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2.4-3.1)第七周周末模拟练习(盐城)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手电筒 B.点燃的蜡烛 C.工作中的台灯 D.镜子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3.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是白色 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
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 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
5.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0℃冰处于固液共存态 D.冰共熔化了6分钟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8.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9.清秋送爽,菊花盛开,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黄菊花是因为( )
A.黄菊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黄菊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黄菊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D.黄菊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10.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如图所示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1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2. 在5000 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3. 冰山上的积雪有的__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人空中;有的________变成水,汇入江河.而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14.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15.手机屏幕的色彩是由____、绿、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当用手机微信扫描商户的纸质黑白两色二维码时,纸质二维码黑色部分_____(填“反射”或“吸收”)所有色光.
1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丙为 态,由甲到乙是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由乙到丙的过程和生活中的 (选填“露”或“霜”)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________;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17.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2)______和(3)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8.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_____(相同/不同)的色光而吸收其他色光,说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决定的;有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_____(相同/不同)的色光,说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决定的。
19.日光是一种复色光,英国科学家_____首先发现日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多种不同颜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_____.在各种色光中,红、_____和蓝称为三原色光.
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________ 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________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三、解答题(52分)
21.(6分)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
(1)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_;
(2)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_;
(3)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_;
(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________;
(5)铁水浇成铁件________;
(6)雾________;
22.(6分)为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白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块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中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紫色的碘蒸气固态碘是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只是因为这一变化过程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3)小明探究热情不减,接着又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形成的.
24、(10分)如图所示,图甲、图乙分别是“观察水的沸腾”和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将这两个实验进行研究,图丙、图丁是实验后画出的图像。
(1)如图甲所示,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应将______(选填“铁圈向下调”或“铁夹向上调”)。
(2)两个实验装置用到的共同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______
(3)小明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水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时,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选填字母)A. B. C. D.
(4)完成图乙实验后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由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______分钟。若继续加热,当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5.(12分)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_(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_____(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__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____________(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这种温度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叶箱中的温度计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的改变量相同;如图乙,干球温度计的示数一般会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____.
(5)如图丙,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示数是____,它和____ (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6.(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 。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 会在低于零下 10℃的环境下形成,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 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 。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 这就是雪花 。 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 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 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 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 。这叫做降 “湿雪”,或 “雨 雪并降” 。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 “雨夹雪” 。
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 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
(1)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 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选填 “吸热”或 “放热”) 。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
A . 云层水气充足 C .云层中气温较低 B .云层下气温较高 D . 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 “低”或 “高”) 。
(4)我们南方地区较少降雪,我县北部仁居大畲垇偶尔冬季会降雪,人们常感觉到降雪时不冷,雪融化时较冷,是因为雪融化时会______(选填 “吸热”或 “放热”) 。
(5)小明利用冰块削成了如图所示的楔形,在阳光照射下发现了奇妙的现象,这个现象是______,图中从边缘射出的红光的是______。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0.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D )
A.手电筒 B.点燃的蜡烛 C.工作中的台灯 D.镜子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B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3.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全部是白色 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
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 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D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
5.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0℃冰处于固液共存态 D.冰共熔化了6分钟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D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D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8.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D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9.清秋送爽,菊花盛开,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黄菊花是因为( B )
A.黄菊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黄菊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黄菊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D.黄菊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10.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如图所示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1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2. 在5000 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3. 冰山上的积雪有的__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人空中;有的________变成水,汇入江河.而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答案】 升华 熔化 蒸发
14.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答案】 凝华 熔化 吸收
15.手机屏幕的色彩是由____、绿、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当用手机微信扫描商户的纸质黑白两色二维码时,纸质二维码黑色部分_____(填“反射”或“吸收”)所有色光.
【答案】红 蓝 吸收
1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丙为 态,由甲到乙是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由乙到丙的过程和生活中的 (选填“露”或“霜”)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
【答案】固 汽化 霜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里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________;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答案】色散;是复色光;紫
17.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2)______和(3)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答案】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升华吸热
18.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_____(相同/不同)的色光而吸收其他色光,说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决定的;有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_____(相同/不同)的色光,说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决定的。
【答案】相同 相同 透过
19.日光是一种复色光,英国科学家_____首先发现日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多种不同颜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_____.在各种色光中,红、_____和蓝称为三原色光.
【答案】 牛顿 色散 绿
20.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________ 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________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答案】 色散 反射 不利于
三、解答题(52分)
21.(6分)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
(1)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_;
(2)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_;
(3)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_;
(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________;
(5)铁水浇成铁件________;
(6)雾________;
【答案】(1)凝华 (2)升华 (3)液化 (4)升华 (5)凝固 (6) 液化
22.(6分)为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白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块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橙、黄、绿、蓝、靛、紫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色透明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某种颜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 (3) 绿色不透明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
23.(8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中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紫色的碘蒸气固态碘是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只是因为这一变化过程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3)小明探究热情不减,接着又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形成的.
【答案】(1)升华(2)错误;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3)干冰升华;水蒸气遇冷液化
24、(10分)如图所示,图甲、图乙分别是“观察水的沸腾”和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将这两个实验进行研究,图丙、图丁是实验后画出的图像。
(1)如图甲所示,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应将______(选填“铁圈向下调”或“铁夹向上调”)。
(2)两个实验装置用到的共同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______
(3)小明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水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时,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选填字母)A. B. C. D.
(4)完成图乙实验后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由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______分钟。若继续加热,当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1)温度计碰接触了烧杯底 铁夹向上调 (2)秒表 (3)B (4)晶体
(5) 6 不会
25.(12分)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_(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_____(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__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____________(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这种温度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叶箱中的温度计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的改变量相同;如图乙,干球温度计的示数一般会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____.
(5)如图丙,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示数是____,它和____ (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答案】(1)反射 北 (2)热胀冷缩 体积 (3)低 体温计 能够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4)体积 大于 湿球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吸收了一部分热量 (5)14℃ 体温计
26.(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 。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 会在低于零下 10℃的环境下形成,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 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 。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 这就是雪花 。 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 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 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 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 。这叫做降 “湿雪”,或 “雨 雪并降” 。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 “雨夹雪” 。
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 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
(1)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 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选填 “吸热”或 “放热”) 。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
A . 云层水气充足 C .云层中气温较低 B .云层下气温较高 D . 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 “低”或 “高”) 。
(4)我们南方地区较少降雪,我县北部仁居大畲垇偶尔冬季会降雪,人们常感觉到降雪时不冷,雪融化时较冷,是因为雪融化时会______(选填 “吸热”或 “放热”) 。
(5)小明利用冰块削成了如图所示的楔形,在阳光照射下发现了奇妙的现象,这个现象是______,图中从边缘射出的红光的是______。
【答案】 (1)凝华 放热 (2) B (3)低 (4)吸热 (5)光的色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