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易错题大集结-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易错题大集结-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19: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易错题大集结-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下图,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B. C.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搭出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A.2 B.3 C.4 D.5
3.如下图所示,王叔叔驾驶轿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轿车行驶至位置A和B时,王叔叔都能看到建筑物乙
B.轿车行驶至位置A和B时,王叔叔都不能看到建筑物乙
C.轿车行驶至位置A时,王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
D.轿车行驶至位置B时,王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
4.如下图,甲、乙两名同学在路灯下,他们离路灯的远近不同,但影子几乎一样长,那么他们的身高( )。
A.甲同学高 B.乙同学高 C.一样高
5.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和,这个立体图形最少可以由( )个小立方块组成,最多可以由( )个小立方块组成。
A.4;7 B.6;7 C.5;10 D.6;10
6.下面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从左面看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二、填空题
7.下面这名小朋友在( )号位置时影子最长。(填序号)
8.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9.小明迎着路灯走,他的影子会越来越( )。(填“长”或“短”)
10.下面几何体中,从左面看是几何体有( ),从上面看是的几何体有( )。(填序号)
11.给下图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添加的小正方体与其他小正方体至少有一个面重合。要使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 )种不同的摆法。
12.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在符合要求的几何体下面画“√”。
三、判断题
13.如图,淘气从A点走到C点的过程中,看到的树木会越来越少。( )

14.林叔叔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当小汽车行驶到A时,林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 )

15.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
16.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5个面。( )
17.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 )
四、解答题
18.龙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棵树挡住了他的部分视线。

(1)龙龙站在点A时能看到两个楼层,如果他继续往前走,看到的楼层数量有什么变化?
(2)龙龙走到点B时,他还能看到大楼吗?用画图的方法证实你的想法( )。
我发现:观测点越近,观测的范围越( ),盲区越( )。
19.如图,彬彬的姐姐在楼顶晒被子时向楼下张望,彬彬的姐姐能否看到彬彬?( )(填“能”或“不能”)。请画出此时姐姐所能看到的墙外离墙最近的点。

20.小明在教学楼上向下张望,楼下有一堵墙,小明想看到墙外的地方。
(1)请你画出小明分别在A、B处看到墙外高墙最近的A′、B′处。
(2)发现小明站得越高,看得越( )。
(3)小明站在C处能看到墙外的地面吗?为什么?
21.如图,星期天早晨刘老师在平坦的人行道上散步,前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有两座建筑物A和B。
(1)刘老师散步到位置①时,能够看到建筑物B吗?请你画一画。
(2)如果刘老师从位置①处继续往前走,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3)刘老师走到什么位置时,就看不到建筑物B,请在图中标出位置②。
22.如图,是由方块组成的图形的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这样的图形最多需要多少方块?最少需要多少方块?
参考答案:
1.A
【分析】从左面看到的有2层,上层一个小正方形,下层一个小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D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个立体图形有4列,每列至少1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个立体图形有两层,最底层一定有4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至少1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最少需要:4+1=5(个)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块数进行分析解答。
3.C
【分析】根据视点、视线、盲区的定义画图,再根据图示找出不同位置时的盲区是那一部分,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王叔叔在位置A时,能看到甲乙两个建筑物,王叔叔在位置B能看到甲建筑物,不能看到乙建筑物,那么:
A.轿车行驶至位置A和B时,王叔叔都能看到建筑物乙,此选项说法错误;
B.轿车行驶至位置A和B时,王叔叔都不能看到建筑物乙,此选项说法错误;
C.轿车行驶至位置A时,王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此选项说法正确;
D.轿车行驶至位置B时,王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此选项说法错误,
所以四个选项中有A、B、D是正确的,只有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视点视线、言区的定义,根据定义画图即可解答。
4.A
【分析】本题可以画图表示出两名同学的身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同学高。
【详解】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同学高。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光的传播,明确光是直线传播的是解题关键。
5.A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第一层有2行,最多有6个小立方块,即每行都有3个。最少有3个,即一行有2个,另一行有1个,错落着放;第二层只有1个。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最少可以由3+1=4个小立方块组成,最多可以由6+1=7个小立方块组成。
故选择:A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6.A
【分析】根据所给几何体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选择即可。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到的是5正方形,分三行,上面一行1个,中间行3个,下面一行1个;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3个正方形。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②,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③。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⑤
【分析】根据距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的知识,反之,光源越近,影子越短,分析解答。
【详解】因为距离光源最远的是⑤号位置,所以⑤号位置时影子最长。
下面这名小朋友在⑤号位置时影子最长。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的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8.6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由此可知,一共有两行,前行最多3个小正方体,后行最多3个小正方体;一共(3+3)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3+3=6(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6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观察能力。
9.短
【分析】如下图所示,一个人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明迎着路灯走,它的影子会越来越短。
【点睛】理解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与影子长短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 ①⑤ ①③
【分析】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从左面看是的几何体有①⑤,从上面看是的几何体有①③。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1.6
【分析】根据题意,要使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则增加的小正方体可以挡住原图形底层任意一个小正方体,也可以被底层任意一个小正方体挡住,即可以放在原图形底层任意一个小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3+3=6(种)。
【详解】通过分析,要使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增加的小正方体可以放在原图形底层任意一个小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有6种不同的摆法。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图形三视图的认识。需要认真观察,运用空间想象力解答此类问题。
12.见详解
【分析】将视角分别想象到各选项几何体的正面和上面观察出看到的形状,找出符合要求的即可。
【详解】,从正面看到是,从上面看到是,不符合要求;
,从正面看到是,从上面看到是,符合要求;
,从正面看到是,从上面看到是,不符合要求;
,从正面看到是,从上面看是,不符合要求。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要有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3.√
【分析】根据离观察物体越近视野就越小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淘气从A点走到C点的过程中,看到的树木会越来越少,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高低变化而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14.√
【分析】根据视点、视线、盲区的定义画图,再根据图示找出不同位置时的盲区是那一部分,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如图: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当小汽车行驶到A时,林叔叔能看到建筑物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高低变化而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15.√
【分析】由题意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些小正方体左右排成一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些小正方体有上下两列;那么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上下两层,下面一层四个小正方体成一行,上面一层最少有一个小正方体。据此判断。
【详解】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6.×
【分析】我们从一个长方体的一个面观察,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从它的一条棱观察,能看到它的2个面,从它的一个顶点观察,能看到它的3个面,即最少能看到它的一个面,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
【详解】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可找一长方体观察一下,注意,所找的长方体尽量大一些,以免产生错觉。
17.×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是,据此解答。
【详解】从上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不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运用空间想象力是解题的关键。
18.(1)图见详解;
(2)不能;图见详解;小;大
【分析】(1)人离树越远,看到范围越大;人离树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小,据此解答;
(2)将点A(B)与树顶连线并延长到楼层即可画出图形,接下来根据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答:龙龙站在点A能看到两个楼层,继续往前走,看到的楼层数量越来越少。
(2)答:龙龙走到点B时,他不能看到大楼。如图所示:

