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3 21: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2022山东聊城检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C.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
D.人们的步行和开车出行,其生态足迹相同
2.(2023江苏盐城阶段测试)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可能会增大生态足迹的生活方式是 (  )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纸张双面使用
C.休息时关闭电脑      D.践行垃圾分类
3.(2023山东青岛二中期末)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巨大的城镇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201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为人均2.9全球公顷(具体组分变化如图所示)。如果选择绿色发展道路,则中国可以在2026年达到人均生态足迹的峰值,为人均2.7全球公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最大
B.碳足迹主要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之和
C.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人类对牛、羊肉的需求增加
D.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可以降低人均生态足迹
题组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4.(2023四川乐山开学考试)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②地球紫外线辐射增强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等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海洋环境被污染、土地荒漠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其原因是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富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5.(2023辽宁六校联考)人类的活动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要善待环境,否则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为尽快恢复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及其生态,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采取“十年禁渔”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等
B.“十年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C.缓解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D.“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1.D 2.A 3.B 4.C 5.D
1.D 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生存所需的资源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A正确,D错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C正确。
2.A 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大生态足迹,A符合题意;纸张双面使用、休息时关闭电脑、践行垃圾分类都可节约资源,减小生态足迹,B、C、D不符合题意。
3.B 由题图可知,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最大,A正确。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B错误。城镇化发展,人类对牛、羊肉的需求增加会导致草地足迹增加;人类对木材的需求增加会导致林地足迹增加,C正确。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可以降低人均生态足迹,D正确。
4.C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结论
温室效应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①正确
紫外线辐射增强 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 ②正确
酸雨 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大量排放 ③错误
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 N、P等元素的大量排放 ④错误
5.D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A正确;“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但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减弱,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