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1.读语段,根据语境写字词。
qiáo( )!我们学校cāo chǎng( )东边的墙上满是爬山虎,它们jūnyún( )地铺在墙上,看不见一点儿kòng xì( )。jīng( )上的叶子是nèn( )绿的,没有chóng dié( )起来的,也没有枯wěi( )的。
2.结合“曲”的字义,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曲尺( ) 曲调( ) 乐曲( ) 曲线( ) 曲径通幽( )
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中的“漾”字生动地展现了满墙绿叶荡起波纹的景象。
B.“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这句话中的“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生长变化过程,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和连续的观察。
C.“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这句话中的“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换成“粘、挨、贴”等词语表达效果差不多。
4.根据课文内容写出爬山虎各个部位的特点。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丝瓜(节选)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竞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不住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1)请你将文中表示作者连续观察的时间词用“O”圈出来。
(2)作者对丝瓜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第1自然段中作者连用5个“________”字,展示了丝瓜藤的生长速度之快;第2自然段中作者用“________”“ ________”两个词语写出了丝瓜悬垂空中的样子;第3自然段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丝瓜生长迅猛,“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丝瓜的粗细,“活像 ________________”这个生动的比喻写出了丝瓜的形状和颜色。
(3)课文中叶圣陶对爬山虎的观察以及本文中季羡林对丝瓜的观察,有什么相似处呢?( )(多选)
A.观察对象都是植物。 B.观察的过程中都请了其他人进行协助。
C.观察得都很细致。 D.观察的时间都很长,都是连续的。
⑥(选做)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请你观察某一植物在某段时间中的变化情况,为它制作一张观察记录卡。
观察记录卡
观察对象 时间 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