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说课稿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说课稿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21 07: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观察的范围》说课稿
目录
01.
说教材
07.
说板书设计
03.
说教学目标
05.
说教法与学法
02.
说学情
04.
说教学重难点
06.
说教学过程
08.
说教学反思
敬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第2节《 观察的范围》的课程。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01
说教材
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第2节《观察的范围》,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范围,帮助学生理解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节课的情境图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02
说学情
说学情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课,是一个新知课。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观察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年龄为11-12岁,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节课的知识点。
03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学习策略:通过画图观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04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感受到观察范围的不同。
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05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画图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观察的方式,感受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06
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 老师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向学生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的观察范围也就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3. 老师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一,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小猴子在不同位置时,能够看到的桃子数量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学习新知识
1. 老师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的方式,感受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2. 老师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一,让学生画出小猴子在不同位置时,看到墙内距离墙最近的点。
3. 学生画图后,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视线是直线,观察点的不同会影响观察范围。
4. 老师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二,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汽车和建筑物,讨论司机在不同位置时能否看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5. 老师出示教材第35页情境图三,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的小猴子所能看到的桃子数量,并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巩固练习
1. 老师出示A类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所在位置的视线和观察范围,并标出观察点和观察角度。
2. 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让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互评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 老师出示B类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站在山顶可以看到更远的距离等。
课堂作业
1. 老师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不同位置的物体,画出自己所在位置的视线和观察范围,并标出观察点和观察角度。
2. 学生在下节课前完成作业,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07
说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观察点、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的影响
画图观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08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图引入新课,通过画图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此外,在课堂练习中,有些学生对于应用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