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1 07: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时间管理
人才管理
后宫管理
他,颜值在线
他,演技在线
他,管理能力更是一觉!
他是?他怎么逆袭成功的呢?
草根皇帝代言人
导入新课
西汉建立

文景之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制作:黎燕琳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家初创
ONE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第一个布衣皇帝
汉高祖
汉阳陵出土的长乐未央瓦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高祖刘邦《大风歌》
这首《大风歌》的意义?
唱响了大汉王朝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
篆书书写了四个字“汉并天下”
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专门制作
中国史上最长王朝
汉朝建立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哎,今年又是白干”
“真惨,凑不齐颜色一样的马”
人口减少
经济凋敝
社会残破
概括汉初的社会状况?
汉朝的社会背景
“汉初的社会矛盾是内外交错的。在和亲政策下,匈奴日益强大、猖獗,不断扰边、入侵,构成对汉政权的严重军事威胁。内部,中央政权和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矛盾不可调和,叛乱活动时有发生”——金春峰《两汉思想史》,第78页
诸侯王伺机反叛而造成的内部稳定问题
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经常南下骚扰而导致的外部稳定问题
汉朝的社会背景
西汉一共14个皇帝,有5个比较重要的
前两届为其攒钱
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
黄老之学
汉朝的社会背景
松弛有度——休养生息政策

陆贾
“我是在马上夺得天下的,何必要学习《诗》《书》?”
刘邦,建国后仍然主张马上夺天下,马上治天下。
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等儒家典籍。
“您在马上夺得天下,难道您还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过去商汤、周武王用武力夺取天下,然后用顺应民心的安宁政策治理天下,文武并用才能长治久安。”
陆贾
“如果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滥用刑罚,而是认真总结前贤的治国之道,以仁义道德治理天下,那么您今天还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吗?”
根据刘邦和陆贾的对话,陆贾的主张是什么?
刘邦
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以黄老之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我国有史以来,盖以两汉时期之地税为最轻。当汉高祖初定天下,定“什五税一”之制,即依土地收获量为标准,课取十五分之一为地税。”——邝士元《国史论衡》
汉高祖休养生息的内容:
组织军队复员,赐军吏卒以爵位,招抚流亡,释放奴婢。军队待遇上升,流失的百姓全部给安排,释放奴隶。
轻徭薄赋
这些措施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无为而治
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之子
在位期间,继承了刘邦的遗志,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和民生的政策。
与民休息方面
发展经济方面
减轻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缩短了士兵的服役期限
关注农业发展,提倡节俭,劝课农桑
使得百姓能够更好地休息和恢复元气
使得农民能够安居乐业
修建了道路和桥梁;降低了税收;实行了盐铁官营政策
这些举措为西汉王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为而治
吕太后当政内,把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发扬光大。
吕太后当政15年政治相对宽松,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
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
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
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
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除秦时因株连而夷的“三族罪”和“妖言令”等繁苛的法令;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
无为而治
《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稿,衣食滋殖。”
无为而治
盛世的奠基——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执政前后七十年,这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建成后的第一个经济大繁荣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资治通鉴·汉纪》评价,“继以孝文、孝景,清净恭俭,安养天下,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
不折腾二人组!主打一个不折腾!
汉文帝刘恒,是汉帝中最节俭的一个,宠妃慎夫人的衣裙上连绣纹都没有,他自己更是常穿旧衣,不舍得随便换新。
汉文帝是刘恒,也是西汉的第三位皇帝
如果用普通人的好恶标准来衡量,汉景帝刘启便不是个好人,善权术、寡恩刻薄、过河拆桥等。但是用帝王的标准来衡量,他却不失为一个好皇帝、一代明君,扫平七国之乱、巩固集权,勤俭治国、与民休养,发展生产、减轻赋税、百姓安居富足,与汉文帝刘恒一同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打下厚实基础。
汉景帝
汉景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认为汉朝取得商业繁荣,得益于什么措施?
放关津
减少地区之间的物流成本
放松对山林矿藏资源的专营
把利益最大的资源性产业向民间开放
物流交易的活跃和工商业的繁荣
“汉初实为中国商人第一次获得自由发展之安定时期也。”——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
内容
“汉文帝在位期间曾三次下诏减免田租。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先后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汉文帝十三年又下诏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张宏杰《简明中国史》
轻徭薄赋
29袋拿回家
1袋上交国家
内容
“文帝时,一是废除了“连坐收孥法”,即犯罪者的一家老小不再受其牵连,对罪犯的妻与子也不再罚做奴仆;二是废除肉刑,比如废除了在脸上刺字、割去鼻子、杖打三百等刑罚。景帝时又减轻了杖刑。”——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轻刑慎罚
内容
“文帝想造一座“露台”,算下来需要“百金”,“百金”在当时相当于10户中等人家的资产。文帝觉得花费太高,结果作罢。”——金开诚《文景之治》
“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




内容
“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概括“文景之治”的影响?
影响
“景帝嗣服虽不如文,而此数事所以厚民元气、养国命脉者,则能遵守无所变乱,是以相继四十年,海内富庶,风俗醇厚,而西都之盛独称文景欤。”——南宋钱时
“景帝明德,继文之则,肃清王室,克灭七国,省役薄赋,百姓殷昌,风移俗易,齐美成康。”——三国曹植
文景之治的治理理念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