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第Ⅰ卷(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
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 Ca2+、Mg2+
3.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中加酸,NH的浓度增大
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D.合成氨控制在500 ℃左右的温度
5.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6.2×10-10
6.8×10-4
1.8×10-5
6.4×10-4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HCN>HNO2>CH3COOH>HF B.HF>HNO2>CH3COOH>HCN
C.HCN>CH3COOH>HNO2>HF D.HCN>CH3COOH>HF>HNO2
6.25 ℃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减小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7.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与1×10-5mol/L的NaOH溶液pH相同的是( )
A.把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
B.把pH=8的NaOH溶液稀释10倍
C.把10mL 1×10-5mol/L的H2SO4溶液与10mL 4×10-5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D.把c(OH-)=10-5mol/L的NaOH溶液10mL加到100mL浓度为10-4mol/L的NaOH溶液中
8.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O、K+、Cl-、Na+
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 mol·L-1的溶液中:NO、Mg2+、Na+、SO
C.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NH、Fe2+、Cl-、NO
D.=10-10 mol·L-1的溶液中:Na+、HCO、Cl-、K+
9.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0.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3Y2(g) 2XY3(g)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X2
Y2
XY3
①
1
3
0
放热46.3 kJ
②
0.8
2.4
0.4
Q(Q>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达平衡时XY3的平衡浓度相同
B.容器①、②中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
C.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1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6.3 kJ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5 ℃时有三瓶溶液: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等体积的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pH=3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大于pH=3的盐酸的体积
B.往上述盐酸、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同的锌粒,盐酸中的锌粒先反应完全
C.将上述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得到pH=7的溶液,该溶液中c(Na+)大于c(CH3COO-)
D.25℃时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11 mol·L-1
13.已知:t ℃时,2H(g)+Y(g) 2I(g) ΔH=-196.6 kJ·mol-1,t ℃时,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H和2 mol Y反应,达到平衡后,Y剩余0.2 mol。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气态的I物质,t ℃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H物质的物质的量n(H)为( )
A.0.2mol B.0.5 mol C.0.6 mol D.0.8 mol
14.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 ΔH>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t/s
0
500
1 000
1 500
c(N2O5)/mol/ L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N2O5转化率为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T1>T3
15.常温下,99mL0.1mol/L的盐酸和101mL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H+)为( )(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0.5×(10-8+10-10)mol/L B.(10-8+10-10)mol/L
C.(1×10-14-5×10-5)mol/L D.1×10-11 mol/L
16.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17.常温下,将0.02 mol·L-1的Ba(OH)2溶液100 mL和0.02 mol·L-1的NaHSO4溶液100 mL混合,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的溶液( )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2 mol·L-1
B.pH=12
C.pH=2
D.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 mol·L-1
18.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3B(g) 2C(g)+zD(g),若2分钟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mi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v(C)=0.2 mol/(L·min)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约为28.6%
19.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 mol X和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和2 mol Y,起始VA=VB=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Y(g)2N(g)+W(g) ΔH>0,达到平衡时,v(A)=1.2a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中X的转化率小
C.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会增大
D.打开K一段时间,达到新平衡时,A的体积为2.6aL(两边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20.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 < 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B.平衡时a点一定有n(CO):n(H2)=1:2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a)<(c) (b)>(d)
第Ⅱ卷(50分)
三、填空题(本部分包括5个小题)
21.(8分)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按照要求用 a、 b 、c表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3)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6)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_
(7)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23.(6分)25 ℃时,将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碱混合,请完成下题。
(1)若a+b=14,2Va=Vb,碱是NaOH,反应后所得溶液pH小于7。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若a+b=13,酸是盐酸,碱是KOH,现用盐酸滴定50.00 mL KOH溶液,当滴定到溶液的pH=2时,消耗盐酸11.11 mL。则b=________。
(3)若已知Va24.(12分)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 2NO2(g) ΔH>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若温度升高,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点。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以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3)25 min时,加入了_________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及加入的物质的量),使平衡发生了移动。
(4)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 mol·L-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分)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360
440
520
K值
0.036
0.010
0.0038
(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H4(g)+H2O(g) CO(g)+3H2(g)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中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________p2(填“>”、“=”或“<”)。
②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 CO2(g)+H2 (g)获取。
①T ℃时,向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 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仍为T ℃,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10 BCCDCBCBCC 11-20 CDBCDDBDBC
21.答案:b>a >c b>a =c c >a > b c >a > b c >a = b a = b= c a = b> c c >a = b
22.答案:(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2)D (3)26.10
(4)==26.10 mL,c(NaOH)==0.104 4 mol·L-1
23.答案 (1)酸是一种弱酸 (2)12 (3)24.答案 (1)增大 (2)bd 0.04 mol·L-1·min-1 (3)0.8 mol NO2
(4)小于 假设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为0.8 mol·L-1,则此时Q=1.28>K=0.9,平衡要逆向移动,使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8 mol·L-1 (2分)
25.答案:(1)随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减小 a d
(2)< 吸热
(3)60% 2.25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