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1 08: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弗之怠(dài) 既加冠(ɡuàn) 以乡人子谒余(yè)
B.烨然(yè) 容臭(xiù) 言和而色夷(yí)
C.朱缨(yīnɡ) 执经叩问(kòu) 有裘葛之遗(wèi)
D.逾约(yú) 绮绣(qǐ) 主人日再食(sì)
2.下列加点的“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岂他人之过哉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不敢稍逾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让我吃两顿饭)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然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D.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C.《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字景濂,元末明初著名散文家。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等。
6.下列对《 送东阳马生序 》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7.下列加点词的古今词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不敢稍逾约 B.媵人持汤沃灌
C.主人日再食 D.右备容臭
8.下列句子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腰白玉之环
A.有仙则名 B.披发文身 C.以乐其志 D.一狼洞其中
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1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岂他人之过哉
1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  )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无硕师名人与游 ③益慕圣贤之道 ④门人弟子填其室
⑤无鲜肥滋味之享 ⑥缊袍敝衣处其间 ⑦同舍生皆被绮绣 ⑧余因得遍观群书
A.①④⑤⑧ B.③⑤⑥⑦ C.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
1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译文: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
B.未尝稍降辞色。(译文:不曾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口中和身体的奉献不如人。)
D.撰长书以为贽。(译文: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
二、默写
15.按照要求填空。
(1)全文的总领句是“   ”。作者外出求学,以“缊袍敝衣”处在富家子弟之间却“略无慕艳意”,其原因是“   ,   ”。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   ,   ”。
(3)如果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   ”和“   ” 字;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   ”。
三、语言表达
16.认为读书苦,几乎是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和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150字左右。
四、综合性学习
17.近年来,踏着建设美丽家乡的步伐,潢川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学校开展以“潢川县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新闻采写。下面是一同学搜集的三则材料,请你整合每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紧扣活动主题,写一则80字左右的新闻。
【材料一】
近年来,潢川县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升级,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
【材料二】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出行,让南北两城连为一体,近年来,潢川县在保障原有几座桥梁畅通的同时,于小潢河流经的城区段先后兴建了京九大桥、彩虹桥,改建了兴潢桥,具有历史人文地标意义的振潢桥重修工程也已上马。
【材料三】
近年来,潢川县在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上做足了文章。新修的蔡寺河湿地公园、光州古建筑公园,彰显了城市的大气,几多袖珍公园点缀在热闹的街区边,平添了城市的灵性。而弋阳文化广场和潢川会展中心广场的落成,又为爱好文娱活动的市民提供了好去处。
(2)材料解说。潢川城的新貌吸引了外界的眼球,兄弟县的一个参访团来潢观光学习,请根据下面材料,以解说员的身份向来宾介绍潢川城市绿化情况。
潢川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2020年 29 10
2021年 33 11.2
2022年 36 13.6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8.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患”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不患寡而患不均 B.患难与共
C.防患于未然 D.故患有所不辟也
19. 古代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现象。如“益”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益其所不能”中与“曾”同义,意思是“增加”,在“益慕圣贤之道”中解释为“①    ”。“以”在《出师表》“以塞忠谏之路也”中意思是“②    ”,在“以中有足乐者”中解释为“因为”。
20. 对“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才能超过我的人,不应该四海之内也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
B.四海之内也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是因为我已年老,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C.这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D.作者认为自己功成名就,能位列公卿、四海称名,更应谦恭抑己、虚心做人。
21. 请根据上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材料二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①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③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④,盍⑤改之乎?不然,迨⑥(dài)年事蹉跎⑦,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⑧,以昭炯戒⑨。”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信:真的。②志:记。③冀:希望。④厌:满足。⑤盍:何不。⑥迨:等到。⑦蹉跎:光阴消逝,事无进展。⑧请铭之坐右:请让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坐,同“座”。⑨炯戒:明显的警戒。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宋濂将自己与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对比,突出了①    对学有所成的重要作用。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勉励他立志勤学,以警惕“②    ”;李生则劝告朋友王生,真正的“善学者”应贵在③    ,最忌讳④    。
六、现代文阅读
2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 B.既加冠(既然)
C.礼愈至(周到) D.俟其欣悦(等待)
(2)翻译下列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文章从哪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 既加冠(ɡuàn) ——冠ɡuān。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A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A 项的“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B、C、D 三项的“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3.【答案】A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辨析能力。
A.“支”同“肢”;
BCD.无通假字。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通假字做好积累。解答此类问题,必须了解句中存在的通假字,并且准确把握其意思。
4.【答案】C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正确句意应为:已经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既”意思是“已经”,不是“既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5.【答案】B
【知识点】其他常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唐雎不辱使命;名人事迹;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辨析。《战国策》是国别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和积累,解答时有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选项的表述,正确地进行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解析】【分析】ABC.正确。
