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有以下七种物质①河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氢氧化钠溶液⑥氧化铜⑦氯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④属于单质 B.只有③④⑥⑦属于纯净物
C.只有①⑤属于混合物 D.只有③⑥属于化合物
6.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空气、二氧化硫、液氧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胆矾、二氧化碳、冰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 B.氖气 C.硝酸钾 D.氢氧化钠
8.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黄色火焰
B.无需检验纯度,氢气可以直接点燃
C.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产物无污染
9.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常小于1:2,是因为装置漏气
B.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且质量比为2:1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3.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生石灰 B.水 C.干冰 D.水银
14.一定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 )
A.混合物 B.单质 C.纯净物 D.化合物
1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就是硬水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6.图中表示不同种类原子,下列可以用来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7.“”“”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题
18.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均有气泡产生,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中气体,现象是 。
(2)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 。
(3)实验结论:水由 组成。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实验时接通直流电源之前的一个操作是 。A、B为电源的正、负两极,通电一段时间后,Ⅰ玻璃管内出现的实验现象有 ;
(2)电解水时,需要在水中加入 ,以增强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打开Ⅱ玻璃管上的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口的气体时出现的现象是 ;
(3)电解水的表达式为(文字或符号均可) ;
(4)由上述实验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气体的现象,可以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
。
20.(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a、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
(2)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来检验。要降低井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操作是 。
(4)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写出生活中的一种节水方法: 。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答】解:A、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甲中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故A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B错误;
C、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正确;
D、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B。
2.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正极得到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解答】解: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A叙述正确;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现的,故B叙述正确;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故C叙述正确;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常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答】解:A.水是纯净物,从宏观来讲是由水这一种物质组成的,故A不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水分子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水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B不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故C不正确;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有以下七种物质①河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氢氧化钠溶液⑥氧化铜⑦氯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④属于单质 B.只有③④⑥⑦属于纯净物
C.只有①⑤属于混合物 D.只有③⑥属于化合物
【解答】解:①河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③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④液态氮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⑤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⑥氧化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它是由氧、铜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
⑦氯化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观察选项,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空气、二氧化硫、液氧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胆矾、二氧化碳、冰
【解答】解:A、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海水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铁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胆矾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 B.氖气 C.硝酸钾 D.氢氧化钠
【解答】解:A、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故B错误。
C、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C错误。
D、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A。
8.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黄色火焰
B.无需检验纯度,氢气可以直接点燃
C.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产物无污染
【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净时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故错误;
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故正确。
故选:D。
9.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示由一种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错;
B、图示由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
C、图示由一种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
D、图示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10.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A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图B是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可能表示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图C中有两种单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D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常小于1:2,是因为装置漏气
B.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解答】解: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常小于1:2,是因为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的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且质量比为2:1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是氧气,故A错误;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从宏观上分析: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且质量比为1:8,故C错误;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3.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生石灰 B.水 C.干冰 D.水银
【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水银是汞的俗名,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一定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 )
A.混合物 B.单质 C.纯净物 D.化合物
【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错;
C、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故C错;
D、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1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就是硬水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解答】解:A.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选项说法错误;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的不是蒸馏水,选项说法错误;
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选项说法正确;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图中表示不同种类原子,下列可以用来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选项错误。
B、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分子均由两种不同种的原子构成,均为化合物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两种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中三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一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另一种分子由两种不同种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A中是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B、图B是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图C是一种分子构成,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原子,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图D是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实验题
18.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均有气泡产生,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中气体,现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2)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 水分子 。
(3)实验结论: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解答】解:(1)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试管a中是氢气,试管b中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而原子不可分;该反应中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水分子。故答案为:水分子;
(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氢元素和氧元素。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实验时接通直流电源之前的一个操作是 加满水 。A、B为电源的正、负两极,通电一段时间后,Ⅰ玻璃管内出现的实验现象有 电极附近(或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且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
(2)电解水时,需要在水中加入 (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以增强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打开Ⅱ玻璃管上的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口的气体时出现的现象是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
(3)电解水的表达式为(文字或符号均可) 水氢气+氧气(H2OH2+O2) ;
(4)由上述实验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气体的现象,可以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
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解答】解:
(1)关于水组成测定的实验,实验时接通直流电源之前的一个操作是加满水。A、B为电源的正、负两极,通电一段时间后。I玻璃管内出现的实验现象有电极附近(或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且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2)电解水时,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Ⅱ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为氧气,切断电源,打开Ⅱ玻璃管上的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口的气体时出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氢气+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 H2+O2;
(4)由上述实验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气体的现象,可以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
(1)加满水;电极附近(或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且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2)(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3)水 氢气+氧气(H2O H2+O2);
(4)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0.(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a、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
(2)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过滤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玻璃棒 。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3)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要降低井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操作是 煮沸 。
(4)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写出生活中的一种节水方法: 利用洗菜水浇花等 。
【解答】解:(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故答案为:氢气;2:1。
(2)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过滤,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故答案为:过滤;吸附;玻璃棒。
(3)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要降低井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操作是煮沸。
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
(4)生活中的一种节水方法:利用洗菜水浇花等。
故答案为:利用洗菜水浇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