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呼吸与消化》
单元主题 科科前些日子不小心“阳了”,出现了呼吸困难,上吐下泻的症状。好在经过一段时间居家治疗,科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从此之后,科科对身体健康十分关注。这段时间,文化宫组织的人体健康宣讲会,科科很快报名参加了。科科想学习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然后制作做一个宣传手抄报。于是,他找到果果老师帮助他,在果果老师帮助下,他能成功吗?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3-4年级):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维持生存(3-4年级):描述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空气、水分、食物等。 学业要求: 1.能够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 2.认同保护人体具有呼吸功能和摄取养分功能器官的重要性。 3.认识到人的某些器官具有帮助维持其生存的功能。 4.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与他人交流证据和观点。
教材分析 “呼吸与消化”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体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物质的联系。这个单元以“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线索设计了有层次的探索活动:1-3 课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4-6 课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7-8 课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与变化。以此促进学生对人体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为高段学习“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与探索人体呼吸与消化过程,了解空气、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感受人体不同部分的器官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建立“系统化”的人体结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我们自己》单元中,已经能用看、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认识,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与呼吸;知道呼吸需要空气;知道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发现运动量越大,呼吸会越急促这个规律,但是有些活动也会减缓呼吸;体育活动时,有过测量肺活量的经历。但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肺活量是指什么”、“如何选择肺活量值”、“肺活量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意义”等问题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在学习中,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活动,通过观察、描述、交流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关于食物和营养,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已经了解了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学生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另外,学生对每类营养的作用也不太清晰,对食物中各种营养的检测方法了解较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营养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关于消化系统,学生对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食物被咬碎、嚼烂等,也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口腔里牙齿的类型和作用,但是对食物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真正细致、客观的观察很少,对食物中看不见的变化更是了解不多。同时学生对于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也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需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对于消化系统的认知,明白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人体呼吸是由多个呼吸器官协同参与,知道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知道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测得的肺活量值进行分析和反思,明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知道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认识到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口腔的消化。 知道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科学思维: 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认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了解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 用分析的方法,能处理人体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学会查阅资料,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完善并纠正自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 3.探究实践: 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时是协同合作的。 体验人体运动后对呼吸次数的影响,能严谨地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结论。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推测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并学会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在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过程中,能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分析,科学地搭配菜品。 能观察口腔里的食物以及牙齿,描述食物在口腔发生的变化,并能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馒头在口腔的消化,以及对原有观念进行修正或补充。 通过动手实验,用科学的方法检测食物中含有那种营养,观察记录检测结果并分析。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4.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探究兴趣; 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与实验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 能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运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 能认真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并愿意分享自己的研究结果,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在探究过程中,能有意识关注到消化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增强健康生活的意识。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学习进行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探究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如何健康生活。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体验课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体验呼吸过程,探究呼吸器官的协调作用,探究呼吸的意义通过感受呼吸过程,知道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协同参与呼吸活动。通过学习呼吸活动,知道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知道呼吸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活动。1体验课呼吸与生活健康掌握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及呼吸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通过阅读和体验探究,了解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变化,探究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系统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呼吸功能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1实验课测量肺活量学会测量肺活量,掌握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意识到肺活量与人体健康的亲密关系。学生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记录测量数据且明白如何取值,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1体验课一天的食物认识人体一天所需要的食物,学会给食物分类统计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对食物进行合理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知道一天食用的食物是丰富多样。能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1实验课食物中的营养辨别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探究人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通过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知道如何辨别脂肪和淀粉,懂的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人所需的营养物质。1阅读课营养要均衡学会合理饮食通过阅读研讨,探究营养需求和饮食的关系。通过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知道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认识到人体需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1实验课食物在空腔里的变化掌握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通过实验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及器官的参与情况。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1实验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掌握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通过实验探究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各器官的作用。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2.6营养要均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目录
单元主题
01
单元结构化活动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探究
04
生活应用
05
课堂练习
06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科科的健康学习
单元主题
科科前些日子不小心“阳了”,出现了呼吸困难,上吐下泻的症状。好在经过一段时间居家治疗,科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从此之后,科科对身体健康十分关注。这段时间,文化宫组织的人体健康宣讲会,科科很快报名参加了。科科想学习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然后制作做一个宣传手抄报。于是,他找到果果老师帮助他,在果果老师帮助下,他能成功吗?
单元结构化活动
人体的呼吸系统
人体的消化系统
感受我们的呼吸
呼吸与生活健康
测量肺活量
一天的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
营养要均衡
食物在空腔里的变化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科科的健康宣传手抄报
营养要均衡
科科通过学习认识了人体所必需的七类营养元素,饮食必须均衡营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均衡饮食。于是他找到果果老师,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知识……
这次在果果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能找到答案吗?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元素,那么应该何如均衡饮食呢?
