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单元复习设计】+单元评价-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单元复习设计】+单元评价-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3 11: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复习设计】
复习目标 1. 通过填写时间轴重要史实和填写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2.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教学活动建议)“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分小组讨论。3.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4.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教学活动建议)绘制哥伦布开辟西欧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图,提高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5.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教材分析 《走向近代》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既承接世界古代史发展脉络,又开启了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转型时期。本单元的阶段特征是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走向近代,主要围绕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即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展开的。
课时 1
复习重点 1.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的性质;2.文艺复兴运动 ;3.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4.三角贸易。
复习难点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三角贸易的内容与影响。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思想、经济近代化 (1)思想文化: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运动。 (2)经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3)对外交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
教学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动,提升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图示法,思维导学,理清发展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 提前制作课件及评价检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完成背诵清单
教师活动:提前布置主要知识点任务
学生回答:自主学习:
完成复习提纲核心知识点的填写。
【设计意图】学生能在规定时间的时间独立完成知识清单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主完成复习提纲核心知识,明确学习任务,同时为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做铺垫。
二、激趣导入:带领学生欣赏文艺复兴运动美术三杰的作品等图片。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三、复习过程:
(一)学科素养
【小组合作】任务一:阅读步入近代时间轴,解读本单元的阶段特征,同时结合同一时期中国史,树立全球史观。
    
主题阶段特征:14、15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
经济:    和    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思想文化: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世界局势: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这一切都预示着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年代尺梳理】:
1405-1433:郑和下西洋    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 
1533:葡萄牙窃据澳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24:荷兰侵占台湾  
主题阶段特征:租地农场 和 手工工场出现、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中外的时间轴,能把步入近代放在世界中整体来看,让学生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学生活动,结合时间轴分析步入近代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主要成就,并且将世界史与中国史部分联系起来,再次古今中外对比夯实基础知识。)
【小组合作】任务二:认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1)关系:
(2)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项目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相同 背景
影响
不同 开始
性质
联系
参考答案:
(1)关系: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支柱;新航路开辟为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持。
(2)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两者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项目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相同 背景 都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
影响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不同 开始 首先开始于意大利 首先开始于西班牙、 葡萄牙
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 殖民性质
联系 新航路开辟发生在文艺复兴期间, 受文艺复兴影响; 资产阶级在思想上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 表达本阶级的思想观点, 追求财富, 并相信地圆学说, 敢于探索新航路
【设计意图】(对于基础史实,采用表格方式,一目了然,可以检查学生自主复习完成知识巩固的情况,也可以显示被遗漏的知识,成果的展示方式:组内代表口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任务三:结合下图,认识租地农场、手工工场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
①变化:
②联系:
参考答案:
①变化:农业方面由庄园到租地农场,手工业方面由分散的手工工场到集中的手工工场。
②联系:农业产品的丰富和农业劳动力的分离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劳动力;手工工场与租地农场的出现为文艺复兴准备了经济上的条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动力;文艺复兴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支持。
【设计意图】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培养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任务四: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在目的、性质、影响上有何不同?有哪些相同点?
(1)不同点:
①目的:
②性质:
③影响:
(2)相同点:
参考答案:
(1)不同点:
①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到西方获取珍宝。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辟市场,掠夺黄金等财富。
②性质:郑和:友好交往;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活动。
③影响: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剧了亚非拉的贫困与落后。
(2)相同点: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
【设计意图】(通过中外对比,认识西方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亚非拉造成的伤害,培养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二)单元难点突破
【破难点】(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难点突破一: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新的手工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①租地农场的特点:领主或富裕农民把土地逐渐集中;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②手工工场的特点:手工工场由分散走向集中;从事手工工场生产经营的阶层多,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生产效率高。
难点突破二: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这是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先决条件。
(2)意大利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中心地带,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的遗存。
(3)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4)意大利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大本营,教会的腐朽、教士的堕落表现得淋漓尽致,便于知识分子对其展开针锋相对的鞭挞与讽刺。
难点突破三: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参考答案】
①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重视个人表现、自我意识和现世精神。但人文主义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造成文艺复兴晚期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人文主义发展对思想解放的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涌现出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难点突破四: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②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建立起来。
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④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⑤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
课后感悟(谈感想) 14、15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经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文化: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世界局势: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这一切都预示着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落实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增强学生的宏观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亮点:1.知识梳理、年代尺的梳理、思维导图部分设计比较合理,很好的辅助了教学过程,结合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扎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史料的选择内容广泛,既有文献史料,又有图片史料,通过试题形式的呈现既节省了时间,又落实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不足:小组解释思维导图的教学环节本意很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由于平时训练不足,还需要进行培训。教学环节还需要再精心设计,教学过渡语言还有待打磨。复习课设计应多些趣味,调动学生的兴趣。
【单元评价】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检测反馈(答案附后)
一、选择题
1.他们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他们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封建庄园主 B.手工工场主 C.租地农场主 D.垦殖者
2.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出现了新变化。以下结构图可以用来说明( )

