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在希望的田野上》 “十年”文革,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何去何从,中华民族再次被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关起国门继续搞阶级斗争?还是杀开一条血路,另辟一片天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与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这首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分析这种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出现的。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张明华一家的历史转折 人物小档案姓名:张明华
籍贯:山东泰安
生活年代:20世纪中叶至今
张义明,1949年生,山东泰安人,次年因家境贫困,其父被划为贫农,分到了5亩田地,领到了土地证,全家喜笑颜开。
该土地是 A、土地私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B、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主义
C、土地公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A 几年后,村里通知开会,全国实行公社化,大跃进,村里要办食堂。张家把自己所有猪羊鸡都归队里,村食堂开伙了,第一顿饭就是红烧肉,村主任告诉大家以后就是白米饭、红烧肉了。人民公社的土地所有形式是
A、土地私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B、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主义
C、土地公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B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7月,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同时张明华家因养2头猪而被列为走资派,因此明华父亲被批斗,全家处于恐慌和不安之中。问题:张家的遭遇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
当时国家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由于各地都发生了红卫兵运动和武斗,经济和生产都陷入停滞,很快村食堂、公社的粮食不多了,不得已村里开始杀羊, 羊圈里的羊也一天天减少,很快村食堂揭不开锅了,明华父亲和弟弟因饥饿而出现下肢浮肿。要解决公社和明华家的困境必须怎么办?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几年后,“四人帮”被粉碎了,明华的叔叔也当上了区长,接着叔叔去北京参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八天后回来,要传达三中全会精神。探究1: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张区长,如何传达全会精神?一、方针的制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实行改革开放伟大
决策思想路线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组织
路线二 、改革过程㈠解放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究2:农村需要改革吗?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原因:1、地位:农业为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
3、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1980年9月,中央支持了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肯定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和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的做法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责任制,村委为此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学习和推广小岗村的做法,由于村委会其他成员文化程度不高,村委就要求具有高中水平的张明华负责向村民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究 3:下定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前提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留、剩土地公有如果你是张明华,你怎么向村民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调整生产关系 怎么理解“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就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所有形式:A、土地私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B、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主义
C、土地公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c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究4:
建国后,我国农村先后有哪几次生产
关系的调整?2006年农业税改革材料1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张明华家分到了5亩责任田, 他就利用自家一些责任田养起了鸡,办了个畜牧场,不久就成了当地有名的“鸡王”。人手常常忙不过来,而此时弟弟张明富所在国营电器厂因 工作清闲,但工资又照发,因此他就利用“社会主义时间”帮哥哥薅鸡毛了。
(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2 到夏天了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上述 案例说明了什么? 计划经济下企业吃大锅饭,实施平均主义;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 。 (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3)国有企业改革 开始标志:
(4)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结合所学,请思考:
(1)中国的计划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2) 是在什么时候最终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的?
这一市场经济体系初步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基本形成什么样的经济格局?
(3)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20世纪50年代1997年十五大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经济体制改革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探究5三、解放国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三、解放国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探究6:“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在世界史中各举一例,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小结——知识框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小结——经济体制改革三部曲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城镇化)-劳动力输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放权让利-国企股份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3.经济体制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开放走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