这些食物应该如何搭配呢?
新知探究
现在咱们做一个小游戏,认识一下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吧!
活动一: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连连看”游戏规则
学生平均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游戏。教师播放食物图片,学生根据要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进行连线。哪个小组又快又准,哪个小组获胜。
新知探究
酥油
拽面
馕
米线
铁锅炖
西北地区
西藏地区
东南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活动一: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新知探究
同学们猜想一下,我们如何搭配食物,保持身体健康呢?
我认为要多吃牛肉、鱼等肉类,补充蛋白质。
我认为水果、蔬菜、肉类等要均衡食用。
活动一: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我认为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新知探究
视频:合理膳食,保持健康
活动一: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新知探究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活动要求:
阅读课本“平衡膳食宝塔”,了解“平衡膳食宝塔”传递的信息及结构特点。
新知探究
“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
1.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主要分为五类。从下到上依次为:
①谷薯类
②蔬菜水果类
③禽畜肉、水产品和蛋类
④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坚果类
⑤盐油类。
2.“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新知探究
第一层谷薯类:
主要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能提供能量。例如面包、馒头、玉米、红薯等。它们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能物质。摄入不足会低血糖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供给过多,易致体重增长过快、虚胖、苍白、肌张力下降。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新知探究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
各种蔬菜水果组成。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含有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提供膳食纤维
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动作
预防便秘
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新知探究
第三层禽畜肉、水产品和蛋类:
这一层食物含有大量蛋白质,能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帮助肌肉生成。蛋白质摄入要适量,过多易致便秘、食欲缺乏;过少易致抵抗力下降、肌张力下降、水肿、贫血、消瘦。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新知探究
第四层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坚果类:
这一层食物含有大量的钙质,能帮助我们的骨骼和牙齿健康成长。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新知探究
第五层盐油类:
这一层食物,热量高,能提供人体能量。但是属于热量高、营养低的食物,容易使我们的身体肥胖,因此宜少量进食。
活动二:学衡膳食宝塔”
新知探究
下面,对照宝塔我们检验自己是否膳食平衡。
活动三:你“膳食平衡”吗
新知探究
活动步骤:
1.首先将自己一天的饮食,写在白纸上;
2.对照“平衡膳食宝塔”将食物进行分类;然后誊写在卡纸上;
3.对比“平衡膳食宝塔”将卡片摆好,并涂上颜色;
4.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判断自己饮食是否健康。
活动三:你“膳食平衡”吗
新知探究
判断一下这位同学的饮食是否健康。
我的食谱 早餐 一杯牛奶、两片面包
午餐 一碗米饭、蒜苗炒肉、红烧鸡翅
晚餐 一个馒头、酱牛肉
米饭一碗 馒头一个 面包两片
蒜苗
炒肉 鸡翅 牛肉
牛奶一杯
炒菜里
的油
活动三:你“膳食平衡”吗
评价:以面食为主,搭配肉类、牛奶等,但是食物中蔬菜、水果较少,容易造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缺乏。
新知探究
活动三:你“膳食平衡”吗
说说自己在饮食上有什么特点,存在什么问题
实验探究
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活动三:你“膳食平衡”吗
生活应用
请参照“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制定一份营养均衡的食谱。
每日食谱 时间 早餐 午餐 晚餐
食物
生活应用
请参照“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制定一份营养均衡的食谱。
每日食谱 时间 早餐 午餐 晚餐
食物
全麦吐司1片
鸡蛋1个
牛奶1杯
蓝莓1把
糙米饭100g
青菜200g
鸡胸肉100g
虾丸100g
豆腐50g
金针菇509
小白菜100g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在平衡膳食宝塔中面积最大的底层是( )食物。
2.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 )搭配。
3.“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 )上一层的食用量。
谷薯类
荤素
大于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
2.价格高的食品,营养一定也高。( )
3.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不能偏食和挑食。( )
向家人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并对家庭饮食做出调整计划。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营养要均衡
调整饮食结构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平衡膳食宝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时《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通过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知道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认识到人体需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2.科学思维
用分析的方法,能处理人体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3. 探究实践
在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过程中,能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分析,科学地搭配菜品。
4. 态度责任
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能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能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难点:有效地处理营养需求量和食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处理后的信息科学地搭配食物。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活动一初步认知均衡饮食。
评价量表1
评价内容 标准 星等
通过活动,对均衡饮食有初步的了解。 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得1星; 知道不同地方饮食习惯大不相同,得1星; 能说出自己对于均衡饮食的看法,且言之有理,得2星。 从视频中能知道人体需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得2星。 ( )
学衡膳食宝塔”,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评价量表2
评价内容 标准 星等
学衡膳食宝塔” 能够认真阅读课本“平衡膳食宝塔”,得1星; 了解“平衡膳食宝塔”每一层的食物种类及作用,得2星; 了解“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特点,得2星。 ( )