我发现:观测点越近,观测的范围越小,盲区越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和观察范围之间的关系。
19.不能;画图见详解
【分析】视线如同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以彬彬的姐姐的眼睛为端点,过楼前建筑物的顶点作射线,射线与外墙、地面所构成三角形内为妈妈的盲区,如果彬彬在盲区内就是看不见他,视线与地面的交点为A点。
【详解】由分析可画图: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白:视线是沿直线方向传播的。
20.(1)见详解
(2)远
(3)不能;理由见详解
【分析】(1)分别从A处、B处与墙体上的一点连成一线,直达地面,就是要求的A′、B′两点;
(2)根据观察的范围知识:观测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测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说明小明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3)点C和墙一样高,与墙体连成一条直线,不能到达地面,据此解答。
【详解】(1)
(2)小明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3)如图小明在C处不能看到墙外的地面,以为C点与墙高度接近,从C处与墙连成一条直线,不能达到地面,所以不能看墙外,(如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1.(1)能;图见详解过程
(2)B的部分是越来越小
(3)建筑物A下面;图见详解过程
【分析】(1)从刘老师(位置①时)的眼睛(即视线的端点)向建筑物A靠近刘老师一侧的最高点画一条射线,这条射线把建筑物B分割成两部分,射线上方的部分就是刘老师在位置①时,可以看到的部分;
(2)如果刘老师从位置①处继续往前走,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越来越小;
(3)同上,从建筑物B的最高点向建筑物A的最高点画一条射线,然后与人行道相交的点即②的位置。
【详解】(1)刘老师散步到位置①时,能够看到建筑物B。如图所示:
(2)答:如果刘老师从位置①处继续往前走,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越来越小。
(3)刘老师走到建筑物A下面时,就看不到建筑物B。标出位置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视线是一条射线,是直的,被物体遮住的部分是看不见的盲区。
22.6块;8块
【分析】根据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所用的小正方体分前、后两排,上、下两层。下层前、后排各两个,前排左边一个与后排右面一个对齐;上层前、后排最少各放1个,最多各放2个。
【详解】如图
组成这样的图形最少需要6个方块,最多需要8个方块(下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