
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3.特点:
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
③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币值稳定和汇率的相对稳定。
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影响:
英国1820年铸造的金币
(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816-19C30年代)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而瓦解。
5.瓦解:
材料: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由于它的基础不稳,已出现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危机的风暴很快刮到伦敦,伦敦发生了挤兑风潮,英格兰银行应付不了黄金、外汇的兑付,就于1931年9月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现。美国虽然黄金储备较多,但也经不起连续数次的黄金挤兑风潮,而不得不于1933年3月宣布纸币停止兑现,禁止黄金输出。 ——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
6、金本位制瓦解的原因
①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
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黄金流通量大减。
③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政府支出急剧增加,滥发纸币。
④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宜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7、金本位制瓦解的后果
①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②英镑、法国和美国等国构建了各自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一片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
(1)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需要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
(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3)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4)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2.建立: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1)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2)①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②实行加权投票制度。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该组织实际被占有股份最多的美国操纵。③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双挂钩一固定)
3.内容: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W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职责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银行贷款对象最初是西欧国家,后来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
【学思之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等手段,稳定汇率,有利于国际金融的平衡发展;
同时,促进各国贸易的发展,以便各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4.影响:
5.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4)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年份 国际收支 黄金储备 对外流动负债
1948 8 242 77
1955 -12 217 136
1959 -38 195 194
1960 -39 178 210
1969 -61 119 417
1970 -30 111 433
1971 -220 102 642
1948至1971年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及对外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思考】你能从表中数据变化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的发展趋势会怎样?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
趋势: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固定官方兑换比价,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原因:
①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权
②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朝鲜和越南战争以及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国际货币体系
1.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2.21世纪以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日益上升。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2017·江苏高考·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2.下图是秦青铜半两钱母范。钱范是中国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标准样板,造出“子范”来用于大批量铸钱。这体现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A.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
B.极大提高了钱币铸造效率
C.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
D.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
4.《汉书.食货志》记载,秦钱太重,汉初铸荚饯,文帝铸四铢钱,皆质劣量轻,且放任民间私铸,货币轻重大小不一、币制混乱。武帝铸五铢钱,禁止私铸,统一币制,通行全国,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表明
A.汉初社会经济的艰难发展 B.改革币制使财政收入增加
C.制币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 D.货币演变推进治理的改善
3.史书记载,秦半两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为日常商品流通所习用。然而留存下来的秦半两钱轻重大小不一,且六国原来的货币仍在流通。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货币统一有名无实 B.政府尚未垄断铸币权
C.币制未能全面推行 D.半两钱任由民间私铸
5.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 :万贯)。其中B-C段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外国白银大量流入
C.货币形态革新变化
D.战乱不断铜矿不足
7.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种状况的出现
A.加重了中国人民经济负担 B.说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改变了中外贸易出超局面 D.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6.宋代发行铜、铁等不同的钱币。北宋的川蜀四路专用铁钱,不用铜钱;陕西、河东铜铁钱兼用,而河南、河北、江南各路专用铜钱,不用铁钱。这一状况
A.说明了宋代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B.提高了宋代地区间交易成本
C.反映出宋代区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催生了宋代最早的纸币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