活动三能够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并改进。
评价量表3
评价内容 标准 星等
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并改进 能够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判断自己饮食是否健康,得2星; 能说出样例中的饮食是否健康并进行合理评价,得2星; 能针对自己的饮食问题进行改进,得2星。 ( )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科科通过学习认识了人体所必需的七类营养元素,饮食必须均衡营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均衡饮食。于是他找到果果老师,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知识……在果果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能找到答案吗? 教师出示图片,进行展示。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要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不同地方饮食习惯大不相同。 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看看南北方饮食有什么不同。 教师组织游戏:饮食连连看 要求: 学生平均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游戏。教师播放食物图片,学生根据要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进行连线。哪个小组又快又准,哪个小组获胜。 同学们,不同的地区,饮食习惯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如何搭配食物,保持身体健康呢? 参考:1.我认为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2.我认为要多吃牛肉、鱼等肉类,补充蛋白质。 3.我认为水果、蔬菜、肉类等要均衡食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吧! 教师播放视频:合理膳食,保持健康 评价活动二:探索均衡营养的方法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食物中的营养,现在我们学习一下“平衡膳食宝塔”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衡膳食宝塔”。 活动要求: 阅读课本“平衡膳食宝塔”,了解“平衡膳食宝塔”传递的信息及结构特点。 预设:“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 1.在一天中要吃的食物主要分为五类。从下到上依次为: ①谷薯类 ②蔬菜水果类 ③禽畜肉、水产品和蛋类 ④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坚果类 ⑤盐油类。 2.“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教师讲解“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的作用。 第一层谷薯类: 主要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能提供能量。例如面包、馒头、玉米、红薯等。它们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能物质。摄入不足会低血糖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供给过多,易致体重增长过快、虚胖、苍白、肌张力下降。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 各种蔬菜水果组成。这层食物中含有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我们健康成长;同时提供膳食纤维,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动作及预防便秘。 第三层禽畜肉、鱼虾和蛋类: 这一层食物含有大量蛋白质,能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帮助肌肉生成。蛋白质摄入要适量,过多易致便秘、食欲缺乏:过少易致抵抗力下降、肌张力下降、水肿、贫血、消瘦。 第四层奶类及奶制品和豆类及豆制品: 这一层食物含有大量的钙质,能帮助我们的骨骼和牙齿健康成长。 第五层油脂类: 这一层食物,热量高,能提供人体能量。但是属于热量高、营养低的食物,容易使我们的身体肥胖,因此宜少量进食。 评价活动三:你“膳食平衡”吗 师:下面,对照宝塔我们检验自己是否膳食平衡。 活动步骤: 1.首先将自己一天的饮食,写在白纸上; 2.对照“平衡膳食宝塔”将食物进行分类;然后誊写在卡纸上; 3.对比“平衡膳食宝塔”将卡片摆好,并涂上颜色; 4.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判断自己饮食是否健康。 课件展示某位学生的饮食记录单,学生判断是否健康。 我的食谱早餐一杯牛奶、两片面包午餐一碗米饭、蒜苗炒肉、红烧鸡翅晚餐一个馒头、酱牛肉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位同学以面食为主,搭配肉类、牛奶等,但是食物中蔬菜、水果较少,容易造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缺乏。 师:说说自己在饮食上有什么特点,存在什么问题 师小结: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活动一: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游戏认识不同地区食物的不同,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活动二: 通过学衡膳食宝塔”,加深学生对于均衡饮食的认识。 活动三: 通过检验自己是否膳食平衡,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饮食情况,从而做出调整。 活动一: 教师根据小组及学生表现,评估学生是否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填写量规1。 活动二: 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活动,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平衡膳食宝塔”传递的信息及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量规2评价。 活动三: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并改进,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
(三)生活应用 请参照“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制定一份营养均衡的食谱。 课件展示样例 拓宽领域挥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谈论以及现象解释。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用简报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总结均衡营养的方法,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现。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
1.在平衡膳食宝塔中面积最大的底层是( )食物。
2.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 )搭配。
3.“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 )上一层的食用量。
二、判断。
1.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
2.价格高的食品,营养一定也高。( )
3.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不能偏食和挑食。( )
答案:
一、1.谷薯类 2.荤素 3.大于 二、 √ × √
【综合实践类作业】
向家人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并对家庭饮食做出调整计划。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理性这个特点。摆事实,了解学生原有的饮食习惯;讲道理,通过对食物宝塔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科学饮食的依据;促习惯,通过原有的饮食方式和科学的饮食方式相对比,引发学生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这是当时听课的老师对我的一个评价,也是我觉得自己上得比较成功的方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