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24分)
1.中午气温比早上气温高,主要是因为( )
A.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
B.中午地球距离太阳近
C.中午阳光照射角度大,接近直射,光线集中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这是因为中午阳光照射角度大,接近直射,光线集中。
2.如图,为舞台上灯光四射的现象,能为下面( )选项的观点提供证据
A.光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图中舞台上灯光四射,这是因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改变传播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水面 B.皎洁的月光 C.燃烧的火把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熊熊燃烧的火把是光源;波光粼粼的湖水、皎洁的月光不是光源。
4.如图,当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能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三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向下偏折的角度相同
C.白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光在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会不同,会把白色的复合光折射出7种颜色。
5.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它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板为火星车提供动力。其能量转过程为( )
A.太阳能→电能→动能
B.太阳能→动能→电能
C.太阳能→电能→光能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火星车的电来自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驱动火星车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6.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下面先看到日出的城市是( )
A.上海 B.洛阳 C.西藏拉萨
【答案】A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影响最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理位置靠东的城市先迎来黎明。上海在三者中的最东边,所以上海最先看到日出。
7.如图,我国古人发现,在地球上同一个地点的正午时间,同一根木棍的影子长短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针对这一现象正确的理解是( )
A.冬季正午,影子最短,最冷
B.夏季正午,影子最长,最热
C.正午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 引起影子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从夏至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从冬至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短。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冬季是12、1、2月,北半球的夏至日时6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
8.一碗牛肉烩面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最多的食材是( )
A.调料 B.面条 C.蔬菜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面条是人类世界的主食,能够为人类活动提供很多的能量,一碗牛肉烩面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最多的食材是面条。
9.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了( )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
A.化学能 B.热能 C.动能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因此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0.下列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 )
A.猫 B.狗 C.兔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
【解析】【分析】 根据对动物食性的认识,兔子是只吃植物的植食动物,猫是肉食动物,狗是杂食动物。
11.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是食物链的源头,被称为“生产者”,下列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大树 B.人类. C.蜜蜂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大树。
12.降落伞作为飞机上救生系统的关键装备,主要是减缓跳伞人员的下降速度,如图,降落伞的原理和外形比较像( )
A.蒲公英
B.蝴蝶
C.落叶
【答案】A
【知识点】降落伞;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实现高空缓降的工具,它是模仿蒲公英设计的,蒲公英的种子上面有绒毛状小伞,经风一吹就能飘向远方。
二、判断(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共10分)
13.玩具车中的电动机是把动能传化为电能的装置(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发电机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为保证身体发育成长,尽可能多吃富含能量的食物,少吃其它食物(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又称合理膳食或健康膳食,在营养学上指全面达到营养素供给量的膳食。这种膳食意味着:第一,使摄食者得到的热能和营养素都能达到生理需要量的要求。第二,要求摄入的各营养素间具有适当的比例,能达到生理要求。
为了身体健康发育,我们应该平衡膳食,不挑食。
15.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不断变化是地球产生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百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话,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是保持不变的,昼夜也是等长的,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段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变,这样地球度表面就不会有四季变化。正因为地球围问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答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6.飞机的机翼是模仿鸟翅膀发明的,是飞机获得升力原因(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鸟类具有十分适合飞行的形体构造和生理机能,特别是鸟类羽毛,它能能鼓动气流,把空气压向身体后下方,产生举力,鸟类利用这种举力飞行。
飞机的机翼类似于鸟类的翅膀,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使飞机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17.我们在灯光下能够看清楚书上的文字,是因为书反射灯光进入人眼(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灯光照在书本上,书本将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实践探究(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25分)
18.孟津组织实验操作测评。结合“光的反射”实验情况填写题中空格和解决问题。
(1)【实验操作】
按照下面左图、激光灯与镜面约60度夹角的方向照射平面镜上的小圈。在光屏上看到 ,说明光照射到镜子上,传播方向 。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的大致路径,并标注S1 。
(2)激光灯与镜面约30度夹角的方向照射平面镜上的小圈,如右图。光屏上看到反射点的位置 (填“升高”或“降低")。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的大致路径,并标注S2 。
(3)把平面镜换成一杯水,保持水面平静,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水面,在光屏上看到 。
(4)把平面镜换成一张白纸,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在光屏上看到 。
【得出结论】根据上述现象写一条结论: 。
提出一个有你还想探究的问题: 。
(5)【检查器材】 、平面镜、一杯水、白纸、光屏等。
【知识经验】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
【答案】(1)不成像;改变;
(2)升高;
(3)不成像
(4)不成像;光屏不成虚像;光屏上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5)激光灯;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时,需要用到激光灯、平面镜、水、白纸、光屏等,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基础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会被反射,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和反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相同。激光灯与镜面约60度夹角的方向照射平面镜上的小圈。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小光点,说明光照射到镜子上,传播方向改变了。
(3)激光灯与平面镜成30°夹角,光屏上看到反射点的位置比起夹角为60°时会降低。
(4)把平面镜换成一杯水,保持水面平静,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水面,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瓶子虚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像。
(5)把平面镜换成一张白纸,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光点,没有形成完整的像。
通过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光屏不能够成虚像。我想研究光屏上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19.奇奇缠一个线圈匝数为15的电磁铁,连接一节电池,去吸大头针,发现并不能吸起大头针.
