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 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8分)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读图,完成小题。
1.神舟十三号等构成的四舱(船)组合体所属的最低级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其他行星系
2.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3.最可能干扰神舟十三号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太阳活动
C.流星 D.太阳辐射
第25个太阳周期于2019年12月正式开始,从那时起,太阳活动开始慢慢加剧,预计2025年7月达到峰值,然后回落。太阳活动的强弱通过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来计算。下图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太阳黑子出现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5.第25个太阳周期于2019年开始,推测下一个周期开始的年份为( )
A.2030年 B.2031年 C.2032年 D.2033年
6.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有( )
①带来光和热 ②促进水和大气运动
③使信鸽迷失方向 ④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右图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 )
A.海拔高
B.多阴雨天气
C.距海远
D.植被丰富
8.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的主要原因是拉萨市( )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较低,降水较多
C.地势高,紫外线照射强
D.地势较高,白昼时间长
9.下列生物发展经历的演化过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一海生无脊椎动物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一哺乳动物一海生无脊椎动物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不包括( )
A.温度 B.气压 C.密度 D.运动状况
1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面辐射 B.CO:气体 C.臭氧气体 D.人类活动
13.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是(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20℃左右
下图是月相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 ② ③ ④
14.图中月相出现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15.图中④月相出现在( )
A.上半夜西边 B.上半夜东边 C.下半夜西边 D.下半夜东边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地质时期(冥古宙-显生宙),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17.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地震发生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被称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见下图,min: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某校距震中约1000千米,则其逃生时间长约( )
A.30秒 B.60秒 C.90秒 D.120秒
19.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向下传播,W1与W2通过时,速度都明显增加的不连续界面是( )
A.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分界面 B.地球内、外部圈层的分界面
C.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D.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读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属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1.②地区气温分布特征最可能导致( )
A.对流作用增强 B.平流作用为主
C.湍流作用增强 D.太阳辐射增多
22.①地区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
B.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
C.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
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原理。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霜多形成在( )
A.晴朗的夜晚 B.多云的夜晚
C.晴朗的白天 D.多云的白天
24.“霜飞晚”是因为该地当日( )
A.①弱 B.②强 C.③强 D.④弱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2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地面
26.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小的是( )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的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该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甲→丁→丙→乙→甲
B.甲→丙→丁→乙→甲
C.甲→乙→丁→丙→甲
D.甲→乙→丙→丁→甲
28.关于甲、乙、丙、丁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附近的等压面向高处凸出
B.乙点位于丁点正上方
C.丙点附近以晴天为主
D.丁点的气温日较差比丙点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切洋葱,点蜡烛和不,点蜡烛的对比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点蜡烛切洋葱不辣眼睛。下图为点蜡烛切洋葱实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点蜡烛切洋葱不辣眼睛的地理原理为( )
A.大气的削弱作用
B.大气的热力环流
C.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大气的温室效应
30.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解释该地理原理的是( )
下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是下沉气流 B.②是阴雨天气
C.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 D.②昼夜温差比①小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林线(山地森林带的最高界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下图为北美内华达山山体效应模型图。(T1为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温度,T2为山体外部同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
A.山体内部降水少,天气晴朗,获得太阳辐射多
B.山体内部海拔高,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多
C.山体内部植被稀疏,热容量小,升温快
D.山体内部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34.有关该地山体效应强弱的季节变化及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季强于冬季,夏季晴天多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使得山体地面辐射强
B.冬季强于夏季,冬季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总量多使得山体增温显著
C.夏季强于冬季,夏季夜长昼短,热量散失少,内外温差大
D.冬季强于夏季,山体内部冬季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内外温差大
二、综合题(共32分)
35.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以及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不同的是 ,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填写名称)。
(2)太阳主要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与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万物生长靠太阳”反映了 对地球的影响,“绚烂的极光现象”反映 对地球的影响。
(3)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④液态水
⑤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 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A B C D E F
36.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各题。(12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F ,I 。大气受热主要来自 (填字母)。(3分)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图中I对地面起到 作用。(2分)
