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新知导入
新航路的含义:15和16世纪之交,西欧国家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被叫作“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这些餐桌上常见食物的原产地在哪里?
美洲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课文大概念:
葡萄牙、西班牙、哥伦布发现“美洲”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教学目标
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01.立足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02.立足唯物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03.立足家国情怀,体会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新航路开辟成功的必备条件。(家国情怀)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条件、影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称为“新航路”。在此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或“大航海时代”。
旧
航
路
新航
路
何为新航路
【问题探究】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探究新旧航路的区别。
(1)主导国:旧航路,中国,以亚洲为核心;新航路,西班牙、葡萄牙,以欧洲为核心。
(2)范围:旧航路,商贸范围是欧亚非;新航路,贸易范围扩展到全球。
(3)路线:旧航路,有陆路和海路两条;新航路,以海路为主。
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历史解释
整体感知
问题1: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视频,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新知讲解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1)根本原因(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4)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
(3)传播宗教:
基督教徒的宗教狂热
点击播放视频
问题1: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视频,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新知讲解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历史解释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是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也希望借此获得财富,以提高在欧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政治原因
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人力、财力等)
葡萄牙亨利王子
问题1: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视频,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新知讲解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历史解释
地 圆 学说的广泛传播
造船技术进步
地图绘制趋向精确
指南针的应用
技术条件
问题1: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视频,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新知讲解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历史解释
15世纪晚期,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神动力:传播基督教
有经验丰富、敢于冒险的航海家
主观条件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13-14世纪新型航海图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5世纪晚期,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神动力:传播基督教
有经验丰富、敢于冒险的航海家
主观条件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13-14世纪新型航海图
新航路开辟的主观条件
史料实证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三大动力
三大动力,让欧洲人出海远航,没想到一个不小心,就打通了地球的任督二脉,大航海时代开始啦。
天主教
香料
黄金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迪亚士
(1450—1500)
达·伽马
(1469—1524)
哥伦布
(1452—1506)
麦哲伦
(1480—1521)
阅读教材,请找出下列人物的航海成就并画出路线。
目标导学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新知讲解
1、迪亚士航行:
好望角
葡萄牙
迪亚士船队 :1487—1488年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非洲
时空观念
迪亚士 船队
贡献:发现非洲的好望角;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
到达
好望角
向东
新知讲解
2、哥伦布航行:
西班牙
哥伦布:1492年
古巴、海地
北美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哥伦布 船队
哥伦布四次向西航行,“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哥伦布
西班牙
意大利
1492年
发现美
洲大陆
向西
点击播放视频
时空观念
问题2:“如何评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新知讲解
唯物史观
材料研读: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的掠夺更加直接。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消极性: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
※进步性:客观上使得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知讲解
3、达·伽马航行:
好望角
葡萄牙
达·伽马船队:1497—1498年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
达·伽马此行有何收获?
非洲
亚洲
时空观念
达·伽马船队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年
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
向东
开辟了从海上到达印度的新航路,带回大量香料和黄金,获得高昂利润。
新知讲解
4、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好望角
北美洲
南美洲
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
西班牙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麦哲伦海峡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太平洋
证明地圆学说
印度
时空观念
麦哲伦船队
航海家 国别 资助国 航行时间 成就 航行方向
麦哲伦
西班牙
葡萄牙
1519-1522年
完成环
球航行
向西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点击播放视频
阶段小结
时空观念
1519 年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1487年
1492年
1497年
1519年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四个人物
迪亚士
达 · 伽马
哥伦布
1487年
迪亚士
1492
1497
1519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麦哲伦
阶段小结
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葡王室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王室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王室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王室
结合课本72—73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向东:发现好望角
向西:横渡大西洋
发现新大陆(美洲)
向东: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向西: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课堂拓展
5、感受欧洲探险家们的精神:
材料一: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1080个日夜,17000公里航程,出发时260人,生还者18人,连麦哲伦本人也丧生了。
材料二: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
——达 伽马航海日志
材料三: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日志
探险精神、开拓创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历史解释
问题3:根据以下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视频,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知讲解
1.积极影响: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击播放视频
材料一: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1.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问题3:根据以下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视频,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知讲解
1.积极影响:
历史解释
材料二: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所排挤。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3.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沿岸到大西洋沿岸
问题3:根据以下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视频,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知讲解
1.积极影响:
时空观念
材料四:如图所示
4.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建立起来
问题3:根据以下几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视频,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知讲解
2.消极影响:
唯物史观
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五:1493年哥伦布二航美洲时便开始了对印第安人的征服、杀戮和奴役。在殖民者屠杀、奴役、造成的饥馑、传入的疾病瘟疫的打击下,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部分地区一段时间内还出现了种族灭绝的惨剧。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被贩运的黑人奴隶
美国庆祝哥伦布日
哥伦布头部被抗议者毁坏
原住民抗议
新航路的开辟的消极影响:
①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黑奴;
②拉开殖民掠夺、侵略和扩张的序幕
③ 给亚非美洲等地带来巨大的灾难。
问题4: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为何造就了不同结局和影响?
课堂延伸
探究:东西方航海之比较
历史解释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国威思想
中央集权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掌握信风、洋流规律
《郑和航海图》
“过洋牵星”天文导航、指南针、巨型宝船……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传教思想
中央集权
欧洲
新航路开辟
成就了一代伟业
成功条件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完成表格,比较哥伦布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
课堂延伸
历史解释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目的
性质
时间
次数
人数
到达范围
影响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1492~1504年
到达美洲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1405~1433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7次
4次
最多达27800人
最多达1500人
(1)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2)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问题4: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为何造就了不同结局和影响?
课堂延伸
历史解释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反宗教神学
反封建制度
世界走向整体
资本原始积累
思想基础
经济基础
1) 两者都是在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下出现的.
2) 都促进了西欧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
3) 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旧势力创造了条件.
板书设计
商品经济发展
向往东方
传统商路受阻
原 因
地圆说;罗盘、造船技术
航线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影响
条件
新
航
路
的开
辟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达到印度
达·伽马
发现美洲
哥伦布
环球航行
麦哲伦
素养提升
“一带一路”
和平 交流 理解
包容 合作 共赢
链接中考
1.(2023年福建)“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2.(2023年湖南郴州)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3.(2023年湖南怀化)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坚信地圆说,向往东方。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船员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开始航行。下列选项与他航行史实相符的是( )
A.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B“发现”美洲新大陆C.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D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4.(2023年北京)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我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是( )
A.遣唐使来华 B.中世纪城市兴起 C.封建庄园的衰落 D.新航路的开辟
D
B
B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