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38:37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世界近代史是讲什么的?
世界近代史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指的是约14、15世纪—20世纪初的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产生、发展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响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新知导入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课文大概念: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教学目标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01. 通过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02.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03.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体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感悟西欧近代社会转型的长期性与重要性。(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性质。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温故知新
史料实证
图二
图一
政治: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经济:西欧封建庄园
概括图一、图二关系
图二封建庄园是在图一土地的层层受封基础上形成的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材料: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 7 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 1800 万,11 世纪为3850 万,增长到2 倍以上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 倍。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 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巴黎、伦敦,其中、科隆、布拉格等都超过了3 万人。
——卡洛·M. 奇波拉 : 《欧洲经济史》第一卷,第28 -30 页
开发荒芫的土地 増加耕种面积
①垦殖运动
新知讲解
1、土地关系的变化:
史料实证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欧洲的农村出现垦殖运动的原因。
材料一:中世纪农业革命的标志是引入了重犁。以前,农耕一直沿用古罗马时代的小型轻犁,并不适用于北方的土壤。而11世纪以后,大型重犁出现,湿重的土壤得以充分犁耕。
——河源温等《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材料二:中世纪后期的西欧,佃农自由状况不断改善,对土地实际占有权不断强化……人们不仅要求得到自由,而且要求更自由的土地。——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根本)
佃农对自由和自由土地的向往
材料三当时的西欧政治制度中,长子继承制与幼子继承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就算没有这种固定的继承制度,绝大部分的领主土地都是由其中一个儿子继承的。
没有继承土地的贵族必须通过垦殖来获得土地,这也推动垦殖运动的发展。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①垦殖运动
新知讲解
11世纪以后
10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到了这场运动之中。





结果、影响
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
新开发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时间
参与者
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
多数则是农民自发开垦。
史料实证
新知讲解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农民
农奴
农民农奴
领主自营地
佃户份地
庄园土地
耕作者
垦殖运动
垦殖者
土地新主人
新开发土地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获得人身自由:
1.购买劳役豁免权
2.缴纳迁徙税
庄园衰落、瓦解。
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租地农场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1348~1349年,黑死病席卷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
口的1/3!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新垦区对附近庄园的农奴颇具吸引力。1150年道恩斯修道院有36人,100年后已有1248人,他们大多是修道院招募到的垦荒农民。
——亨利·皮朗 《中世纪
欧洲经济社会史》
封建庄园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最终走向衰落和瓦解……
封建庄园衰落的原因有哪些呢?
②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史料实证
封建庄园衰落的原因有哪些呢?
②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新知讲解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农奴解放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是被封建主释放的,但更多的是农奴出钱赎得自由,或者逃亡而争得自由。土地被佃户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寻找工作。
地租形式:
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形成雇工阶层,即自由劳动力
历史解释
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③建立租地农场
新知讲解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②14世纪,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③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租地农场主交纳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租地农场主实质是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农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历史解释
③.租地农场
新知讲解
领主
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佃户
出租自营地
转租、购买其地产
建立租地农场
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租地农场主与土地出租者谁获利更多?
史料实证
③.租地农场
新知讲解
农业的繁荣,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其中手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农产品富余
城市农产品需求增加
收购农产品、畜产品
转卖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农副产品市场化
比较庄园制度与租地农场之差异
知识整合
庄园制度 租地农场
地租形式
人身关系
土地经营方式
农产品用途
劳役地租
货币地租
人身依附关系强
人身自由,形成雇佣关系
土地分散
土地集中
自给自足
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化
观看视频,结合下列材料,说一说手工工场出现的原因?
新知讲解
2、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1)分工细化
(2)为了缴纳封建赋税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
①手工业发展的原因
点击播放视频
手工业发展的过程?
新知讲解
商人
工人
彻底的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分工合作,出卖劳动力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产品推向市场
①阅读教材,梳理手工业的发展过程。
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②手工业的发展的表现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出现产生的影响?
新知讲解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1.雇主与工人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2.雇工分工合作
3.直接面向市场,手工业者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4.资本与劳动分离
资本主义性质
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西欧经济发展
社会面貌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剥削方式——雇佣关系
生产方式——分工协作
经营特点——面向市场
②手工工场的特征。
【比较异同】近代社会的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有何异同?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生产主导者
劳动力
主导者与劳动力的关系
经济模式
生产关系
租地工场主
手工工人
雇佣关系
商品经济(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租地农场主
农业工人
雇佣关系
商品经济(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催生了两个阶级,乔治和亚历山大恰恰分别属于催生阶级的一份子,你能说出他们所处的阶级吗?
这两个阶级的组成成分以及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乔 治:
亚历山大:
市民阶级
富裕农民
目标导学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新知讲解
1.富裕农民
历史解释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农村: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新知讲解
1.富裕农民
历史解释
农村社会阶层的变化(13、14世纪)
大多数贵族将土地变卖或抵押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
富裕农民掌握生产、交换等环节,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新知讲解
2.市民阶层
历史解释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护?
市民阶层或城市居民
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影响?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城市市民阶层的变化(13、14世纪)
组成
权利
影响
手工业者、商人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欧洲社会的发展


转型后的西欧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成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持续引领者。
板书设计
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新的阶级
农业:租地农场
手工业:手工工场
农村:富裕的农民
城市:市民阶级
资本主义性质
促进
资产阶级
新的阶级力量出现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西欧经济发展
社会面貌变化
推动
课堂拓展
历史解释
曙光——步入近代
材料二 中世纪城市逐渐造就了一个中间阶级(市民阶级)。正是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
思想:
文艺复兴
经济:
探寻新航路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
链接中考
1.(2019·四川巴中)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场手工业 D.租地农场
2.(2021·辽宁阜新)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一些人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建立者是
A.手工业者 B.庄园主 C.奴隶主 D.富裕农民
3.(2023·四川达州)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2019·内蒙古赤峰)“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B
D
A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