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星光因你而闪烁
波光因你而摇曳
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
你无所不在
又难寻踪迹
光明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黑暗里
人们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孤独里
失眠时,我从鼻息听到了你
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
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
掀动我的鼻翼
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
陪伴着我呼吸
哪怕那污浊的地牢
使你也染上污浊
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
许我以湿咸的海风
森林草野的青气
直到走上自由的街头
路灯照着垂拂的柳丝
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
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
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
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
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影子会有离开的时候
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
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的一息
致空气 邵燕祥
你能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吗?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定量的方法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空气的发现史
距成功仅
一步之遥
谈谈你的感受和想法。
空气成分的测定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
曲颈甑
玻璃钟罩
汞槽
拉瓦锡是怎样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5的?
密闭容器加热汞,
测气体体积
加热生成的
红色粉末
气体混合
你能根据拉瓦锡的实验设计测定装置吗?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药品:
水
红磷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原理:
点燃
固体
固体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水
2.集气瓶内加水,气体空间
5等分。
3.夹紧胶皮管。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
中并塞紧塞子。
5.红磷熄灭,冷却,打开
弹簧夹。
1.检验气密性。
(1)五氧化二磷有毒,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
(2)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1)防止伸入过慢,使瓶内空气受热逸出,造成误差。
(2)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
红磷必须过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燃烧时现象:
打开弹簧夹后现象:
产生大量的白烟,
并放出热量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
约占集气瓶内空气
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实验中应遵照什么原则选择药品?能否选择硫、铁丝?
(1)物质易燃、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2)碳、硫与氧气燃烧后生成的是气体,使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压强不变,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中,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反思与交流:
(1)红磷的量不足。
(2)气密性不好。
(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某次实验后,结果如右图所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装置气密性一定要好。
(1)红磷的量要充足。
(3)一定要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注意事项
反思与交流:
雷利
拉姆塞
道恩
拉瓦锡
空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
卡文迪许
有一种
是氩
还有氪、氖、氙
还有氡
不对,还剩了1%的气体….
氮气
78%
氧气
21%
空气的组成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1%
氦、氖、氩、氪、氙、氡
空气成分示意图(体积分数)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空气、海水等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化学
符号表示
(N2)
(CO2)
(O2)
1.某班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完毕后,甲同学的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未消耗完;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乙同学可能是燃烧匙伸入太慢,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
√
√
√
随堂练习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净化了的空气
C.稀有气体 D.澄清石灰水
A
D
随堂练习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氧气
氮气
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红磷最终熄灭,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最终水面不再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稀有气体
又称“惰性气体”
焊接保护气
霓虹灯
闪光灯
氦气飞艇
液
氦
制
冷
膨化食品包装袋里充入的气体的作用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
氮气等食品保护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
无毒。
随堂练习
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生态平衡
影响作物生长
空气污染的危害
保护空气
保护空气
世界环境三大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被破坏
酸雨
空气污染源
烟尘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
加强空气质量检测
治理废气
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名称 污染 指数 质量级别 污染物名称 污染 指数 质量
级别
一氧化碳 21 一级 一氧化碳 20 一级
二氧化硫 84 二级 二氧化硫 23 二级
二氧化氮 31 一级 二氧化氮 12 一级
可吸入颗粒 25 一级 可吸入颗粒 11 一级
下表列出的是成都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随堂练习
(1)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未列出二氧化碳的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10月7日晚下了一场大雨,比较两表,含量变化大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不大,据此猜测一氧化碳有怎样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难溶于水
空气
空气的组成
保护空气
纯净物和混合物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