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熟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水平调研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
B.假如此人肌肉注射某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C.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红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吸水
D.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O2,避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C.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D.大量喝清水后,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及与其相连的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D.学习、记忆和情绪均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4.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除图中所示的系统外,人体的代谢废物还可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B.人体肝细胞内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分别小于、大于b处
C.若a所在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不会导致b处出现组织水肿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
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
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
6.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和速率。分别给予两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依据结果推测神经纤维所处的环境可能是
A.甲在高Na+海水中,乙在高K+海水中 B.甲在高Na+海水中,乙在低K+海水中
C.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Na+海水中 D.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K+海水中
7.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两种神经元和两种突触
B.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为兴奋部位
C.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8.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损伤发生在脑干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障碍
B.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C.损伤发生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时,患者的缩手反射消失
D.损伤发生在小脑时,对患者身体运动无任何影响
9.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胶质细胞围绕轴突生长形成髓鞘,髓鞘有规律的中断形成郎飞结,如下图所示。郎飞结处具有钠离子通道,两个相邻郎飞结之间的轴突膜上没有钠离子通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髓鞘的细胞只是支持保护神经元,不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B.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上产生的原因是髓鞘阻止了钠离子流出轴突膜
C.郎飞结的形成极大的阻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D.动作电位可通过电信号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导
10.研究发现,果蝇通过训练能记住并避开某种气味,训练的方法是接触这种气味时伴随着电击。该记忆由一种被称为蕈形体神经元的细胞管理,其机制如图1、图2所示。电击能将多巴胺传递给蕈形体神经元,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存储了将电击与气味联系起来的记忆,但这段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力和睡眠等因素,会影响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
B.记忆和遗忘的启动,可能与多巴胺分子数量和识别多巴胺的受体种类有关
C.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学习、记忆和情绪都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D.该条件反射建立过程,是“非条件刺激——气味”与“条件刺激——电击”关联形成的
11.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该递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速,汗腺分泌,肝糖原分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
B.肾上腺素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
C.肾上腺素能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脏,引起心跳加速
D.神经元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12.人的心房钠尿肽(ANP)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肽类激素,能够使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钠通道关闭,也能够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NP经导管弥散进入体液,运输至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B.醛固酮和ANP对钠平衡的调节起协同作用
C.ANP能促进钠、水的排出,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D.ANP发挥作用后即失活,体内会源源不断地合成以维持动态平衡
13.胰岛素是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除了受血糖浓度的调节还受自主神经的调节
B.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引发葡萄糖的转运、糖原的合成等
C.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D.胰岛素基因突变导致编码出异常的胰岛素,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14.“青春痘”是困扰男女学生的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的痤疮,痤疮丙酸杆菌会在病变部位大量繁殖,处理不当时通常会伴随着炎症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雄性激素只会在男性体内存在
B.雄性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内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C.痤疮发生的原因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和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
D.痤疮丙酸杆菌中不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促胰液素的受体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不通过神经中枢传到胰腺
C.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特点
D.促胰液素可以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促进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
16.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
B.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C.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棕色脂肪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
D.持续寒冷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17.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下图A→D表示2型糖尿病进展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量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
B.A→B时,人体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增加且IR增强
C.B→D时,人体胰岛A细胞功能减退、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
D.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高IR,表明该个体患有2型糖尿病
18.下图是人体内环境态的部分调控简图,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相应器官,小写字母表示相应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下丘脑,是体温、水平衡、血糖调节的中枢
B.激素f由D分泌,主要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C.结构C、E代表相应的内分泌腺均能参与体温调节,环境温度较低时c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人体调节血糖水平的路径:④→⑤→⑥→②→③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b为胰岛素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9.(15分)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相关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激素,⑤~⑦代表相关的过程或生理效应,A、B、C代表相关的器官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使__________兴奋,促使神经元A合成和分泌①__________激素,进而促进__________,以实现机体水平衡的调节。
(3)该同学运动后会及时补充食物,补充食物半小时后,⑤→⑥→⑦的活动会增强,其中⑦代表的生理效应为促进__________,进入肝、肌肉细胞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图中葡萄糖与Ca2+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C是__________细胞,当其周围钙离子浓度降低,会引起血糖浓度__________。
