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3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3 09: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
下的“冷战”与和平第二节 冷战的开始简要回顾二战当中美苏关系的变化历程问题思考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对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思考:两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想法?双方的想法是否矛盾?探究一. 盟友关系的破裂1.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及其原因① 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②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㈠ 冷战的含义: 是指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㈡“冷战”政策的提出①1946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遏制理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②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揭开了冷战序幕2.对抗方式:冷战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
?
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
──乔治·凯南1946年2月22日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
这是摘自美国驻苏代办凯南给国务院的一封长达8 000字的电报中的一段话。在电文中,同学们得到了怎样的信息?二. 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1.美国的冷战政策㈠ 政治:杜鲁门主义①背景: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②内容:实质:是以维护美国安全为幌子,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 是以反苏反共的意识形态来掩盖自身强权政治的企图③影响: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
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西欧资产阶级的统治A 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B 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 ; C 遏制苏联㈡ 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6 提出,1948年实施①背景:②目的:③概况:对美国:A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
B 西欧各国受制于美国,随着实力增强必然要求摆脱控制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把“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④影响:对西欧:㈡ 经济:马歇尔计划对苏联:(美国曾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加入以孤立和打击苏联)
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如何理解这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有何关系?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讨 论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都是遏制苏联。A 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B 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资本主义阵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集团军事上遏制苏联A 西欧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和“恐苏症”B 第一次柏林危机㈢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①背景:②建立:1949年4月,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③目的:④性质:⑤影响:莫斯科式的凯南电文

1946年9月下旬,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苏联外交部发回了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开宗明义地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倾向,它的特征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 报告结论是:“美国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战争的。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苏联是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由此可见,苏联已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持全面否定态度,对未来的美苏关系已准备全面对抗。2.苏联的对抗措施2.苏联的对抗措施㈠ 政治: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①成立:1947.9 ②影响:A 加强了各国的团结,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B 使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按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和行动计划,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使情报局成为其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的工具。
1948年6月苏联更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对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恶劣影响。 )1949年1月A 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B 苏联在与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没有遵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且把它变成推行苏联经济模式的工具,严重损害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A 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
B 反击“马歇尔计划”,巩固东欧地区㈡ 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①成立:②目的:③影响:①背景:巩固东欧地区、抗衡北约A 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后来成为苏联粗暴干涉东欧各国事务的工具(“布拉格之春”)②成立:1955年5月③性质: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④影响:C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 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㈢ 军事:华约组织苏 联波 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 典芬 兰法 国意 大 利土 耳 其西 班 牙希 腊丹麦英 国 冰岛挪 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北约华约三. 第一次柏林危机——冷战的第一次高潮①背景:A 战后,德国及首都柏林被分区占领B 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在德国问题上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②概况: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③影响:A 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B 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世界的动荡不安苏占区法占区英占区美占区冷战特点:①是除直接的武力对抗以外的一切对峙和竞争的状态
②双方争夺重点在欧洲
③在全球冷战下不排除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
④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力量对立
⑤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⑥军事上表现为两大集团激烈对抗
⑦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对冷战的评价:①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②苏联的回应导致双方的激烈对抗,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③没有形成新的世界大战,但也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世界的动荡不安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杜鲁门主义出笼 ②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③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北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2、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
B.扩大资本输出
C.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D.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霸权CD3、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B.法西斯主义残余 C.君主立宪制 D.社会主义国家D4、邱吉尔的“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的小毛驴。”这句话反映了?
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③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④美苏平起平坐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C材料一:他(赫鲁晓夫)说:“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同时强调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 ——《中学历史教参》(1)材料一反映了赫鲁晓夫的什么意识?以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为策略,争夺世界霸权。材料二:“尼克松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僵硬性和政治上实用主义的独特结合,而实用主义在他同大国打交道时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位总统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
脱意识形态、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结合材料二,指出尼克松僵硬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他“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真实涵义是什么?请用史实证明这一结论。反对共产主义。根据国家的战略利益,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材料三: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20年间,中英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3)分析材料三,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是基于什么考虑?中美两国尽管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