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1 10:5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物 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题时字迹要清楚、工整, 不宜过大, 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一、选择题(共48分,1-9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 4 分,10-12为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全得 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 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总要屈腿,这样做可以(  )
A. 减小地面对于腿的冲量 B. 减小人的动能变化量
C. 减小人的动量变化量 D. 减小地面对腿的冲击力
2.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b带负电,电荷量均为q,c带正电。 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
A.方向垂直 ab远离c B.方向垂直 ab指向c
C.方向垂直 ab远离c D.方向垂直 ab指向c
4.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a、mb,两球在t0时刻发生正碰, 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碰撞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ma>mb B. maC. D. 无法判断
5.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6. 如图所示,两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 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
7. 有一条窄长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某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 他首先使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来,然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船长为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船的质量M为
A. B. C. D.
8. 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 B球的动量为 当A球追上 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 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B.
C. D.
9. 如图所示, B、C、D、E、F五个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四球质量相等,而F球质量小于 B球质量,A球的质量等于F球质量,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之后(  )
A. 五个小球静止, 一个小球运动
B. 四个小球静止, 两个小球运动
C. 三个小球静止, 三个小球运动
D. 六个小球都运动
10.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机,经常出现手机砸到眼睛的情况。如图所示,若手机质量m为200g,从离人眼约h=10cm的高度无初速掉落,砸到眼睛后经 t=0.01s手机停止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手机对眼睛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30N
B. 手机对眼睛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58N
C. 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约为 0.48N·s
D. 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约为 0.30N·s
11. 向空中发射一枚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当炮弹的速度 v0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炮弹炸裂成a、b两块, 若质量较大的a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
A. 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来速度方向相反
B. 从炸裂到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的大
C. a、b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
D. 在炸裂过程中, a、b受到的爆炸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1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体积相同的两个小球A、B,质量分别为 m=0.1kg和M=0.3kg,两球中间夹着一根压缩的轻弹簧,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放开A、B球和弹簧,已知A 球脱离弹簧的速度为6m/s, 接着 A 球进入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0.5m 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 PQ为半圆形轨道竖直的直径,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 A 的冲量大于对 B的冲量
B. A球脱离弹簧时 B 球获得的速度大小为2m/s
C. A 球从 P点运动到 Q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1N·s
D. 若半圆轨道半径改为0.9m,则A 球不能到达 Q点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3.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
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已知碰后两滑块一起运动;
⑥先 ,然后 ,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
(1) 试着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动量之和为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 。
三、计算题(共3小题, 共42分)
14.(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5.0 kg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2 m/s速度向右运动,一人背靠竖直墙壁为避免小车撞向自己,拿起水枪以v2=4.0 m/s的水平速度将一股水流自右向左射向小车后壁,射到车壁的水全部流入车厢内,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枪的水流流量恒为 单位时间内流过横截面的水流体积), 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不计空气阻力。 求:
(1)经多长时间可使小车速度减为零;
(2)小车速度减为零之后,此人继续持水枪冲击小车,若要保持小车速度为零,需提供多大的水平作用力。
15.(16分)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辆小车,质量为 30 kg的小孩乘甲车以5m /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甲车的质量为15 kg,乙车静止于甲车滑行的前方,两车碰撞前后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 求:
(1)甲、乙两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乙车的质量;
(3)为了避免甲、乙两车相撞,小孩至少以多大的水平速度从甲车跳到乙车上?