(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 、 减弱(用文字填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2分)
(4)晴天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 。(1分)
原因:(4分) 。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22年1月14—15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下图),火山灰云柱最大高度已达30多千米。
(1)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来源于 ,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蔓延的火山灰物质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 。(3分)
(2)画出汤加火山爆发时,汤加火山与周围海域形成的热力环流(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面状况图。(3分)
(3)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大气温度降低,形成“阳伞效应”。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阳伞效应”形成过程。(4分)
【选做题】(不计入总分,检查完的同学可利用剩余时间完成)
38.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压强相等的两个点是 。
(2)MN两地温度较高的是 地。形成上升气流的点是地;形成降水的是 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地。
(3)假如图示的是城市热岛环流,则代表城区的是 地(填“M”或“N”);水平方向气流是由 地流向 地(填“M”或“N”)。
3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若D表示太阳内部,A、B、C代表太阳大气。则A为 层,B为 层,C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太阳活动的周期都是 年。高能带电粒子被两极俘获,与大气摩擦会产生的现象是 。
(2)若A、B、C、D表示地下沉积岩层,则岩石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 。
(3)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A为地壳,C、D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则B为 ,B、C的分界为 界面,当地震波由B传播到C时,横波 。
(4)若D表示地球表面,A、B、C代表地球大气。则C为 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B层与人类最密切的活动是利于 ,A有 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5)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与机能至关重要,目前世界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地处低纬,耐高温 B.地处高原,有适当的缺氧条件
C.太阳辐射强,降水多 D.运动员刻苦科学的训练
(6)低层大气中既能光合作用,又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是 。
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08月15日 16时30分在青海海北州祁连县(北纬38.43度,东经99.26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图丙为地球内部图层示意图。
甲
(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海北州祁连县和上海同时进行了地震波测定,与海北州祁连县相比,上海从莫霍面传至地表用时较 ,原因是 。
(2)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A地地震时地球内部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3)指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 ,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此次青海海北州祁连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地壳”“地幔”或“地核”)。
菏泽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答案
1.C 2.B 3.B 4.A 5.A 6.B 7.B 8.C 9.B
【解析】7.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海拔低,大气层厚;位于东部季风区,距海近,多阴雨天气,B正确,AC错误;植被丰富程度对年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8.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含量高,所以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皮肤的黑色素分泌多,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与气温高低、降水多少、白昼长短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B 11.A 12.C 13.C 14.A 15.A 16.D 17.D 18.D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D 26.D 27.A 28.D
【解析】27.读图可知:甲为高空低压、乙为高空高压、丙为近地面低压、丁为近地面高压。所以空气流动方向为:乙→甲、丁→丙,B、C、D排除;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图可知空气流动方向为甲→丁→丙→乙→甲,A正确。故选A.28.根据高凸低凹的原则,甲点附近的等压面向低处凹陷,A错误;根据上题判断乙点位于丙点正上方,B错误;丙点由于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附近以阴雨天为主,C错误;丁点由于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气温的日较差比丙点大,D正确。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
29.B 30.D 31.B 32.C
【解析】31.据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可知,近地面气压②地大于①地,高空气压③地大于④地,因此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②地和③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据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可知,①地气压低,为上升气流,A错误;②地为下沉气流,气压高,天气晴朗,B错误;②地为晴天,①地为阴雨天气,所以②地的温差比①大,D错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所以①②高于③④,根据等压面判断,近地面气压②地大于①地,高空气压③地大于④地,所以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C正确。故选C.
33.B 34.A【解析】33.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对流层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地面,山体基面海拔越高,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越多,气温就越高,因此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原因是山体内部地面海拔高,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多,B正确;与降水量、地形、植被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34.夏季强于冬季,夏季晴天多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使得山体地面辐射强,与冬季相比,夏季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更高,A正确;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总量多,B错误;夏季夜短昼长,C错误;山脉为南北走向,与冷空气风向一致,山体内部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D错误。故选A。
35.(1)月球 地月系 (2)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3) ⑥ ⑦ ④ ⑧ ② ①
36.(1)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F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保温作用
(3)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4) 晴天>阴天 阴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偏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偏高,昼夜温差小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37.(1) 软流层 地幔 大气圈
(2)
(3)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和水汽,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选做题答案】
38.(1) ④ ① ②③ (2) M M M N (3) M N M
39.(1)日冕 色球 黑子 11 极光 (2)D
(3)地幔 古登堡 消失 (4)对流 降低 飞机飞行 电离
(5)B (6)二氧化碳
40.(1) 短 上海附近地壳较薄,地震波传播用时短。 (2)(见下图)
说明: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3)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