(4)在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若某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表现出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这说明该激素能__________。
20.(11分)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时期。在此期间,因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导致植物神经(内脏神经中的运动神经)功能的紊乱,严重者不仅会出现忧郁、焦虑、多疑等精神症状,还会伴有如阵发性潮热、出汗等血管舒张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症状……。
(1)更年期女性表现出的症状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影响了__________的功能,另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还直接或间接地受__________的调节。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
(2)下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过程。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
①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__________。
②膀胱中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2分)。人体产生尿意的过程___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非条件反射。排尿过程中,尿液最终能排空排尽,这是一种__________调节机制。
(3)若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如图甲所示。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处给予一适宜刺激,相关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丙所示。
表1记录得到图__________所示电位变化曲线,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________点。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_________电位。
21.(10分)Ⅰ.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需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刺激,图1是其作用机制示意图,据图1回答以下问题:
(1)ACTH是在__________(填器官)中合成的一种__________(填化学本质)。图1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细胞的相关过程可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特点。
(2)蛋白激酶A对固醇类激素原料孕烯醇酮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蛋白激酶A对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的含量有影响,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
Ⅱ.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5羟色胺(5HT)又名血清素,它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作为抗抑郁药物。氟氧苯丙胺和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也常用于抗抑郁的治疗,它们的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3)氟氧苯丙胺和MAO抑制剂都能缓解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进而抑制异常兴奋的突触后神经元。
(4)下列可以考虑作为抗抑郁药物的是____________。(2分)
A.促进5羟色胺合成和分泌的物质
B.对突触前膜5羟色胺载体有促进作用的物质
C.促进突触后神经元Cl-内流的物质
D.促进突触后膜上5羟色胺受体增加的物质
22.(13分)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主要通过结合并激活与G蛋白耦联的ARs起作用,ARs广泛存在于肝脏细胞。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环化--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通路能够调节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反应和平衡。在饥饿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R-酶p”为蛋白激酶A复合物)。
(1)正常人体内血糖的含量是_______________,进食后_____________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加强,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据图1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的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进入组织细胞。
(2)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图2中血管A、B、C三处的血糖浓度最高的可能为_____________。
(3)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_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试分析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分)。
(4)据图2分析,人体进餐后血糖调节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2分),可能会引发高血糖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2分)。
(5)临床上,Ⅱ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研究发现,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没有减少,但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你认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①与胰岛素相抗衡的激素增多;②胰岛素分泌障碍;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④胰岛B细胞损伤;⑤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
23.(11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病毒沿神经传播导致水痘,并在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形成终身潜伏感染。随年龄的增长或免疫功能下降,病毒从潜伏状态再激活,形成带状疱疹。VZV具有嗜神经性,使得神经纤维外的髓鞘脱落,同时增加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的数量。下图是VZV再激活后传播及皮下组织发生的相应免疫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背根神经节中包含了许多神经元的___________,脊神经是由许多__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
(2)患带状疱疹常见的后遗症是持续剧烈的神经痛,原因有:___________(2分)。导致生物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容易传至相邻的神经纤维,导致较小的刺激就能引起较大的神经冲动;同时VZV感染会___________(2分),导致动作电位更容易产生,痛觉敏感化。
(3)VZV双链DNA病毒,其入侵并增殖的过程如图。
①VZV侵入宿主细胞后,双链DNA先环化进行滚环复制的优点是可避免被___________水解;
组装释放前再线性化有利于再次侵染细胞时DNA通过_____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
②VZV第一次获取的包膜来自___________。ABMA是一种抑制细胞自噬的药物,研究发现其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其机理是___________(2分)。
江苏省省熟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水平调研
生物答案
一、单选题(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
1-5 BCACA 6-10 CCADD 11-14 DDCB
二、多选题(4题,每题3分,漏选1分,错选0分,共计12分)
15 BCD 16 AB 17 ABD 18 AC
三、非选择题(5题,共计60分)
19.(15分)
(1)(特异性)受体 延髓
(2)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3)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 合成糖原
肝细胞 脂肪细胞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
胰岛B(细胞) 上升
(4)几乎全身细胞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0.(11分)
(1)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2)①脊髓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②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不属于 正反馈
(3)丙 ④ 正
21.(10分)
(1)垂体 蛋白质(多肽) 肾上腺皮质细胞 选择透过性
(2)促进吸收胆固醇酯 激活激素敏感酯酶
使CREB磷酸化,使其活性增加,促进类固醇合成酶基因转录
(3)使突触间隙中5-HT含量增加
(4)ACD(2分)
22.(13分)
(1)3.9-6.1 mmol/L 自主神经系统 带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
(2)C
(3)G1蛋白(与G蛋白耦联的Ars)
cAMP激活酶P,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改变R-酶P复合物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催化肝糖原的分解(2分)
(4)信号分子X分泌增多,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肝糖原分解(2分)
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2分)
(5)①③⑤(2分)
23.(11分)
(1)胞体 神经纤维
(2)神经纤维外髓鞘脱落(2分)
增加神经元上Na+通道数量(2分)
(3)①DNA酶 核孔
②核膜(内膜) 减少自噬体产生,阻止VZV劫持自噬体的膜,阻止VZV第二次获取包膜,阻止了病毒的释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