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D.甲、乙两地均看不到北极星
下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若阴影部分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当甲地(30°N,30°E)时间为1月7日8点时,1月6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2/3
5.若阴影部分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 )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
下图所示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6.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福州正值昼长夜短
C.福州四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全年最长
D.福州四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全年最短
7.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90°E B.105°E C.150°E D.160°E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地球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9.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昼变长,且长于夜 B.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夜变长,且短于昼 D.南半球昼变短,并长于夜
10.2015年10月17日0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在该卫星发射后的四天里,地球在图中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距离a处越来越近 B.地球距离c处越来越近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每个节气的长度是( )
A.10天左右 B.15天左右
C.25天左右 D.30天左右
12.在下列各组节气中,石家庄的昼长时间大致相等的是( )
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黄赤交角为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14.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
A.昼夜温差小 B.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 C.季节变化小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017年1月15日17时,我国一位摄影爱好者看到,一辆客车正沿着某直线公路驶向太阳的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公路( )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7.与该日相比,次日当地( )
A.昼长变短 B.太阳变低 C.公转变快 D.日落推迟
产自云南点苍山的大理石,裁切后的石板常有独特的花纹,呈现出类似天然的山水画的画面。在当地,天然石画又称石板画,古玩行里俗称“老石片儿”。图l为一幅“老石片儿”照片,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老石片儿”的岩石与图2中岩石类型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③ B.乙一② C.丙一④ D.丁一①
19.与“老石片儿”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有( )
①沉积作用形成砂岩②变质作用使岩石性质改变
③内力作用使岩层隆起 ④外力侵蚀使矿床出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下列关于“老石片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富含有色矿物质致色 B.其“山水”是古生物遗体
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岩层中可能找到煤炭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以下下列两题。
2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2.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B.地壳持续上升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
25.据图所示( )
A.东南部有冲积扇分布 B.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C.该地位于青藏地区 D.该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
下图是我国某地拍摄的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
A.北风 B.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7.该地貌景观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沙漠边缘( )
A.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 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
C.晴天较多,主导风向稳定 D.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
下左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右图示意四种板块边界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图中四地与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 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
C.①—丙②—甲③—乙④—丁 D.①—丁②—乙③—甲④—丙
29.④处的冰岛( )
A.主要由沉积岩组成 B.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C.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D.主要由珊瑚礁组成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凹岸 D.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31.图中( )
A.岩层和沉积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 B.③处为断层构造
C.变质岩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乙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区有平行于山脊线的纵向河流和垂直于山脊线的横向河流,该区域水系的演化是通过东分水岭向西迁移实现的。东分水岭的迁移是东坡的横向河流溯源切穿原分水岭,导致分水岭后退。图示意该区域地形和水系形态的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推测有利于东分水岭迁移的地质构造包括( )
①背斜②向斜③地堑④地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3.该区域地形和水系形态演化的顺序是( )
A.地壳隆升—横向河流发育—东分水岭迁移—纵向河流形成
B.地壳隆升—纵向河流形成—东分水岭迁移—横向河流发育
C.纵向河流形成—地壳隆升—横向河流发育—东分水岭迁移
D.纵向河流形成—东分水岭迁移—横向河流发育—地壳隆升
下图表示河流沿岸聚落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图中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②河运便利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5.a聚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发展水运 B.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
滦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卷
二、非选择题:共3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甲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空1分)
(1)甲图表示的日期是 (前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 。该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2)甲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 (方向)移动。
(3)太阳直射点从②位置向③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 ,北半球的昼长变化状况是逐渐 。
(4)太阳直射点从①位置向②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 (早/晚),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 (长/短)。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江西三清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组成该山体的花岗岩水平节理及垂向节理发育,山体演变初期在内力作用主导下形成峰峦,后来外营力进一步沿节理破坏,逐渐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下图为三清山剖面及其演变过程示意。
(1)指出I-II阶段作用于该山体的内力特征。(2分)
(2)推测III-IV阶段影响该山体地貌演变的主要节理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3)简述V阶段该山体造型石的形成过程。(4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B ,C 。
(2)我国的渭河谷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图中的 (填字母)。
(3)C、D地貌为 和 ,形成原因是 。
(4)找油气应在图中 (填字母)处,找地下水应在图中 (填字母)处。
(5)如果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填字母)处,原因是
。
滦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D3.C 4.A 5.B 6.C 7.C8.C 9.A 10.B
11.B 12.C13.B 14.C 15.C 16.D 17.D18.C 19.C 20.A
21.D 22.D23.D 24.A 25.D 26.D 27.A 28.C 29.B 30.C
31.A32.B 33.C 34.A 35.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共10分,每空1分)
(1) 12月22日 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昼夜等长 26°34′
(2) ④ 北 (3) 先变慢,后变快 变短 (4) 早 短
37.(1)岩浆侵入,水平挤压抬升。 (2分)
(2)垂向节理。(2分)该阶段在外力(风化、剥蚀)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向下侵蚀,形成柱状峰林、峡谷。(2分)
(3)该阶段外力主要沿水平节理(2分) 风化、剥蚀,峰被切割成岩块;(2分)
38.(共10分,每空1分)
(1) 断层 向斜 (2) B (3) 山岭 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4) D C
(5) D D处为背斜,有天然的穹顶构造,不易坍塌,地表水不易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