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用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用旁批的方式示范了预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依据标题、图画和情节来预测故事内容或结局,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预测不是无端猜测,需要有文本内容的支持,需要结合生活经验作出有根据的判断;预测没有对错之分,要在阅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鼓励学生在有趣的预测中懂得预测有据、预测有法,提升阅读判断力和想象力。
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它单元,除了开篇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接下来还安排了两篇未呈现完整内容的课文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两篇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主要是预测阅读的实践和运用。两篇课文都没有完整的结尾,需要学生预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能在阅读的时候做到三点,一是积极主动的思考,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二是预测教科书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三是在以后的阅读中运用预测策略。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主要落实前两个要素。
什么是预测?为什么要学习预测?预测的方法又有哪些?“预测”这一语文要素在三篇课文中如何分解?本课例将引导学生揭示预测、学会预测、运用预测,从而助益阅读能力的启航。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反复的写作结构。
2.借助旁批,通过学习童话中的第一个故事,找到预测的依据,学会预测的基本方法。
3.梳理旁批,明确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测要有一定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反复的写作结构。
2.借助旁批,通过学习童话中的第一个故事,找到预测的依据,学会预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梳理旁批,明确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测要有一定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读题猜想,初识预测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会猜故事情节吗?如何才能猜得准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听故事,猜故事,学一学猜故事的妙招。
二、明确要素,轻触预测
1.知晓本单元人文主题: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
学生初步明白何为“预测”:猜测与推想故事后面的内容。
2.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学生初步知道如何去“预测”:边读边猜。
学生初步感知:“预测”不是随意猜想,而是有法可循的。
三、借助旁批,初探预测
1.出示第一处旁批,是看了题目产生的预测:看到“老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幢怎样的房屋?老屋总也倒不了是有人一直在维修吗?指名说说该预测的依据
相机出示:依据阅读经验预测
2.出示第二处旁批,是看了课文中的插图产生的预测: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
指名说说该预测的依据
相机出示:依据插图预测
3.出示第三处旁批:注意阅读提示,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指名说说该预测的依据
相机出示:依据上文预测
4.出示第四处旁批:我猜到老屋会怎么回答。
说说该预测的依据:与前文的内容进行联结:因为前面小猫、母鸡请求他帮忙时,他都是这样说:“哦,是( )啊!好吧,我就再站( )。”所以我想接下来他应该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回应小蜘蛛的请求的。
相机出示:联结前文内容预测
展示课后第一道思考题中第二位学习伙伴的预测,引导学生发现此处的预测还可以依据生活经验。
相机出示:依据阅读经验预测
5.出示第五处旁批: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1)出示表格内容,尝试预测结果。
(2)说说该预测的依据:联系文章的内容预测,故事还没结束,还会有小动物遇到困难,而老屋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尽力帮助,为了他们继续站着。
相机出示:依据上文线索预测
四、梳理旁批,正视预测
出示课文所有的旁批:
(1)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2)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
(3)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
(4)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5)我猜到老屋会怎么回答。
(6)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7)估计老屋不会倒了。
小结:预测的内容确实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不一致,但是只要我们的预测是有依据的,正确与否都值得肯定。能够这样面对预测的各种情况,才是真正合格的读者。
五、故事拓展,体验预测
猜一猜还会有哪些动物会来?它是怎么说的?老屋又是怎么回答的。按照今天学习到的“预测”的方法,注意文章前后连贯,猜一猜故事后面还会怎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