(1)请你分析不能吸起的原因: 。
(2)奇奇预习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流的大小有关。他想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 ),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改变电池的节数 C.更换更粗的铁钉
(3)奇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实验,请你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写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具体关系;当 时, ,电磁铁磁性的强。
(4)电磁铁用途广泛,写出含有电磁铁的两种电器: 、 。
【答案】(1)磁性不够
(2)B
(3)线圈匝数不变;电流越大
(4)电铃;电磁起重机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电磁铁是由导线、电源、铁芯组成的。
(1)用一个缠绕15圈线圈的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发现吸引不起来,可能是电池没电,也可能是电磁铁磁性太小,吸引不动大头针。
(2)进行实验研究时,我们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关系,可以只改变电磁铁的电池节数,不改变电磁铁的其他部分。
(3)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有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电磁铁磁性越弱。
(4)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电铃、老式电话机、电磁起重机中都用到了电磁铁。
四、阅读学习(共11分)
20.阅读学习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因为麻雀啄食粮食糟蹋农作物,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蝗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大量的蝗虫吞食农作物的茎叶,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蝗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导致了蝗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的后果。
(1)根据文中叙述,写出一条食物链。
(2)麻雀被大量捕杀后,带来什么危害?
(3)鸟类学家经过论证,认为麻雀对人和自然的利大于弊,请你写出利与弊。
利: ;
弊: 。
(4)请你从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现在人类应如何对待麻雀?为什么?
【答案】(1)农作物→蝗虫→麻雀
(2)蝗虫泛滥
(3)捕捉蝗虫,防止蝗灾;糟蹋粮食
(4)不能随意捕杀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的运动。有一段时间麻雀很少见了,使有些害虫数量增加。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这是因为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1)文中存在的食物链为:农作物→蝗虫→麻雀。
(2)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
(3)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例如:麻雀不只是吃农作物,它还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4)人们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 / 1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24分)
1.中午气温比早上气温高,主要是因为( )
A.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
B.中午地球距离太阳近
C.中午阳光照射角度大,接近直射,光线集中
2.如图,为舞台上灯光四射的现象,能为下面( )选项的观点提供证据
A.光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水面 B.皎洁的月光 C.燃烧的火把
4.如图,当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能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三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向下偏折的角度相同
C.白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5.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它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板为火星车提供动力。其能量转过程为( )
A.太阳能→电能→动能
B.太阳能→动能→电能
C.太阳能→电能→光能
6.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下面先看到日出的城市是( )
A.上海 B.洛阳 C.西藏拉萨
7.如图,我国古人发现,在地球上同一个地点的正午时间,同一根木棍的影子长短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针对这一现象正确的理解是( )
A.冬季正午,影子最短,最冷
B.夏季正午,影子最长,最热
C.正午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有关
8.一碗牛肉烩面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最多的食材是( )
A.调料 B.面条 C.蔬菜
9.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了( )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
A.化学能 B.热能 C.动能
10.下列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 )
A.猫 B.狗 C.兔
11.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是食物链的源头,被称为“生产者”,下列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大树 B.人类. C.蜜蜂
12.降落伞作为飞机上救生系统的关键装备,主要是减缓跳伞人员的下降速度,如图,降落伞的原理和外形比较像( )
A.蒲公英
B.蝴蝶
C.落叶
二、判断(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共10分)
13.玩具车中的电动机是把动能传化为电能的装置( )
14.为保证身体发育成长,尽可能多吃富含能量的食物,少吃其它食物( )
15.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不断变化是地球产生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 )
16.飞机的机翼是模仿鸟翅膀发明的,是飞机获得升力原因( )
17.我们在灯光下能够看清楚书上的文字,是因为书反射灯光进入人眼( )
三、实践探究(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25分)
18.孟津组织实验操作测评。结合“光的反射”实验情况填写题中空格和解决问题。
(1)【实验操作】
按照下面左图、激光灯与镜面约60度夹角的方向照射平面镜上的小圈。在光屏上看到 ,说明光照射到镜子上,传播方向 。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的大致路径,并标注S1 。
(2)激光灯与镜面约30度夹角的方向照射平面镜上的小圈,如右图。光屏上看到反射点的位置 (填“升高”或“降低")。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的大致路径,并标注S2 。
(3)把平面镜换成一杯水,保持水面平静,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水面,在光屏上看到 。
(4)把平面镜换成一张白纸,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在光屏上看到 。
【得出结论】根据上述现象写一条结论: 。
提出一个有你还想探究的问题: 。
(5)【检查器材】 、平面镜、一杯水、白纸、光屏等。
【知识经验】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
19.奇奇缠一个线圈匝数为15的电磁铁,连接一节电池,去吸大头针,发现并不能吸起大头针.
