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蒲柳人家(节选)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名讳(huì)戏谑(nüè)擀面杖(gǎn)
B.捯气(dáo)荣膺(yōng)断壁残垣(yuán)
C.剜肉(wān)腌臜(ā)呱呱坠地(guā)
D.烟囱(cōng)害臊(sào)拗不过(ni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怒人怨 形影不离 垂头丧气 脖然大怒
B.礼贤下士 眉开眼笑 枯躁乏味 崇山峻岭
C.天伦之乐 断壁残垣 勾魂索命 莺啼燕啭
D.云山雾罩 言谈举指 腰缠万贯 识文断字
3.【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除夕夜,四世同堂的一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尽享天伦之乐。
B.升职本是一件喜事,但他却如坐针毡,因为这意味着要交接工作,他违法乱纪的秘密就守不住了。
C.在《水浒传》这部名著中,有众多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
D.这幅“梅花闹春”图真是妙手回春,瞬间就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4.下列关于《蒲柳人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篇写何满子不愿穿花红肚兜,惹奶奶生气,由此引出一丈青大娘;又由奶奶管不了何满子,向爷爷告状,引出何大学问。
B.一丈青大娘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人物,何满子和爷爷何大学问是文中两个主要的描写对象。
C.“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一句,让读者感受到一丈青大娘的爱孙如命。
D.“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体现了何大学问慷慨大方的性格。
5.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理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A.dān yuán gāo qī B.tān huán gāo xī
C.tān yuán hāo qī D.dān huán hāo xī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用怎样的心情迎接这个意义非凡的的夏天?是计划如期进行的坦然,还是__________岁月的悔恨不安?__________正在努力,一切__________不晚。规律生活、 为爱付出、执着追梦,珍惜时光……在这个万物生长的火热夏天,莫负时光,莫负梦想。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没有一次成功不艰辛。你所能做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__________出不平凡的自己。新的一天,加油。
A.错过 只要 都 磨炼
B.蹉跎 如果 就 雕琢
C.荒废 虽然 但是 磨折
D.辜负 因为 所以 发现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C.《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柳人家》主要描写了几个普通农家人的多情重义,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淳朴善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B.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何满子是线索人物。
C.本文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使内容丰富,主线简约。
D.《蒲柳人家》语言古朴典雅,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9.下面语句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何满子六岁,剔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是外貌描写。
B.“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是动作描写。
C.“我差一点儿扔了这把老骨头,你还咒我!”是语言描写。
D.“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是语言描写。
10.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B.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何满子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C.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运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勇猛无比的特点)
D.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对何满子的百般疼爱)
二、语言表达
11.《蒲柳人家》一文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典型而又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一丈青大娘,她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对孙子疼爱有加。请你运用动作描写,描绘运动场上一个精彩的活动场面,力求生动传神,有文采。100字左右。
三、语段阅读
阅读《蒲柳人家》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他的外号叫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以后,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待不长。于是,他就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一年有七八个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骡马大市之间,奔走在长城内外的古驿道上。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一来,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高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12.对选文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他“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所以人们虽然认为他编故事、讲故事根本算不得学问,但也说他是有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B.他编的故事、讲的故事说起来煞有其事、头头是道,但却是无中生有、信口开河,人们为了嘲讽他,就称他是“大学问”。
C.他能凭空编造出那么生动曲折、有枝有叶的故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人们真诚地认为他有“大学问”。
D.他会编故事、讲故事,应该说是有点学问,但人们为了满足他“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虚荣心,干脆称他为“大学问”。
13.如果给何大学问画一幅画,下列要素组合最典型的一项是()
A.古驿道大鞭文庙光背儿马 B.唱本书囊文庙崇山峻岭
C.古驿道长衫唱本崇山峻岭 D.长衫书囊大鞭光背儿马
14.下列能够体现何大学问慷慨大方性格的一项是()
A.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待不长。
B.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C.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
D.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
15.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乡土气息浓郁。
D.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四、综合性学习
16.校团委开展以“安徽——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校团委拟写了一则通知,请按提示修改。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增加同学们对家乡安徽的了解情况,增强文化认同感,我校将于2021年12月30日14时在学校报告厅举办“安徽——我的家乡”主题报告会。届时,文化学者张青老师将与同学们分享安徽的历史文化。请各班同学准时参加。
2021年4月24日
①画线句成分赘余,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通知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
(2)活动后,玲玲同学写下了一段文字表达激动之情,请按提示回答问题。