D.“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错,作者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7.【答案】A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A.正确; B.“汤”的古义是“热水”,今义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C.“再”的古义是“两次”今义是“又一次”。D.“臭” 的古义是“气味”今义是“(气味难闻(跟‘香’ 相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它常常体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几个方面。平时我们应注意积累。
8.【答案】B
【知识点】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唐雎不辱使命;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 例句中加点 词“腰”是名词用作动词,A.B.D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作名词等。解答时依据句意以及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A.应为:先达/德隆望尊。B.应为:益慕/圣贤之道。C.正确。D.应为:手 指/不可屈伸。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1.【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虽然羡慕”说法错误,应是“略无慕艳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分析。首先我们应把握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再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细节。
12.【答案】A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A项中的“支”是通假字,同“肢”。
故答案为:A
【点评】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13.【答案】D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①写的是致书之难,②写的是求师之难,⑤⑥两句写的是生活之难。其他几句则不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ABD.正确。
C 项正确的翻译应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15.【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勤;艰;梅花香自苦寒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即 、 奉 、 砚 、”
故答案为:⑴ 余幼时即嗜学 ,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⑵ 天大寒 , 砚冰坚 , 手指不可屈伸 ⑶ 勤 , 艰 , 梅花香自苦寒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16.【答案】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读书苦”。在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暖食饱,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知识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宋濂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然后再针对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学生对读书苦的认识和态度来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字数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读书苦”。在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暖食饱,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才能。解答时,既要联系文本,又要结合学习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标题)潢川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导语)近年来,潢川县多措并举,加快城建步伐,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主体)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净化城市,兴修、改建桥梁,连通南北两城,修建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提升城市品位。
(2)各位来宾,欢迎光临潢川。我们眼前这张“潢川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反映了2021年至今我县城市的绿化成就。从表中可看出,三年来我县城市绿地率提高7%,人均绿地面积扩大3.6平方米,成就显著。谢谢大家。
【知识点】图表信息;新闻概括;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⑴ 结合题干“踏着建设美丽家乡的步伐,潢川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学校开展以‘潢川县城换新颜’”的内容可概括标题为:潢川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结合材料一中“近年来,潢川县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材料二中“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出行,让南北两城连为一体,近年来,潢川县在保障原有几座桥梁畅通的同时,于小潢河流经的城区段先后兴建了京九大桥、彩虹桥,改建了兴潢桥”,材料三中“近年来,潢川县在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上做足了文章”的内容可概括导语为:近年来,潢川县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城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合材料一中“潢川县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升级,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材料二中“近年来,潢川县在保障原有几座桥梁畅通.的同时,于小潢河流经的城区段先后兴建了京九大桥、彩虹桥,改建了兴潢桥,具有历史人文地标意义的振潢桥重修工程也已上马”,材料三中“近年来,潢川县在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上做足了文章。新修的蔡寺河湿地公园、光州古建筑公园,彰显了城 市的大气,几多袖珍公园点缀在热闹的街区边,平添了城市的灵性。而弋阳文化广场和潢川会展中心广场的落成,又为爱好文娱活动的市民提供了好去处”的内容可概括主体部分为: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净化城市,兴修、改建桥梁,连通南北两城,修建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提升城市品位。据此总结作答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⑵ 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能力。审读“潢川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可知,2020年绿地率(百分比) 29,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10;2021年绿地率(百分比) 33,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11.2; 2022年绿地率(百分比) 36,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13.6; 据此可知,三年来潢川县城市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逐年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点评】⑴本题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答题思路:先找出材料的主体对象,然后按照“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的思路整理得出基本答案,最后再根据字数等具体要求对修饰性成分进行添加、删减或对语意进行精练化概括。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答案】18.A
19.更加;以致于
20.C
21.专心;懒惰;思考;莫逾自厌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实词
22.【答案】(1)B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ACD三个选项的词语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有B选项有误,B选项 “既加冠”中“既”不是既然的意思,而是已经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2)本题的翻译,句中的“以”“者”“口体之奉”“不若”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分析题干的要求,确定筛选信息的标准和方向,然后采取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句子,确定答案。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考生此题答对意思,语言简洁即可得满分,若是语言不够简洁,是要扣分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