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灶 D.萤火虫
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真空和空气中会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透明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光能够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
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
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4.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正立的像 B.树叶倒立的像
C.太阳正立的像 D.太阳倒立的像
二、填空题
7.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日环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8km,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 s。(光速c=3×108m/s)
8.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三、作图题
9.2014年4月29日将会再次上演日环食。如图甲是一张日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
四、解答题
10.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 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u/cm 相同
物高h1/cm 相同
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 ;
不足: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2023年同步练习卷(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灶 D.萤火虫
【解答】解:A、月亮靠反射光线,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BC、钻石和太阳灶靠反射光线,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D、萤火虫自身可以发光,是光源。
故选:D。
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真空和空气中会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透明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光能够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
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同或同种介质但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
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解答】解: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光有一部分被水星挡住,所以在地球上看不到光线,形成小黑斑实际是水星与地球对着的那一面,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解答】解: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所以A不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B不正确;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所以C正确;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比在真空中小,所以D不正确。
故选:C。
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
像到小孔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故选:B。
6.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正立的像 B.树叶倒立的像
C.太阳正立的像 D.太阳倒立的像
【解答】晴天在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倒立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7.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日环食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8km,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 500 s。(光速c=3×108m/s)
【解答】解:(1)发生日食,是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之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在地球上某些区域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
(2)光速c=3×108m/s,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s=1.5×108km=1.5×1011m,
由速度公式v=可知,光的传播时间:t===500s。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500。
8.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解答】解:“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作图题
9.2014年4月29日将会再次上演日环食。如图甲是一张日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
【解答】解: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的阴影部分的地区就发生了日食;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画出光路;发生日环食时,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地球上能看到太阳的边缘部分。
故答案如图所示:
四、解答题
10.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 暗 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u/cm 相同
物高h1/cm 相同
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
(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 方便改变像距(或成像更清晰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
不足: 像高不方便测量 。
【解答】解:(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
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见下图:
(3)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4)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成像更清晰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
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
故答案为:(1)暗;
(2)见上图;
(3)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4)方便改变像距(或成像更清晰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像高不方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