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2 12: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2014年6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身着印有中国古典瓷器图案的蓝色礼服破例会见中国总理李克强夫妇,凸显中英关系重要性。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考试说明】
手工业的发展
考情分析
1、全国看,近5年21考,其中手工业成就14考、经营方式4考,综合3考;题型看,选择题18考、主观3考(全国卷2010考明清手工业发展特点、2014考棉纺织业,四川2014年考瓷器);
山东看,均为选择,其中2007年考查资本主义萌芽,2008年考查元彩瓷,2012考查家庭棉纺织业。
2、考题形式,采用新材料,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备考
1、一个重点: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和特征为重点,主要集中于冶铁业、纺织业、制瓷业等,并适当联系古代农业、商业发展,同时要注意理解官私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2、重要概念: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第6课)
一、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棉花种植和棉纺技
术推广;明棉布成民众主要衣料青铜铸造汉始用煤冶铁;南北朝:灌钢法北宋煤冶铁普遍;南宋始用焦炭冶铁彩陶、黑陶、白陶制瓷业独立;日常用品;宋景德镇成“瓷都”
元进入彩瓷时期时期行业冶炼生铁和钢技术明焦炭冶铁流行养蚕缫丝西周丝织工艺突进汉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唐:出现缂丝技艺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南北朝烧制出白瓷夯实基础东汉水排鼓风特征?特征:历史悠久、技术领先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丝织业
养蚕缫丝上古创, 汉丝唐缂名远扬;棉织业小结:
宋元棉纺成新兴,元黄推广促松江;
明朝后期棉代麻,衣被天下属第一。陶瓷业
陶器共有瓷独创,东汉青瓷南北白,
唐独用常宋瓷都,青花元后都是彩。金属冶炼技术
商周青铜,春秋生钢;
(汉煤冶铁,北宋普遍;南宋焦炭,明朝流行);小结:简单的口诀记忆1.(2013·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冲刺高考解析 商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是供给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使用或者在祭祀等政治活动中使用,且从材料看主要是做礼器用。故选B。
答案 B2.(2013·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解析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题干给出的限制性条件信息是时间“商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属于西汉墓,黄道婆是元朝人,《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因此A、B、D三项应该分别反映了西汉、元朝和东汉纺织业的发展水平。故答案为D。
答案 C冲刺高考3.(2008·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中国开始出现彩瓷是在元朝,故②错误;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④表述错误。
【答案】D 冲刺高考二、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官府管理(工匠原料产品等)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在市场上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夯实基础特征?主要供给官府,规模大,分工细密,技艺高超,不计成本特征: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明中后叶产生资本主萌芽;
地位:农耕经济的补充;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冲刺高考4.((2012·江苏单科·1)《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的细致分工,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答案】C材料一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分)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综合探究 冲刺高考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特点: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材料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戴维·兰得斯在《国富国穷》中说:“棉织品……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3)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始于纺织技术工具的革新。但中国作为纺织业发达的大国,并未发生像英国的状况。请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中国未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经济—— 政治——
思想—— 外交——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制度阻碍文化专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变形考题】
( 2010高考全国I卷文综·40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 的认识。(13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阅卷组教师做的参考答案:
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是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l7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l8世纪的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观点
合理史论
结合
总结升华
逻辑合理多角度
论证课堂小结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三大三大三大生产部门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经营形态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发展特征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悠久、技术领先青铜器 丝绸瓷器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
(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
【感悟历史】梅森瓷业成就300年辉煌有其独特之处,对比中国古代瓷器,就手工业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思维拓展:世界视角下的传统手工业发展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感悟历史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15世纪,瓷器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历史悠久、技术领先、享誉世界 但是中国依然未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我国企业卖一台DVD机,只赚1美元,却支付给国外企业专利费20美元!中国加工的芭比娃娃零售价20美元,却只能获得其中的35美分…… ……全球每5支笔中就有4支是“中国制造”, 每两部手机、计算机或彩电中就有一部“中国制造”,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格力空调的广告词:“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能只靠花拳绣腿,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出手制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