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我变成了一棵树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代表作品有《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等。
走进作者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会认的字:
希
痒
鳄
丁
零
肠
xī
yǎng
è
líng
dīng
cháng
多音字
背
bēi:背包 背黑锅
bèi:后背 背井离乡
秘
mì:秘密 秘而不宣
bì:秘鲁
词语理解
担心:放心不下。
傍晚:时间词。临近晚上的时候。
丁零丁零: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香喷喷:状态词。形容香气扑鼻。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只有母亲认识我的故事。
“英英,吃饭了!”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
可以看出妈妈急切而又略带烦躁的心情,妈妈只想让英英赶紧吃饭。
课文哪句话交代了“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冒”字用的好吗?可用“长”字代替吗?
“冒”说明树枝出来的很快,很突然。“长”其速度赶不上“冒”字,不能突出故事的神奇,所以不换把“冒”换成“长”。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 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
——对了,鸟窝!
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运用设问句,交代了“我”变的树上长了什么。
“我”变的树上长了什么?
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形象地描写出住进鸟窝的方法,体现了“我”奇妙的想象和对“住户”的热情。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写出了“我”见到妈妈后激动而又担心的心情。
思考:为什么“我”会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
“有点儿高兴”是因为“我”变成了树,妈妈没有发现,“我”不用回家吃饭,可以尽情地玩了;“失望”是因为妈妈没有认出“我”。矛盾的心理再现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我”的肚子饿得“咕噜噜”叫而没有被小动物们发现,心里很失望,很着急。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由渴望变成树到觉得麻烦,英英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出了英英此时无奈的心情。
第14自然段中,“我”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是真实发生的事吗?
不是,这一段是“我”的想象。“我”因为肚子饿,便开始怀念家里的饭菜,并想象爸爸正在吃饭的情景。
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猜想一:因为妈妈最了解“我”,一直都知道“我”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猜想二:因为是“我”幻想变成了一棵树,不是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概括主题
这篇课文写的是因贪玩而不想吃饭的“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后,被妈妈拿来与小动物们分享的食物勾得直流口水的故事。文中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