16.(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光滑 圆弧滑块CD,其始端D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B,过B点时速度为 此后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C处,已知木板AB上表面粗糙,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滑到B处时木板的速度vAB;
(2) 木板的长度L;
(3) 滑块CD圆弧的半径R。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落地时屈退,这样可以增加脚与地接触的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得: -Ft=0-mv得: 当时间增大时,冲量和动量的变化量都不变,动能的变化量也不变;动量的变化率减小,即地面对脚的作用力减小。
2. D
【解析】在不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的情况下,火箭及燃料气体系统在点火喷气过程中动量守恒,设喷气后火箭获得的速度为v,并以v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0=(M-m)v+m(-v0)
解得
故 D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3.【答案】B
【解答】
设c电荷带电量为Q,以c电荷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a、b对c的合力方向垂直 ab向上, 与匀强电场对c的力等值反向, 即:
解得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方向垂直 ab向下,指向c,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4. B
【解析】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分别可得
联立解得
由于碰撞后 a反弹,即v1<0,可知
B正确。
故选 B。
5. B
【解析】设向上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定理
I-mg△t=mv
解得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I=mv+mgΔt
因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没有位移,则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故选 B。
6. B
【分析】
根据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根据是否是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析】子弹击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但是子弹击中木块A过程,有摩擦力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B
【解析】根据题意,人从船尾走到船头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
Mv0=mv

Md=m(L-d)
解得船的质量为
A.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8. A
【解析】A. 碰撞前系统总动量:
由题意可知mA=mB=m;如果 , 系统动量守恒, 碰撞后的总动能:
符合实际, 故A 正确;
B. 如果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有:
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
C. 如果 则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为:
系统动能增加,不符合实际, 故C错误;
D. 如果 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
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 不符合题意, 故D错误。
9. C
【解析】设入碰小球的速度为v0,碰撞后的两球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题可知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 则有:
m1v0=m1v1+m2v2
解得碰撞后两个小球的速度为:
由于A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所以A、B相碰后A速度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 B、C、D、E四球质量相等,弹性碰撞后,不断交换速度,最终E有向右的速度, B、C、D静止;由于F球质量小于E球质量,所以E、F两球弹性碰撞后E、F两球都向右运动;所以碰撞之后B、C、D三球静止; A球向左, E、F两球向右运动;
A.五个小球静止, 一个小球运动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B.四个小球静止, 两个小球运动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C.三个小球静止,三个小球运动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D.六个小球都运动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10. AD
【解析】AB. 手机下落的高度h=10cm=0.10m;手机的质量,m=200g=0.20kg;根据自由落体速度
手机与眼睛作用后手机的速度变成0,选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手机与眼睛作用过程中动量变化为
Δp=0-(-mv)=0.2×1.4kg m/s=0.28kg m/s
手机与眼睛接触的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眼睛的作用力,根据动量定理可知
Ft-mgt=Δp
解得手机对眼睛的作用力大小
F=30N
故A 正确, B错误;
CD. 手机下落时间
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I=mg(t+t')=0.2×10×(0.14+0.01)N·s=0.30N·s
故C错误, D正确。
故选 AD。
11、【答案】CD
【解析】炮弹炸裂前后动量守恒,选定 v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显然 vb>0、vb<0、vb=0都有可能,A错误; vb>va、vb12. BCD
【解析】弹簧弹开两小球的过程,弹力相等,作用时间相同,根据冲量定义可知,弹力对A的冲量大小等于 B的冲量大小,故A 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mv =Mv ,解得A球脱离弹簧时B球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 =2m/s,故B正确;设A球运动到Q点时速率为 v, 对A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v=4m/s, 根据动量定理 即A 球从P 点运动到Q 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1N·s,故C正确;若半圆轨道半径改为0.9m,小球到达Q点的临界速度 对A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v=0,小于小球到达Q点的临界速度,则A球不能达到Q点, 故D正确。
故选 BCD。
13.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 0.620 0.618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
【解析】(1)[1][2]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放开滑块1。
(2)[3][4]相互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为
其动量为
p1=0.310×2kg·m/s=0.620kg·m/s
相互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p2=(0.310+0.205)×1.2kg·m/s=0.618kg·m/s
(3)[5](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
14. (1)50s (2)0.2N
(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由于水平面光滑,经t时间,流入车内的水的质量为
对车和水流,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动量守恒,则
联立解得 t=50s
(2)△t时间内,流入车内的水的质量为Δm=ρQΔt
设小车对水流的水平作用力为F, 根据动量定理F△t=0-Δm(-v2)
联立解得F=ρQv2=0.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水流对小车的平均作用力为F'=F,由于小车静止,根据平衡条件知提供的水平作用力大小为0.2 N
15. (1)1m /s 3m /s (2)90kg (3)6.7 m/s
(1)由图可知,碰撞后甲车的速度大小: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乙车的速度大小:
(2)甲、乙两车碰撞过程中,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3)设人跳向乙车的速度为v人,系统动量守恒,
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人跳离甲车:
人跳至乙车:
为使二车避免相撞,应满足: v3≤v4,
取“=”时,人跳离甲车的速度最小,
代入数据解得:
16. (1) ;(2)(3)
【解析】(1)选向左为正方向,从A到B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解得
(2)从A到B过程系统能量守恒, 即有
解得
(3)从D到C过程,物块P和滑块CD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即有
解得
从D到C过程,物块和滑块系统能量守恒,即有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