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本书导读
文化culture
广义: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
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德)马克思
选必2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
选必3
选必1
教材知识体系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第1、2课)
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4、5课)
三、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6、7、8课)
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10课)
五、战争与文化交流
(第11、12、13课)
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15课)
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活动课)
地域文化发展
(有哪些文化)
多样性
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文化之间如何交流)
交互性
传承、保护、共享
(如何传承保护)
传承性
尊祖敬宗
忧国忧民
团圆和睦
四合院
和谐有序
社稷坛
农本、民本观念
黄帝陵
文化认同
以下传统节日和建筑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目标:
1、了解早期中华文化形成时期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特点。
2、能够说出中华文化在各历史时期发展的典型特征。
学习目标:
1、辨别展示材料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记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概念解释: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众多,进入封建社会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核心。中华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东亚地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①文明形成初期——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多元起源、多元一体
2、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②春秋战国时期——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时代背景: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
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侯变革争霸
②春秋战国时期——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奠基—百家争鸣
为政以德、仁、礼、民本
儒
墨
法
道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劳、节俭
依法治国、专制集权、变革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道、辩证思想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时期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都是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所提出新秩序的理论构想
儒家—拿得起—有为—入世
道家—放得下—无为—避世
佛家—想的开—解脱—出世
③秦——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焚书坑儒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
法家思想为主流
④汉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巩固一统、独尊儒术
黄老:无为而治
儒学:积极有为
巩固加强思想统一
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百废待兴、民生凋敝
董仲舒融合了先秦诸子的思想,借鉴了阴阳家、农家等其他学派的学术观点,将传统的儒学改造为适合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德主刑辅”“三纲五常”
⑤魏晋至隋唐——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p43历史纵横
特点:儒、道结合
⑤魏晋至隋唐——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佛道冲击
佛道冲击、三教合一
信仰佛学
儒、释、道
三教合一
材料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念,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纲要.上册》
⑥宋(元)——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理学思辨、科技发展
朱熹(南宋)
存天理(伦理纲常)、灭人欲
格物致知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明朝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这一学派被称为“陆王心学”。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理学
程朱
理学
陆王
心学
儒学
主观唯心
客观唯心
获取“理”的方式
⑦明清——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思想启蒙、思想禁锢
黄宗羲
顾炎武
工商皆本
批评君主专制
批判理学
倡导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乾隆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共发生130余起案件。其中47件案件的案犯被处以死刑。乾隆二十年发现胡中藻(坚磨生诗抄)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语乾隆亲自批示:“加浊字于国号上,是何肺腑 ”将胡中藻凌迟处死。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
明清时期的文字狱
⑧近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技术
制度
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改良、君主立宪
民主科学
革命
民主共和
首次提出学习资本主义
⑨五四以后——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知识小结:中华文化发展历程
大白P5
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大白P5
(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
(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汉字体系、中华文化自身的优势;
(4)教育:重视教育和史学传统
(5)民族关系:民族交融
(6)对外关系: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文化内涵;
(7)先进人士:传承与创新
(8)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政治:中央集权下国家统一、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发展完善;
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奠定物质基础;
思想:①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
②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
③中华文化自身的优势,具有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民族:民族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对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文化内涵;
其他:①重视教育和史学传统;
②先进人物的传承与创新;(如孔子、朱熹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以人为本:伦理观
周公:“敬天保民”、制礼作乐
孔子:“仁”、“仁者爱人”
“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
——《尚书·酒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
商代的卜辞和人殉
历史解释:
敬天保民: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礼乐制度: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人本思想&民本思想:政治观
孔子:反对苛政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观
殷商:祭祀上天和鬼神
老子:道法自然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迷信
遵循
利用
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关系。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3、爱国、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家国观
孟子:“天下之本在国” 修、齐、治、平。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张载
有利于提高责任感、使命感、爱国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4、崇德尚贤、天下为公:价值观
周:“明德”“敬德”
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德才兼备是圣人
有德无才是贤人
有才无德是小人
无才无德是废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生观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乾》: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6、和而不同:处世观
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孟:“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尚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方式,千百年来影响了人们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延续至今。
本土性
多样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包容性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1、特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
道家哲学中的辩证法和相对主义,使国人习惯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也正是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不狂妄、不偏激、注重中庸的民族性格。
发展动力
价值标准
当代借鉴
③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的提供借鉴;
②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
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价值:
大白P8
1.道德规范-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今天民主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谐世界;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5.民本——三农和民生;
6.义利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7.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和人才培养
【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解读传统文化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以科学态度对待;
2.传承和弘扬;
3.创造性转化;
4.兼收并蓄;
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
综上所述可见,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与统一的碰撞与交流中不断发展的。
3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
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如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新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
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限制君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思想主张。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到秦统一)
1、原始社会:多元起源,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西周时期: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并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文明
3、春秋战国:①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共同血缘和文化认同;
②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③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二)发展:秦汉到明清
1、秦汉时期: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崇法家学说;
②董仲舒融合阴阳、黄老、法家思想形成汉代新儒学。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儒学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2、魏晋到隋唐:民族交融、中外文化交融
随着汉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 道交融景象;
3、宋元:哲学化、思辩化;世俗化、平民化
①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哲学化),但宣扬封建礼教,压抑人性。
②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文化逐渐世俗化、平民化,如宋词、戏曲、话本等;
4、明清:①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提倡个性自由;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
抨击封建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②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发展;
(三)转型:晚清以来(1840年以来)
①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进步;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
在民族危亡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中国文化自元典时代就深蕴的忧患意识、变革观念、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等,推助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冯天谕《中华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