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 2023-2024 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
BBACC BBCCB BCDC
二、填空题(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两分,共 58分)
2
15. (1)ΔH4= (ΔH1+ΔH2-3ΔH3 3)
(2)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3 分)
(3)2NO(g)+2CO(g) N2(g)+2CO2(g) H=-746.5kJ/mol(3 分)
(4)① 51.8 kJ·mol 1 ②AB ③ ΔH1=ΔH2<ΔH3(3 分)
16. (1) cd
(2) Zn-2e-=Zn2+ 0.1
(3) CH4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① C, 纯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醋酸加水后发生电离,
从而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3 分)
②A和 D, 因为二者混合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离子浓
度降低。(3 分)
17.(1)①葡萄糖 ②3 ③ c
(2) c ; d ; e
18.(1)① < ②增大反应体系压强、或及时移去产物(答案合理即可)
c0 -c(2)① 13t ②增大 N2的浓度(合理即可)0
(3)① 9 ②78.3 ③ 0.043 (3 分)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仪陇县 2023-2024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 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世界上首次在主火炬燃料方面,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原来,
甲醇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加氢生成,每生产一吨绿色甲醇可以消纳 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了
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再生利用。所以被简称为“零碳”火炬,准确地说,甲醇火炬是“零增碳”。
目前,我国在相关设备及技术方面全球领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次采用的零碳甲醇是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
的二氧化碳合成。每生产 1吨这种零碳甲醇可消纳 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循环内零碳排,
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
B.甲醇燃料点燃的主火炬可保证在全赛期持续燃烧,极端天气不熄灭,可抗 11级风、
降雨量 50-100毫米的暴雨。而且火焰姿态飘逸稳定,大火状态焰高 3—4米。零碳甲醇燃料
直接燃烧为淡蓝色,可通过添加 K+等金属离子燃烧产生焰色反应,形成亮黄色的火焰。即使
离得很远,也能一眼看到。
C.通过能源创新实现能源多样化,降低国家能源对外依存度,以此保障能源安全,这
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D.甲醇自身碳含量很低,一个甲醇分子只有一个碳原子,(汽油有 6-12个,石蜡 18-30
个),所以是相对清洁的燃料,同时具有可再生的特点,是全球公认的理想新型能源。随着世
界愈发关注碳减排,绿色甲醇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1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③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3mol·L-1·s-1 的反应速率一定比 l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⑤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
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⑥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②⑥ B.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
B.如果盐酸中溶质的浓度是醋酸中溶质浓度的 2倍,则盐酸中 c(H+)也是醋酸中 c(H+)
的 2倍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中 PO43-的浓度相同
4.已知反应:CO2 (g) CH4 (g) 2CO(g) 2H2 (g) H a(a 0)kJ mol
1
,则此反
应( )
A.任何条件下都可自发进行 B.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自发进行
C.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D.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氯化氢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 1.25NA
B.1 L 0.1 mol·L-1的 H2S溶液中,含 S2-的数目为 0.1NA
C.通常状况下,2.24 L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1∶2
D.将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0.1NA
6.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金属钠加入某市售酒精中,有气泡产生 该酒精中含有水
取 5mL 0.1mol·L-1KI溶液和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B 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少量 KSCN溶液,溶液显红 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色(已知:Fe3+能将 I-氧化为 I2)
在试管中加入 0.5g淀粉和 4mL 2mol·L-1H2SO4溶液,
C 淀粉未发生水解
加热,再加少量新制 Cu(OH)2溶液,加热无明显现象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紫
D 氯代甲烷溶于水显酸性
色石蕊试纸变红
7.将 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
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2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B.慢慢压缩容器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压强的两倍
C.恒温恒容时,再充入 N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减小
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
变浅
8.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说法错误的是( )
c H+
A.将 0.1 mol·L-1
的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 变大
c CH3COOH
B.向 1L 0.1mol·L-1的 CH3COOH溶液滴加 NaOH溶液的过程中,n(CH3COOH)与
n(CH3COO-)之和始终为 0.1 mol
C.向 0.1 mol·L-1的氨水中通氨气,NH3 H2O的电离程度增大
D.在 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 4Cl- [CuCl4]2-(黄色)+
4H2O ΔH>0,向黄绿色的 CuCl2溶液中加水,溶液变蓝
9.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 T℃时(各
物质均为气态),CH3OH与水在铜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图:
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CH3OH(g) H2O(g) CO2 (g) 3H2 (g) ΔS 0
B.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Ⅰ和反应Ⅱ的活化能
C.1molCH3OH(g)和1molH2O(g)的总能量大于1molCO2(g)和3H2(g)的总能量
D.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g) H 2O(g) H 2(g) CO2(g)ΔH 0
10.在硫酸工业生产中,通过下列反应使 SO2氧化为 SO3:2SO2 (g) + O2(g) 2SO3(g)
ΔH= -196.6kJ/mol。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
平衡时的转化率
温度/℃
0.1MPa 0.5MPa 1MPa 5MPa 10M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生产成本、产量等角度综合分析,在实际生产中有关该反应适
宜条件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的转化率与温度成反比,故采用尽可能低的温度
B.该反应在 450℃左右、0.1MPa(常压)下进行较为合适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3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C.SO2的转化率与压强成正比,故采用尽可能高的压强
D.为了提高的 SO2的平衡转化率,应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1.化学上,规定单质的生成热为 0,可用物质的生成热表示该物质的相对能量高低。
氨的几种氧化物的相对能量如表所示(25℃,101kPa条件下):
物质及状态 N2O(g) NO(g) NO2(g) N2O4(l) N2O5(g)
相对能量/(kJ mol﹣1) 82 90 33 ﹣20 11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在 5种氮的氧化物中,NO(g)最活泼
