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八年级上册第11课 欣赏 谁说女子享清闲(课件+教学设计+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八年级上册第11课 欣赏 谁说女子享清闲(课件+教学设计+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02-13 09:22:40

文档简介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简介: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相关成语:
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 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意指很难辨别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磨刀霍霍: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创作背景: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忠心。
《谁说女子享清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实践活动,体验豫剧风格并认识和了解常香玉这位豫剧表演艺术家。
2、能随音乐跟唱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并结合演唱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教学重点:
能有韵味地跟伴奏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
教学难点:
结合唱腔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说唱脸谱》
1、这首歌是什么艺术的表现形式?大家知道哪些戏曲剧种?
2、教师播放《花木兰》选段。
教师:“这一唱段属于哪一剧种?表演艺术家是谁?有哪些代表剧目?唱腔有何特点?”
学生:“河南豫剧,常香玉,代表剧目《花木兰》、《烤红》、《断桥》。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淳厚。”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引出河南方言
教师:“同学们,今天中午你们请老师吃大餐,中不中?”(学生回答中或不中)“大家说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跟老师再来学两句怎么样?”(出示幻灯片戏词)
教师:“河南人说话没道理就是‘理太偏’;说女孩儿没事干,在家享清福,就是‘想清闲’;女孩子不同意这种说法,就反驳道‘谁说女子享清闲,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儿干’。”
河南的方言有什么特点?
比如:偏、闲、白天、纺棉。(发音多点an的感觉)
语调:起伏较大,抑扬顿挫,有很多的四声。
3、再次欣赏、感受豫剧音乐中河南方言的音调和韵味。
讲述故事背景
学生:讲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教师 :总结花木兰是保国杀敌的巾帼英雄,她也像男人一样身穿铠甲,手持宝剑,因此,做出来的动作很威武。
5、欣赏河南戏曲金奖擂主----孔莹,看她是怎么演绎花木兰的?
6、全曲表演
教师提示:看了小孔莹的表演,结合我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边演唱一边加上简单的身段动作 。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豫剧剧种的唱腔,了解了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通过听、唱、做,使我们对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更加热爱戏曲音乐,让它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谁说女子享清闲》
教学内容:
欣赏并学唱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赏、学唱、表演地方戏曲片段,加深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印象,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听、看、唱、做、比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戏曲唱腔的韵味,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豫剧,加深对中国戏曲中唱腔、行当等相关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豫剧的特点,了解中国地方戏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活动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体验南北地方戏曲的风格及其差异。
教学过程:
(一)、豫剧欣赏
1、教师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选段,学生分辨剧种。
2、教师提问:“我刚才的唱段中唱到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
3、学生回答并讲述花木兰的故事。
4、教师播放常香玉表演的《谁说女子享清闲》唱段(视频),学生感受与刚才老师唱的有何不同?
5、教师简介豫剧大师常香玉(结合投影中的图片)。
6、学生模仿学唱一句。
(1)跟随教师用河南方言练习念白,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
(2)学生随演唱视频学唱一句。
(二)、戏曲百花园
1、教师播放一组戏曲联唱视频片段,学生分组抢答剧种及其流传地区。
越剧《梁祝》;
黄梅戏《打猪草》;
粤剧《荔枝颂》;
豫剧《白蛇传》;
昆曲《牡丹亭》;
沪剧《罗汉钱》;
京剧《苏三起解》。
2、总结:我国现有300多种民族民间戏曲,戏曲是我国的国粹。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我国戏曲根据地域的不同大致可分成南、北两大风格流派。今天这节课里我们初步感受了南北地方戏曲的演唱风格,同学们你们能谈谈南、北地方戏曲各有何特点吗?”
2、学生小结
3、教师总结
课件16张PPT。—— 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 以往的戏曲教学模式(以京剧为例):
京剧的知识框架1、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2、京剧的四门功夫(唱、念、做、打)3、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4、京剧的念白(京白、韵白)5、京剧的表演特点(虚拟性、程式化)6、京剧的音乐(文场、武场)7、京剧的舞台美术(脸谱等) 1、能有韵味地跟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2、知道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曲,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
3、感受豫剧魅力,积极地参加课堂实践活动。 能有韵味地边表演边唱《谁说女子享清闲》片段。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知道一部经典剧目
《花木兰》认识一位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 感受一种音乐风格
豫剧的行腔韵味接触一个剧种
豫 剧通过学会一段经典唱腔
《谁说女子享清闲》韵味教学难点唱出从方言入手教学过程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呐!《谁说女子享清闲》
—— 豫剧《花木兰》选段理解唱腔和方言的关系,能咬准方言;
依方言的行腔咬字去“唱”,韵味就出来了60%-70%。从方言入手学唱豫剧教学过程在感受花木兰精神气质的基础上去模仿孔莹,学生情绪
就会更准确、更神气,演唱韵味也会更上一个层次。模仿常香玉从方言入手学唱豫剧教学过程模仿常香玉大师字正腔圆、韵味醇厚的“常派”唱腔。
细腻大方、性格鲜明的表演特点。
深化学生的表演体验,提高学习质量。模仿常香玉从方言入手学唱豫剧教学过程有韵味地唱
《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难点(抓方言掌握咬字行腔)(感受花木兰精神)(模仿“常派”唱腔和表演风格)模 糊 会 唱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它的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代表作有《花木兰》、《李双双》、《朝阳沟》等。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常香玉
朝鲜战争时期,向志愿军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部,被誉为“爱国艺人”。豫剧代表人物

谢谢指导!课件12张PPT。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呐!
《谁说女子享清闲》笔绘画花木兰说一说

花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听一听
《谁说女子享清闲》的豫剧表演学一学
河南方言和豫剧中的腔调唱一唱
跟着老师唱《谁说女子享清闲》中的选段演一演
边唱边加以一定的动作表演想一想
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弘扬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