A.手工工场产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厂制度建立 D.世界市场形成
3.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手工作坊
4.被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除了但丁和薄伽丘,另外一个是( )
A.莎士比亚 B.米开朗琪罗 C.彼特拉克 D.马可·波罗
5.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它起源于(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6.15、16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有( )
①《最后的晚餐》②《蒙娜丽莎的微笑》③《哈姆雷特》④《罗密欧与朱丽叶》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无论是“文”还是“艺”,都是为了让人们产生质疑和反思,让人们将生活的中心从信仰宗教转变到“人”本身上去。文艺复兴的出现,即使没有彻底地打碎基督教神学所创造的“神的光环”,但是文艺复兴却带来了一场人类关于自我认知的思考,而正是因为这种自我认知的出现,才有了后来的启蒙运动等新的思想变革运动。这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是( )
A.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出现 B.使世界开始连结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确立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8.对东方有着无限想象和向往,最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
A.意大利和法国 B.英国和荷兰
C.英国和法国 D.葡萄牙和西班牙
9.如图为15-17世纪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下列对相关史事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有( )

①打开了绕道欧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②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③找到了欧洲从海上达到印度的新航路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理论的错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哥伦布可能不是横渡大西洋的第一个欧洲人,但是新大陆发现者的荣誉应该全归于他。因为自从他的第一次伟大航行之后,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接触就一直是经常和密切的。这段话强调了哥伦布的航行( )
A.是一次空前的航海壮举 B.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时代
C.密切了欧洲和美洲的联系 D.导致世界观念开始确立
11.下图所示钱币的流通可以佐证新航路开辟后( )
“八里尔银币”,一种西班牙钱币,它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于16世纪70年代首次铸造后,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传遍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
A.文艺复兴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B.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西班牙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D.亚、欧、非、美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12.16世纪,拥有一支强大的“无敌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在美洲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13.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B.亚历山大东征
C.三角贸易 D.郑和下西洋
14.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意思是指无论在什么时候,在英国的领土上都有阳光。“日不落帝国”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航海业的发达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英国地理位置特殊 D.印度的落后
15.如图为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人口结构示意图,该图体现了( )
A.三角贸易对美洲的影响 B.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正式瓦解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二、综合题
16.14-16世纪,新思潮出现,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还有一些城市,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材料二 这是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材料三 文艺的复兴自然是文艺的复兴,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呢?我现在所要采取的新义,却不但要把复兴的意义扩充到一切文化的新生,并且要把文艺的意义推广到凡百人类的活动。因为唯有靠了这个解释,那个运动才有支配欧洲近世数百年历史的资格;唯有靠这个解释,那个本与这个运动一起相贯的革命等等,才能游子归宗似的,回到它们应有的地位。
——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归纳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李宏同学对14到16世纪是“人被发现”的时代很不理解,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解释一下。
17.读两幅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首次发现“新大陆”的航线是图一中的 (填字母),首先找到到达东方的航海路线是图一中的 (填字母)。
(2)根据两幅图确定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A
6.C
7.C
8.D
9.C
10.C
11.D
12.D
13.C
14.B
15.A
16.(1)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在交纳定额赋税后,享有充分自治权。
享有不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城市代表与国王共管城市。
(2)原因:意大利地区商业贸易繁荣;文艺复兴得到大商人家族的赞助。
但丁,《神曲》;(任举一例,符合题意即可)。
(3)14-16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建立了以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重视人的价值,促进思想大解放,因此被称为“人被发现”。
17.(1) C B
(2)观点1: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
论述: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对黄金的渴望。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殖民扩张随之而来,他们将所到之处的亚非拉美的诸多地区强行占为殖民地,进行劫掠式贸易,甚至抢劫当地的黄金,开发种植园,强迫当地土著和黑进行劳作,同时进行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种族灭绝,非洲丧失上亿精壮劳动力,古老的亚洲也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总之,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造成沉重的灾难和破坏。
观点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述: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对黄金的渴望。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发种植园、三角贸易等殖民活动的进行,大量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到欧洲,完成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力的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
新航路开辟
“三角贸易”
世界
16C
19世纪中期兵
17C末
1533 1588 1624
14C
15c
1519 1522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492
1405 1433
早期殖民活动开始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中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