B.N2O4(l) 2NO2(g)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C.N2O5(g) ═2NO (g)
1 ﹣
2 O2 2(g) △H=+55kJ mol
1
D.1molN2O(g)分解成 N2(g)和 O2(g)需要放出 82kJ能量
12.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 mA(g)+nB(g) 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
响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 1可知,T1
B.由图 2可知,该反应 m+nC.图 3中,表示反应速率 v 正>v 逆的是点 3
D.图 4中,若 m+n=p,则 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13.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倍,Z
是金属元素且在短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Y与 Z能形成 Z2Y、Z2Y2型化合物,Z与 T形成
化学式为 Z2T的化合物,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
是( )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C.由 Y、Z组成的化合物中均只含离子键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T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4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14.以 CO2、H2为原料合成 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1<0
Ⅱ.CO(g) + 2H2(g) CH3OH(g) H2<0
Ⅲ.CO2(g) + H2(g) CO(g) + H2O(g) H3>0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 1molCO2和 3molH2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 CH3OH、CO、CO2的物
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CH3OH A.反应Ⅰ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 CO2 c3 H2
B.图中曲线 B表示 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某时刻CH3OH g 为 a mol,CO为 b mol,此时H2O g 为 a b mol
D.为提高CH3OH的平衡产率,需要选择低温、低压的反应条件
二、填空题(共 58分)
15.回答下列问题:
(1)在 1 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3
+ O2(g) = SO2(g)+H2O(g) ΔH2 1
2H2S(g)+SO2(g) =
3 S2(g)+2H2O(g) ΔH2 2
H2S(g)
1
+ 2 O2(g) = S(g)+H2O(g) ΔH3
2S(g) = S2(g) ΔH4
则用ΔH1、ΔH2、ΔH3来表示ΔH4的表达式为 。
(2)已知甲烷能催化还原 NO2,得到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且知反应消耗 1.6 g甲烷
时,放出热量 86.7 kJ,写出甲烷催化还原 N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 N2(g)+O2(g) 2NO(g) △H1 =+180.5kJ·mol-1
C(s)+O2(g) CO2(g) △H2 =-393.5kJ·mol-1
2C(s)+O2(g) 2CO(g) △H3 =-221.0kJ·mol-1
c N2 c2 CO2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2 NO c2 CO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5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 50 mL 0.50 mol·L 1盐酸倒入内筒中,测出盐酸温度;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步骤三:将 NaOH溶液倒入内筒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 1g·cm 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 1·℃ 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平均值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0.05 23.2
2 20.2 20.4 20.3 23.4
3 20.5 20.6 20.55 23.6
已知热量计算公式为 Q = (m 酸+m 碱) c (t2-t1)
已知在上述实验中生成 H2O的物质的量为 0.025mol,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
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的中和热与理论值(ΔH=-57.3 kJ·mol 1)有偏差,造成这一结果
可能的原因是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 NaOH溶液的温度
C.将 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量热计内筒中,并立即盖上杯盖
③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1 mol·L 1的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 。
16.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
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 A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6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的 c(H+)均减小 d.乙中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2)乙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乙中产生 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
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 NA。
(3)将 CH4与 O2的燃烧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实验测
得 OH-定向移向 A电极,则 A电极入口通 气体(填“CH4”或“O2”)。该装置中实现
的能量转化关系为 。
(4)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
起来。
请问:
①哪个烧杯中液体加水灯泡会亮起来?为什么? , 。
②哪两个烧杯中液体混合后导电能力会显著减弱?为什么? , 。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①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发生水解,最终生成 (填名称)。
②乳酸( )是淀粉在人体内代谢的过程中的产物,1mol 乳酸完全氧化为
CO2和 H2O 时消耗 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食品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 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都只有 CO2和 H2O
c.在饱和 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7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
a.16O和 18O;b.H2O和 H2O2;c.C2H6和 C4H10;d. 和 ;
e. 和
以上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属于同种物
质的是 。(以上填序号)
18.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 N2 + 3H2 2NH3 H 。
(1)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其平衡常数 K与温度 T的关系如下表:
T/℃ 200 400 600
平衡常数 K 650 0.507 0.01
①判断△H____0(填“>”“=”或“<”)
②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2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写出 1种即可)。
(2)甲同学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 a、b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测得H2的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条件下,0 t0 的平均反应速率 v(N 12)=___________mol L min 1。
②相对 a而言,b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向一恒温恒压容器中充入 9mol N2和 23mol H2,模拟合成氨的反应,温度为 T
时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若体系在 60MPa下达到平衡。
①此时 N2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 1位小数)。
③经计算可得此时的平衡常数 Kp _______ MPa 2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
果保留 2位有效数字)。
高二化学卷,共 8页 第 8 页
{#{QQABQYCQogCgAgBAAAgCUwUCCkGQkAAAAKoOhAAMMAAAA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