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2 12: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二单元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重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关史实
教学难点: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公元14、15世纪时,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些城市大都采取了重商政策;主要由工商业主掌握政权,城市拥有自治权;各城市重视发展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同时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航运中心。因此在意大利的沿海地区出现了西方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14-16世纪)经济特权:裁决各国纠纷法律的废止、帝王的废立思想文化的控制垄断罗马天主教会---封建统治制度的精神支柱政治特权霸占欧洲三分之二的土地.征收什一税教会最高行政权司法权③意大利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存,人才众多。
④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为文化发展提供便利。文艺复兴(14-16世纪)②教会宣扬禁欲主义,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① 14世纪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物质和精神的生活享受。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
等悲剧和喜剧作品但丁文学
英国文学
“前三杰”
意大利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神曲》《歌集》艺术
“后三杰”
意大利拉斐尔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薄伽丘 《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 )出生于佛罗伦萨富商家庭,其代表作是《十日谈》,小说描写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书名《十日谈》。《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
《十日谈》通过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但 丁《神曲》采用了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本人在梦境中游历三界的过程。描写了在梦幻游历中遇到的各类古今人物。通过对这些古今人物的描绘、对话和评价,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例如,但丁对地狱中的一个教皇尼古拉三世说:
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彼特拉克彼特拉克(1304~1374) Petrarca,Francesco 意大利诗人。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相传为诗人于1327年见到美丽少女萝拉后陆续写下300多首十四行诗和1347年萝拉死后为表达哀思的一些抒情诗的结集,用意大利语写成,主要是爱情诗。
这些诗篇大胆歌颂爱情,表达对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义者蔑视中世纪道德,热爱生活的世界观。他的抒情诗,特别是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为此把他尊称为诗圣。 拉斐尔拉斐尔自画像米开朗琪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代表作《大卫》(局部)《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 列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是多才多艺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
达·芬奇长达1万多页的手稿(现存约6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他就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而他的手稿也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真正的百科全书。 莎士比亚的经典独白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莎翁借哈姆雷特之口表达了对人的赞美。本作又名《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  
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1.批判教会神学,促进思想解放。
2.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近代天文学、物理学等。)
3.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创造有利条件。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是一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人文主义1、背景宗教改革(16世纪兴起)①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束缚资产阶
级自由。 ②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觉醒。③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 2、运动兴起:
1.标志:1517年,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天主教会的虚伪和腐朽。2.拓展:瑞士、英国等国,出现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2、马丁路德的主张:
(1)“信仰即可得救”(因信得救);
(2)人人都有权解读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与对话;3、影响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欧洲人民开始打破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4、性质:打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