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度的?
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地貌的观察
1.通过野外考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观察点进行地貌观察。(地理实践力)
2.了解地貌观察的内容,描述所观察地貌的特征。(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观察地貌
①选择位置
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②遵循原则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
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③观察顺序
盲区
盲区
盲区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观察地貌
③观察顺序:
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如山岭、河谷等;
最后描述河崖、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山地、平原
山岭、河谷
河崖、陡崖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2.辅助观察工具
地形图、遥感影像
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平原、山地和丘陵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平原 海拔200m以下,相对高度很小
丘陵 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较小
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高原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较小
盆地 四周高(相对高度大)
中间低(相对高度小)
相对高度能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思考: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代表的地貌意义?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自主学习 · 完成课本P77思考题:
H=H甲-H乙 =885.4-879.0=6.4(米)
H=H最高-H最低 =885.4-790=95.4(米)
坡度大小
坡度角或者 来表示。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2、坡
(1)坡度
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等高线稀疏
缓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耕作,由于破坏了原有植被,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在山坡上(坡度小于25°)修建梯田可减轻水土流失,保水保土
坡度大于25°应发展林牧业,保护植被
黄土高原梯田
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京张铁路
为降低坡度,山区公路、铁路常常修建大桥和隧道
贵州北盘江大桥
阳坡
阴坡
迎风坡降水多,晴天少。
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2、坡
分析不同坡向的水热差异,并思考坡向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
向阳坡光照充足温度较高,热量充足
背阴坡温度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好
水热条件越好,植被种类多,植被茂密。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2)坡向
祁连山阴阳脸
坡向
在我国绝大部分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
阳坡
阴坡
阳坡
阴坡
S
N
金沙江干热河谷
坡向
迎风坡气流上升,降水较多;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少
阳坡
0.6℃/100m
河北嶂石岩地貌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观察地貌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地貌的面积、地貌的空间分布状况等。
无论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
一般比较陡峭
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
一般比较平缓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某地理研学团队计划对贺兰山进行研学探究,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队员们对贺兰山周边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读,确定了观察步骤和方法。按照前往贺兰山C地点的过程,逐步对贺兰山整体、山体的一侧坡地、山麓的冲积扇体进行观察。
三、探究活动
1.[综合思维]观察贺兰山整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图A),根据经纬网和海拔,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根据等高线描述贺兰山的地形特征。
答案 主要地貌类型:西部是山地,东部有地势较平坦的平原。贺兰山海拔较高,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较窄;山地东西不对称,西坡和缓,坡度较小,东坡陡峻。
2.[地理实践力]对贺兰山图A中局部地区进行放大(图B),观察图B,说出图中主要的地貌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答案 主要是山体东南侧的坡地。地势起伏大、陡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
3.[地理实践力]对图B中的局部山麓地带放大(图C),根据等高线判断图C中东南部的地貌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答案 冲积扇。理由:等高线突然变得稀疏,坡度上陡下缓;等高线呈圆弧形,呈现出以山谷出口处为顶部的扇形。
4.[综合思维]对图C中东南部的地形不同部位进行仔细观察,组成物的颗粒大小有什么规律?
答案 扇顶颗粒物最粗,越往下部的扇缘,颗粒物越细,边缘最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