大美安徽,我为你歌唱。我要歌唱那滁州的醉翁亭,王安石虽醉,却与民同乐;我要歌唱那泾县的桃花潭,A 将行,忽闻岸上送别的歌声;我要歌唱那和县的陋室,B ;我要歌唱那桐城的C ,张英大肚能容,传为千古美谈。
①文段中有一处常识性错误,应将“ ”改为“ ”。
②根据语境,在A、B、C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3)下面是一副赞美黄山九龙瀑美景的对联,缺失的两个词语应该填( )
上联: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下联: 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 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A.三岭 近看 B.高岭 乍听 C.三岭 乍听 D.高岭 近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蒲柳人家》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蒲柳人家(节选)
刘绍棠
①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②那一年是1936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③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④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⑤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装,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⑥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⑦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⑧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⑨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何家世代单传,辈辈一棵苗,何满子的爷爷就是老生儿,他父亲也是在一丈青大娘将近四十岁时才落生的;偏是何满子不同凡响,是他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洗三那天,亲手杀了一只羊和三只鸡,摆了个小宴;满月那天,更杀了一口猪和六只鸭,大宴乡亲。她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挨门挨户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金光闪闪,差一点把何满子勒断了气。
⑩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17.请用简洁的语言为选文第⑦段拟小标题。(字数不超过10个字)
18.请根据下面例句句式,从文中找出相应情节,梳理何满子或一丈青大娘的形象。
例句: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野”。他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
说起 ,那真是一个字 ,他(她)
19.品味文中划线句,请从不同角度赏析其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等)。
20.一丈青扈三娘可是《水浒传》中出了名的铿锵玫瑰,书中说她“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和本文中粗手大脚的何满子奶奶似乎毫不搭调,请根据自己对两个人物的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两个看似有天壤之别的人赋予同一名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中的“谑”读音应为“xuè”;B项中的“膺”读音应为“yīng”;C项中的“呱”读音应为“gū”。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脖然大怒”应写作“勃然大怒”;B。“ 枯躁乏味”应写作“枯燥乏味”;C.正确;D。“言谈举指”应写作“言谈举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
A.天伦之乐:泛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B.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C.两肋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性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
D.“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句中形容绘画作品,用错对象,使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B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ACD.正确。
何满子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人物,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是文中两个主要的描写对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句中加点的四个字“坍”“垣”“蒿”“栖”依次应读“tān”“yuán”“hāo”“qī”。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记住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6.【答案】B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第一空:错过,交错而过,失之交臂。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白白地浪费时间。荒废,指不利用,浪费。辜负,对不起(别人的好意)根据“你用怎样的心情迎接这个意义非凡的的夏天”可知,“夏天”是一段时间,故“蹉跎”合适。
第二、三空:根据“正在努力”和“不晚”可知,二者的关系是假设关系。故“如果……就……”合适。
第四空: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雕琢,雕刻的意思,引申义是把某人修饰的完美。磨折,经受磨炼。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也是一种再加工的行为。结合下文“出不平凡的自己”分析,是让自己的变得优秀,“雕琢”合适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7.【答案】D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小说文学常识;变色龙;蒲柳人家;科举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 本文语言文白结合,较多运用口语与俗语,有说唱艺术的特点。不是“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的风格。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9.【答案】D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是心理描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结合文章内容,从文本中找到描写段落,然后分析其描写方法,并摘抄原句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比喻;夸张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本句并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而是比喻(把纤夫比作元宵)和夸张;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选出判断错误的一项。
11.【答案】他用尽全力,像生了翅膀一般,飞奔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时间似乎凝住了,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身子瞬间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落人沙坑,双腿弯曲,双脚深深嵌进沙地,整个人却由于惯性,向前扑去。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运用动作描写,描绘运动场上一个精彩的活动场面。答题时要完整地描绘每一动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现动作发生、发展乃至结束的过程,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印象。要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在一系列动作中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思想,进而使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完整、立体化。
