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欣赏 c小调(“革命”)练习曲(课件+教学设计+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欣赏 c小调(“革命”)练习曲(课件+教学设计+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02-13 09:29:25

文档简介

复三部曲式
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A)的典型结构是单二部或单三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式,它们通常比在独立小曲中有较大发展。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单主题的形式,因为复三部曲式强调的是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的对比,第一部分即便是对比主题的三部曲式,两主题的对比程度也小于第一部分与中间部分的对比。
复三部曲式的第二部分
  复三部曲式的第二部分即中部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
  1、中部为三声中部或插部(B)
  2、中部为展开部(R)
  3、中部为连接部(T)
  4、中部为第一部分材料的发展(A’)
5、合成性中部(浪漫派作曲家)(BC,BCD)
复三部曲式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往往重复(A)或变化重复(A’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部分,因而第三部分被称为再现部。中部为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典型的再现部是静止的再现。中部为插部的复三部曲式,典型的再现部是变化的再现。(共1张PPT)
《练习曲》
练习曲原指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通常包括一种或数种特定的技术。但是以肖邦为创始人,出现了艺术性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这些练习曲将艺术跟技巧完美结合在一起,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快板最基本的几种打法
一、大板的打法:
1、“呱”音:这是大板最经常发出的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手拇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持板位置在穿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前板上扬向下打击底板,发出“呱”的声音。手握竹板要松弛,打出共鸣音。
2、“台”音:将拇指穿入拴绳处,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拇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
器“小锣”的声响。
3、马蹄点儿:这种板点酷似马蹄行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声音,发出“咕”、“呱”两个声音。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咕”的闷音。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拇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也可以只打开、关闭拇指,打出“咕”“呱”的马蹄声音。
二、小板(节子)的打法:
1、基本点儿:是最基础的板式。将节子立起,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无名指推动底板,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单点儿:节子立起,先用底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拇指挡在节子的腰部碰出『咯』的音,拇指又借力挡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分为快打、慢打两种,用于不同场合。
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
3、双点儿:双点是一个单点加一个基本点组成,是快板书常用的板点。要求速递均匀、稳定。
嘀咯嗒|嘀嗒|嘀咯嗒|嘀嗒|
4、混合点儿:无名指控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底板和拇指限定一个距离,使前四块板来回逛动撞击,发出象老式火车的声音,要求节奏清晰稳定,每小节打出一个重音。也分为快打、慢打两种。
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共8张PPT)
革命练习曲
——肖邦
肖邦简介:
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代唯一把创作与生活融于钢琴上的“钢琴诗人”。
尤其《革命练习曲》是肖邦为祖国的民族独立写的一首直抒胸臆、悲壮激昂的C小调练习曲。
肖邦革命练习曲——基本信息
1、关于题目: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
2、内容: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乐曲的历史背景
1831年9月,离开祖国的肖邦在踏上巴黎的途中,当他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坚持了十个月之久的华沙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华沙沦陷的消息如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在悲愤慷慨中,他写下这首充满刚毅、坚强、具有英雄气概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革命”练习曲》。
《C小调练习曲》欣赏
同学们说说这音乐作品给你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速度快、紧张、激昂悲愤
键盘上的舞蹈
lal contents
a business in Seeu Korea in Februry 1998 wth the
so te wond. ASADAL sends or th
An about 35 tarks

FREd
让聚们胶蒙自二
景C小调练习曲
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协奏曲的结构。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钢琴的发展及钢琴的真正价值的了解,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钢琴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
教法 放磁带,让学生欣赏两遍,了解曲子的旋律特点。
学法 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新授
1、 欣赏《c小调练习曲》
1)作品介绍:乐曲创作于1831年9月,这时肖邦离开
祖国去巴黎,途中经维也纳、慕尼黑,来到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内心深处沸腾着剧烈的激情和愤怒。乐曲就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也简称其为《革命练习曲》。
作者:〔波兰〕肖邦
《c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
2)播放《c小调练习曲》,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乐曲表达的是作者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巩固练习
四、小结、作业 板书
c小调练习曲:〔波兰〕肖邦 复三部曲式 (共1张PPT)
单三部曲式,又称三段式,因为它是由三段旋律构成的,结构为ABA,即:呈示段——中段——再现段。
复三部曲式,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结构为:呈示部——中部——再现部。而它的三个部,可以由三段式组成,也可以由二段式组成,也可以由回旋曲式组成,总之是由一个完整曲式构成的。
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A部是由三段式或二段式构成的,而B部和C部却只是一个段,而非一个完成曲式。这种也算是复三部曲式,是不完整的复三部曲式。C小调练习曲
一、作曲家介绍(展示课件)  
师:肖邦,波兰音乐家,20岁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不幸的是,他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由于他不愿意为侵略者演奏,被迫离开祖国,逃亡到巴黎。在逃亡的途中,他听到了波兰人民起义失败,悲愤难抑,写下了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二、作品欣赏(课件展示)
设问:同学们听了这部作品有哪些感情共鸣?
回答:愤怒、忧伤、震惊、焦虑、冲击力、坚毅……
设问:在分析作品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练习曲”?作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浪漫主义特征……  
设问:浪漫主义特征体现在哪里?作品中出现的乐段。
老师总结:肖邦一生创作了许多练习曲,他的练习曲通常是作为音乐会演奏曲,这是他的一大创举。  
三、分步欣赏作品  
作品分析:右手和旋表达果敢、坚定地音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愤怒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作品标题性《C小调练习曲》因此得名。左手传递奔腾激荡的旋律和悲壮的情绪,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  
所以音乐史大都将肖邦界定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他所创作的许多的充满波兰乡土气息的作品,又不得不让人承认,他是波兰民族音乐的创始者。他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仅是波兰人民的骄傲,也深深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