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磅、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歌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80多年以前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步行二万五千里万里,完成了一次革命战略转移,创造了革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那就是长征。长征从 1934年 10月开始,毛泽东主席在 1935年 10月挥笔写下了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七律.长征》(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革命史诗。
2、课前预习时谁搜集了毛泽东的简介?(指名作者介绍)
二、整体感知
1、那位同学知道七律是什么。不会,就要查资料。我带来一段资料,同大家共享一下。题目中的圆点是什么,间隔号。长征是这首诗的什么。题目。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首诗。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如果有读不准的字词,请画出来,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也可以问老师。开始。巡视指导,问询。
3、老师检查一下,谁来读一读,大家注意倾听,看有没有读错的。有错的吗?没有。啊,挺好的。
4、下面同学们坐正了,拿起课本,齐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读出气势来。同学们,诗歌是有节奏的,读诗要读出节奏来才有诗的感觉。5、我们合作,老师读红字,同学们读黑字,读得时候要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好不好?接读。
6、同学们,读了这一遍,你们有收获吗?我们换过来,再互相学习,好不好?我听出,有的同学已经体会出诗的节奏和停顿了。
7、同桌练习练习,互相听一听,争取读的更好。谁来试一试?都不想试试吗,我想学了这首诗,你们就会有勇气了。这位同学,你来试试吧,我想你肯定能行。很好。
三、重点突破
(一)首联:同学们,你们开始有读诗的感觉了,但是要真正读出诗的韵味,还需要了解诗歌的背景,理解诗歌的意思才行,下面我们就走进诗中,细细体会。1、同学们看这首诗你知道这首诗是根据哪两句诗来展开写的吗?请读一边。这位同学,那位男同学,同学们找的都是这句吗?2、谁能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红军长征艰难的词语(万水千山)3、谁能找出红军不怕困难的词语(只等闲)怎么理解只等闲?4、这样的困难红军都不怕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坚定充满信心的语气。生读 1,2.齐读。
(二)颔联
1、同学们,谁对长征有所了解呢?你说一说。我们借助地图来看一看。1934年国民党军派重兵,包围我江西根据地,我军被迫需要大转移,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到达陕北根据地,摆脱了敌人的围赌。当时上有几十架飞机轰炸,下有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过了 18座山,24条河流。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今天我们就走进诗中,体验一下,红军的艰苦历程。
2、同学们先从课文中找出地图上的五个地点,然后诗中的顺序,互相讲一讲。谁来说一说。你说我写。第一个地点 五岭,第二个,乌蒙山,第三个金沙江,第四个,大渡河。,第五个,岷山。
3、我们先一起走进这两座山。谁能读出描写这两座山的诗句?齐读。同学们,这两句诗中,你认为那些词需要拿出来讨论一下呢?你来说,第一个词语是。第二个词语是。第三个词语是。第四个词语是。学习就要善于问个为什么?逶迤,磅礴,有知道意思的吗?同学们看她的部首特点。这两个是走之旁,这两个是石字旁,能猜出他的意思吗,看来不好表达。我们来查查词典。细浪,谁知道意思?是的,你真有想象力。泥丸,谁能说一说。,你玩过泥丸吗?恩,很好玩的,老师小的时候玩过。同学们,诗句只有有了画面才有内容,才有了意义,才有了感情。
4、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画出想象的五岭和乌蒙的样子,用线条画出来,表现出它们的特点。有的同学画的不错,你到黑板上画出五岭山,你画出乌蒙山。你们想象力真丰富,有艺术家的天分。大家为他们鼓掌。我们看一看他们的真实样子。这个是......这个是......。5、同学们现在你们站在这莽莽群山脚下,要让你翻越这两座大山,你们有什么感觉?你来说,你来说一说一说,我们不用太多的词语,用一个字就够了,哪一个字?难,太难了,但是红军不怕......,,万水千山......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你说。滚过的你泥丸。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你体会到的画面,再读一读这两句诗。
6、同学们从这句话你读出体会到红军的什么精神,,谁来讲一讲,面对艰难险阻......毫不......畏惧,(引导)对,大无畏的精神。磅礴逶迤的山脉,看成美丽的细浪,看成好玩的泥丸,把苦看成乐,这叫什么精神?乐观主义精神。谁来带着你体会的感情自由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班谁的水平最高?你来读一读,我听出了五岭的逶迤;你来读一读,我听出了乌蒙山的磅礴。同学一起读一读。
(三)颈联:
1、过了这几座山,前边一条大河拦路。谁能读出这句诗。金沙江,惊涛拍岸,敌人早已做好了防守准备,你来到江边了,你想怎么过去,你呢,一个大难题,摆在了红军面前,但是红军不怕......,万水千山......,(谁知道巧渡金沙江故事?讲一讲。)他们用一只部队引开敌人,主力部队悄悄占领渡口,顺利渡江,吸引敌人的部队也随后过了江,敌人追来的时候江边只剩下几只破草鞋。不伤一兵一卒过了江的战士们,心情怎样。你说一说。谁还说一说。喜悦,高兴。同学们把你的喜悦表现在你的声音中。读。诗句中哪一个最能表现战士们的喜悦之情呢?再读。
2、大渡河同金沙江的情形截然相反。出示图片,大渡河河水汹涌澎湃,泸定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链,如果你是红军,你会怎么过河?同学们摆在红军面前的又是一个大大的难题。但是......接读:红军不怕......,......请看视频。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约 45秒)。你就是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链匍匐前行,当时你在想......你在中途受伤了,你在想......,有个战士中弹坠入了涛涛江水中,你是他旁边的战士那你在想:......孩子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战斗,给人怎样的感觉。 ......残酷的,激烈的,战士们时时都有牺牲的危险是......惊险的,想起受伤的战友,想起牺牲的战士,你心里很......悲痛。,是的这个场面是......悲壮的。残酷的,激烈,惊险的,同学们读出哪种惊险悲壮,吧。生读。听老师读,齐读。哪个词表现出了红军的惊险悲壮。寒。是的一个寒字表现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同学们读出哪种惊险悲壮吧齐读!听老师读,齐读。(四)尾联:同学们,我们的军队到岷山了,岷山是最后一座大雪山,翻过山就距离陕北根据地,近在咫尺了,登上岷山,迎着胜利的曙光,,他们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同学们让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呢他笑了,他也笑了,大家都笑了。这正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要读出内心的喜悦。
四、主题深化
请同学们看着图片,自由试着背一下。毛主席登上岷山望着千里皑皑白雪,回顾万里征程,抬头看到胜利在望,触景生情,一首荡气回肠的诗歌在他心中涌起:
1、音乐响起。可以范读。
2、同学们带着你们对全诗的理解和感受读出这首诗吧。男生站起来。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眼里也只是细浪,泥丸,那是因为......男生接读全诗。
3、女生站起来。惊涛拍岸的金沙江,铁索横断的大渡河也挡不住红军的脚步,那是因为......女生接读全诗。
4、全班同学放下课本,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红军,我们要向全世界郑重宣布:......
六、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下节班会召开《讲长征故事抒爱国情怀》主题班会。下课。
板书设计
5七律 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