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四单元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四单元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0 23:4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类型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多样性
交互性
传承性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大单元主题
(大概念):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是商品贸易的主要通道,商品贸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在多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中,战争是最激烈、最直接的方式。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本专题旨在通过介绍商品贸易来体现文化交流,而商路又是商品贸易的主要通道。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
时间:新航路开辟为节点;
范围:区域性和全球性;直接和间接;丝绸之路和新航路;
类型:海上和陆上;
影响: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发展;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凉州词
唐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思考1: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场景?
唐朝胡商牵骆驼俑
1、丝绸之路的名称由来
一、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的研究成果》一书最早提出“丝绸之路”概念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史料阅读】P50
1.中国人养蚕丝织历史悠久;
2.丝绸早已通过丝绸之路西传;
3.史料表现了欧洲人对蚕丝生产过程的想象,可作为研究历史上中欧文明交往的依据;
4.都对丝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猜测性的描述,都不符合实际;
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丝绸生产的认识模糊。
5.《希腊志》比《自然史》错误少,反映出知识传播的进步;
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募能者。
——《史记·大宛yuān列传》
2、丝绸之路的开辟
一、丝绸之路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汉书·张骞传》
思考3: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
时间 目的 结果/意义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基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文化、贸易往来
欧亚商路在张骞前就已存在,但不为人所知,因此司马迁等古代学者视张骞开通西域为创举;之后从规模、稳定性、影响力扩大;
(匈奴)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翦伯赞《秦汉史》
学思之窗,了解张骞的探险计划
张骞的功绩有多大?
群众唯物史观(人民史观、英雄人物也是群众)和英雄唯心史观
思考4:结合纲要上所学,分析张骞能开创“凿空”壮举的原因。
大白P61
(1)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2)经济:农耕经济的繁荣。
(3)军事:反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4)个人:张骞。
(5)民族交往: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6)科技:中国丝织、制瓷技术先进。
(1)发展: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线路尤为复杂。
(2)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3、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丝绸之路
【概念阐释】  丝绸之路
  (1)狭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至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狭义的丝绸之路。
  (2)广义:广义的丝绸之路是指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
二、欧亚大陆商路—其他重要商路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古代游牧民族跨区域文化交流的动脉
思考5:张骞探险西南商路计划成功了吗?是否存在其它商路?
阅读教材51—52页,结合地图,完成下列表格。
起点 途经地 终点 主要货物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西北、中亚 欧洲非洲 丝绸
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漠北、南西伯利亚
咸海、里海北
长安、成都
四川、缅甸、印度
中亚
西亚
中国沿海
南海、印度洋、东海
西亚、北非、朝鲜日本
欧洲
小亚细亚
茶、马
瓷器
民族
迁徙
4、欧亚大陆其它重要商路
二、欧亚大陆商路—其他重要商路
二、欧亚大陆商路—其他重要商路
印度
缅甸
成都
西安
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志商道
概念:汉志指沙特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这里在古代也有一条著名的商道,亦称“香料之路”。
路线: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沙漠之舟”骆驼沿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
商人定期组织大规模的商队,结伴而行。在鼎盛时期,商道沿途还出现了一些集市。后来,汉志商道逐渐淡出历史。
【历史纵横】P52
作用:
沟通了印度洋地区与地中海地区的商品贸易
二、欧亚大陆商路—其他重要商路
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政治: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交通; 政府重视对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
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发达;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税收重要来源;
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优势: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
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丝绸之路的特点及作用
全解P94
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时间长,不断发展,未中断;
②线路多、海陆并举,形成交通网络;
③是沟通亚欧的区域性商路;
④经济与文化交流相结合;交流内容丰富;
⑤具有双向性、互惠性;
⑥和平友好;
⑦影响深远;
丝绸之路作用
①经济:促进经济贸易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中国的瓷器、丝绸远销欧洲;汗血马、葡萄、棉花等传入中国;
②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如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学、道教思想相互融合,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中亚、西亚的魔术、杂技、音乐、舞蹈等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生活。
③科技:促进科技交流,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如中国四大发明西传推动西方社会转型;波斯织锦技术传入中国,推动中国丝织业的进步。
④世界: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构建世界交通大网络。
商品的文化价值内涵 ——大白P60
一切商品都有文化价值,无论其文化倾向、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怎样,都反映一定的观念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文化心理。商品的文化价值具有时代性。任何商品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因此,一定历史时代的商品都反映该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质传播之路,更是人类的一个文化舞台与文明平台。在此场域中,人类文明空间与时间相互融通、物质与精神齐头并进、人种民族相互交融、宗教与世俗相互适应、文化与艺术相互补充、经济与政治良性互动、战争与和平相互交替,真正具象地释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命题下“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细微肌理,因之也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文化意蕴。
——摘编自林少雄《丝绸之路的文化意蕴》
内容 传出 传入
物质、技术交流 养蚕和缫丝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瓷器 中亚的大宛国良种“汗血马”;
优良的饲草苜蓿、葡萄等水果;西瓜和带有胡字的物种;
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
棉花、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
文化交流 中医药知识 佛教、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
四、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 全解P96
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已任
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
该观点指出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条
该观点指出丝路上往来人员和目的各异
该观点指出丝路发展的原因多样
该观点指出丝路功能多样
动态和趋势:
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角度,开放的;
多种观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研究者有争鸣有借鉴,促进了学术进步;
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
1.世界贸易反映出参与国的经济水平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18世纪中期欧洲的海外贸易中心和贸易方式。
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四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节选自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的重要演讲。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
【答案】(1)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府支持、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
(2)中心: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方式:直接掠夺;三角贸易;欺诈贸易;武力征服;正当贸易;(答出三点即可)
(3)因素: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族政策的实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和现实联系。
总结
一、欧亚大陆商路—陆上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
(二)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
(三)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四)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
二、欧亚大陆商路—其他重要商路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四、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