故答案为: 他用尽全力,像生了翅膀一般,飞奔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时间似乎凝住了,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身子瞬间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落人沙坑,双腿弯曲,双脚深深嵌进沙地,整个人却由于惯性,向前扑去。
【点评】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能力。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12.D
13.D
14.B
15.A
【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含义包括本义及语境义,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含义。
(2)本题考查人物外貌分析。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简要概括,注意点要找全。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4)本题考查作品语言特色。比如句式上的特点、语言风格等。答题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12.结合第五段分析得知。戏谑,是人们有点调侃的意味,文中”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尊敬,是他确实有学问,”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 。所以人们称他为”大学问“。
故答案为:D
13.结尾段: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形象简要概括为:长衫书囊大鞭光背儿马
故答案为:D
14.选项体现人物形象为:
A: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
B:善良,大方
C: 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虚荣。
D:痴迷学问。
故答案为:B
15.语言风格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第一段:名讳已不可考中名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
第三段:“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阅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有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第五段: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整散句结合。
文章语言没有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故答案为:A
16.【答案】(1)删去“情况”;在日期上方加上署名“校团委”
(2)王安石;欧阳修;李白;刘禹锡虽生活困顿,却安贫乐道;六尺巷
(3)C
【知识点】诗歌对联;应用文;作家作品;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通知的写作。①“增加”与“了解”成分赘余。应 删去“情况” ;②通知的结尾应有署名。
⑵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依据平时的学习积累作答。
⑶ 根据对联词性相同的原则,上联中的“九匹”为数量词,故第一空排除“高岭”;第二空,“远观”和“近看”词义虽然相对,但“近看”放在下联中与“松涛鸣”不搭配,故应用“乍听”。
【点评】⑴本题考查通知的格式。它 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解答时要依据格式的要求书写。
⑵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⑶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答案】17.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一丈青大娘威震运河滩。一丈青大娘怒打纤
18.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灵/慧”;他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娇”。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硬是让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条花红兜肚来护他;何满子不同凡响,是他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他一出生,奶奶是喜泪如雨,烧香上供,拜佛许愿;洗三满月更是杀鸡宰羊大宴乡亲,还亲手缝制百家衣,打造长命锁。说起一丈青大娘,那真是一个字“豪”,她“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说起一丈青大娘,那真是一个字“巧”,她“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
19.抓住了一丈青大娘的心理、动作描写,“抡圆了扇”体现了大娘勇力过人,爱憎分明的个性。接着细腻地描绘年轻纤夫的外貌、动作,以幽默的口吻,夸张的手法侧面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威力。语言上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任意三点)
20.《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武艺高强,《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大娘同样能打善骂,三五个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她性情豪爽,义字当先,有着侠肝义胆,虽容貌不胜扈三娘,但性情不让三分。刘绍棠曾说他的乡土文学、他的《蒲柳人家》,均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说明他深深地爱着笔下这群劳动人民,因此借“一丈青”的名号美化何满子奶奶的形象,似也有理。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抓取主要信息,比如人、事情、结果等,注意题干中字数要求。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选取一丈青大娘或何满子的任意一个特点即可。答案不唯一。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注意可从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赏析。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17.结合“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可概括出,一丈青大娘怒打纤夫(威震运河滩)。
18.示例: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娇”。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硬是让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条花红兜肚来护他。示例:说起一丈青大娘,那真是一个字“猛”,你看她怒打不注意形象的纤夫“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打得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这得使多大的劲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勇猛有力,打得对方没有还手之力。
19.“勃然大怒”“抡圆了扇”是对一丈青大娘的心理、动作描写,写出了大娘爱憎分明、勇力过人、不怕事的个性。“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具体细腻地描写了年轻纤夫受伤,语言生动、幽默,用语夸张,侧面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威猛。“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采用文白相间的说书语言,讲究合辙押韵,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能抓住听众的心。
20.从《水浒传》中的“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可以看出,一丈青扈三娘武艺高强;从《蒲柳人家》⑥段中的“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和⑦段的“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同样也很能打架,武艺高强。《蒲柳人家》写的是运河滩上的庄户人家,是刘绍棠描绘自己家乡的劳动人民,他喜欢并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因此用“一丈青”给大娘命名,赞美其侠肝义胆,行侠仗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