(1)请你分析不能吸起的原因: 。
(2)奇奇预习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流的大小有关。他想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 ),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改变电池的节数 C.更换更粗的铁钉
(3)奇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实验,请你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写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具体关系;当 时, ,电磁铁磁性的强。
(4)电磁铁用途广泛,写出含有电磁铁的两种电器: 、 。
四、阅读学习(共11分)
20.阅读学习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因为麻雀啄食粮食糟蹋农作物,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蝗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大量的蝗虫吞食农作物的茎叶,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蝗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导致了蝗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的后果。
(1)根据文中叙述,写出一条食物链。
(2)麻雀被大量捕杀后,带来什么危害?
(3)鸟类学家经过论证,认为麻雀对人和自然的利大于弊,请你写出利与弊。
利: ;
弊: 。
(4)请你从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现在人类应如何对待麻雀?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这是因为中午阳光照射角度大,接近直射,光线集中。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图中舞台上灯光四射,这是因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改变传播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熊熊燃烧的火把是光源;波光粼粼的湖水、皎洁的月光不是光源。
4.【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光在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会不同,会把白色的复合光折射出7种颜色。
5.【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火星车的电来自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驱动火星车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6.【答案】A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影响最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理位置靠东的城市先迎来黎明。上海在三者中的最东边,所以上海最先看到日出。
7.【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 引起影子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从夏至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从冬至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短。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冬季是12、1、2月,北半球的夏至日时6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
8.【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面条是人类世界的主食,能够为人类活动提供很多的能量,一碗牛肉烩面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最多的食材是面条。
9.【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因此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0.【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
【解析】【分析】 根据对动物食性的认识,兔子是只吃植物的植食动物,猫是肉食动物,狗是杂食动物。
11.【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大树。
12.【答案】A
【知识点】降落伞;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实现高空缓降的工具,它是模仿蒲公英设计的,蒲公英的种子上面有绒毛状小伞,经风一吹就能飘向远方。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发电机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又称合理膳食或健康膳食,在营养学上指全面达到营养素供给量的膳食。这种膳食意味着:第一,使摄食者得到的热能和营养素都能达到生理需要量的要求。第二,要求摄入的各营养素间具有适当的比例,能达到生理要求。
为了身体健康发育,我们应该平衡膳食,不挑食。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百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话,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是保持不变的,昼夜也是等长的,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段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变,这样地球度表面就不会有四季变化。正因为地球围问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答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鸟类具有十分适合飞行的形体构造和生理机能,特别是鸟类羽毛,它能能鼓动气流,把空气压向身体后下方,产生举力,鸟类利用这种举力飞行。
飞机的机翼类似于鸟类的翅膀,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产生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使飞机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灯光照在书本上,书本将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8.【答案】(1)不成像;改变;
(2)升高;
(3)不成像
(4)不成像;光屏不成虚像;光屏上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5)激光灯;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时,需要用到激光灯、平面镜、水、白纸、光屏等,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基础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会被反射,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和反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相同。激光灯与镜面约60度夹角的方向照射平面镜上的小圈。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小光点,说明光照射到镜子上,传播方向改变了。
(3)激光灯与平面镜成30°夹角,光屏上看到反射点的位置比起夹角为60°时会降低。
(4)把平面镜换成一杯水,保持水面平静,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水面,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瓶子虚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像。
(5)把平面镜换成一张白纸,激光灯按照约60度的夹角照射,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光点,没有形成完整的像。
通过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光屏不能够成虚像。我想研究光屏上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19.【答案】(1)磁性不够
(2)B
(3)线圈匝数不变;电流越大
(4)电铃;电磁起重机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电磁铁是由导线、电源、铁芯组成的。
(1)用一个缠绕15圈线圈的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发现吸引不起来,可能是电池没电,也可能是电磁铁磁性太小,吸引不动大头针。
(2)进行实验研究时,我们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关系,可以只改变电磁铁的电池节数,不改变电磁铁的其他部分。
(3)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大小有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电流越小,电磁铁磁性越弱。
(4)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电铃、老式电话机、电磁起重机中都用到了电磁铁。
20.【答案】(1)农作物→蝗虫→麻雀
(2)蝗虫泛滥
(3)捕捉蝗虫,防止蝗灾;糟蹋粮食
(4)不能随意捕杀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的运动。有一段时间麻雀很少见了,使有些害虫数量增加。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这是因为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1)文中存在的食物链为:农作物→蝗虫→麻雀。
(2)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
(3)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例如:麻雀不只是吃农作物,它还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4)人们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