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的形成。那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形成一个怎么样的格局呢?它又有那些发展变化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和思考的。导 言重难点 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畅所欲言 假设要让你们选择一块地方进行农业生产的话,你们会按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这块地方呢?一、四大经济区域知识卡片:经济区域的形成经济区域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和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它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 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划分及特点,全国经济区域的特点?学生阅读思考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河南崤山以西山东、山西以北广大地区长江以南河南崤山以东地理位置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龙门碣石以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开发起步相对较晚的地区江南山西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传统的农业区山东形成原因区域经济特点区域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四大经济区域(特点)以崤山为界山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江南(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经济重心反映了全国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材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学生阅读一、四大经济区域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概况三次南迁高潮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四大经济区域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概况2、原因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 原本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的居民为
什么要外迁呢?(共同原因)学生阅读思考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繁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一、四大经济区域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概况2、原因3、结果 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
手,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学生阅读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南迁的北人给地方带去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靖康之乱(注:民族矛盾)两宋之际第三次分述总述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1)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2)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的兴起;
3)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南方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安史之乱(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唐代中期第二次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1)汉族统治阶级的内乱(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2)少数民族的内迁;
3)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两晋之际第一次影响原因历史时期次数一、四大经济区域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
2、过程(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安定的社会环境
本身的巨大潜力
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初步开发 孙吴东晋南朝 完整的作物体系 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
手工业和商业进步 出现百万人口的 大城市(建康)进一步开发 隋唐农、工、商等加速发展 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 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重心转移完成 两宋 “苏湖熟,天下足” 完全超过(最主要的原因)1、城市的繁荣。
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贸易往来频繁。(关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我们会在4、5课学习)
2、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
3、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使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漕运)
经济重心的南移给南方还带来什么影
响呢?学生阅读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
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
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江南风情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北方战乱频繁和大量人口的南移,导致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总 结小结: (投影) 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
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
大量的流民南下。
(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
建设。
(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
用。古往今来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的历史启示综合探究(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③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思考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B思考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