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位于本册教材的最后,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知识紧密联系。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的燃烧,也认识到了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以及燃烧所需的条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对下一节“燃料的利用与开发”以及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内容可以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方法来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布置相应的任务,从而锻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等技术手段,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知道很多灭火的方法,只是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灭火原理。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把已知的灭火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能辨别灭火的具体方案背后所蕴含的原理是哪条;
3.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化学观念;
4.体会到中国的强大以及人民的团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
2.教学难点:能将灭火原理与方法一一对应;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环节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引 入 【展示】 今年北京冬奥会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的视频 【提问】火为什么可以在水中燃烧呢? 仔细观察并思考问题。 提出水下的燃烧,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冲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对燃烧条件的复习回顾。
复 习 回 顾 【展示】 燃烧的3个条件 【强调】 这3个条件与燃烧的关系 回顾燃烧的条件,并理清它们的关系。 对燃烧条件进行强调,为后面灭火的学习做铺垫。
过 渡 【展示】 火灾的图片以及今年暑假重庆山火的新闻报道。 观看视频并体会火灾的危害。 让学生意识到灭火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重视程度。
知 识 生 成 【展示】 重庆山火的救火视频 【提问】 (1)找出视频中灭火的主要措施; (2)思考措施背后所蕴含的灭火原理; 【总结】 得出视频中灭火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背后蕴含的化学原理。 观看视频,归纳其中的灭火措施。 小组讨论得出背后蕴含的灭火原理。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新闻视频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并归纳其中的重要内容。 锻炼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表述和分析能力,并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展现化学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总结 【总结归纳】 将通过分析视频得出的灭火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得出只要满足任意一个灭火的条件,都可以将火熄灭。 结合燃烧的条件,对灭火的原理进行理解与记忆。 从燃烧的条件出发,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措施可以灭火从而归纳出灭火原理,突出教学重点。
课后 迁移 【布置任务】 完成练习提单上的任务,可以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采用多种方式:讨论或上网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火灾的灭火措施。 让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实现深度学习,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养的融合发展。
八、板书设计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破坏任一个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